什么是经济过热及其危害
经济过热这个词在一般的经济词典里找不到。就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这“经济过热”,就如同说失业是下岗一样,这是中国特有的经济名词。经济过热,表面上看是经济增长过快,像中国的经济增长去年高于9%。
那末,经济增长快难道不是好事吗?这在有自由经济的国家是好事。因为所谓的自由经济是指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由市场来调节。如果市场需求高,生产者就要提高生产,这样,经济就会增长。所以,在像澳洲这样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民主国家,生产的增长是市场需要的结果,而生产增长的受益者是全社会。生产增长,意味着失业的减少,老百姓有更多的钱。而这些钱又会流回市场,生产者根据钱的流向调整生产,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再一次的增加。这是生产与流通的健康的良性循环。整个循环中,财产的私有化是基础,而市场则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称这一经济模式为市场经济。
与市场经济相反的另一种经济模式为计划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社会财产是属于君王或少数权利的持有者。经济由少数人来计划。这样,由于少数人不可能掌握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不但不可能把经济计划周全,反而有极大的可能得不到(也不可能得到)全面的信息,因而造成重大的灾难,(像中国59-61年的饿死千万人的灾南和最近北朝鲜的饥荒)或严重的经济失调。
中国的经济,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可是只有部分经济实行了私有化与市场经济,而大量的,主要的企业,全部的金融业,仍旧为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经济,土地仍旧为国家所有。中国的计划经济搞了五十多年,正如哈耶科所云,计划经济导致了集权统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没有能够进行及时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致使产生了广泛的当权者的“寻租”活动。
“寻租”这一词是笔者从何清莲的“中国的陷阱”中第一次听说。主要是指中国少数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利,将国有资产化为个人财产的行为。其过程从开始的股份制改造到九十年代的圈地运动,将过去的人民财产,也就是无主的财产,以各种名义和行政手段,划到当权者的腰包。
“寻租”活动是导致经济过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生产者的生产动机,不是根据市场需要,(中国也没有真正的市场机制,因此也不可能以市场需要为准。)而是为了少数生产者,实际上是少数权力掌握者的利益,而盲目建设,造成大批浪费,而社会及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因此,虽然连年大批的现代化建筑,道路建成,但却没有经济效益,有的只是银行坏债的增加。结果是,生产增长年年保持在8%以上,而失业人口却持续上涨,广大的工人农民的购买力也没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过热,并不是生产正常的,有益的增长,而是经济失调,是非常严重的经济现象。其危害是相当大的。
其危害之一是盲目的基础建设的扩大,使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大涨。同时引起国内普遍的通货膨胀。
其二为,银行大量的坏账有增无减,最终导致银行破产,引起金融危机。
其三为,国内经济不但有泡沫化的可能,并且影响到世界经济。
其四为,所有巨大的资产损失,最终转嫁于普通百姓。很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并且为保守派发动战争提供了口实。最后,中国向何处去,不得而知。
经济过热形成的原因
正像前面所提到的,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掌权者的“寻租”活动。
经过十多年的强取豪夺,中国社会主义国有资产这块大饼已所剩无几。有人说所剩的可能只有银行中老百姓的存款了。而要得到这些银行存款,方法之一就是搞项目,特别是基础建设项目。因为搞项目需要贷款,这样,钱就来了。像最近受到中央查处的江苏铁本公司的案子,从银行得到了二十多亿的贷款。这些款项中的一部分,是直接落到私人腰包的。可能有人会问,银行是国家的,政府难道不干预吗?事实上,政府有关文件并不是没有,像“目前仍然在起作用的2003年6月13日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一政策刚出炉时,在房地产企业中曾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房地产商认为,这一政策切断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将导致50%以上房地产企业破产,70%以上楼盘因缺少资金而被迫停工。这种“恐慌感”充分说明了房地产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但半年多以来,这一通知并未真正起到作用,因为贷款难度加大,只使银行管理贷款的人多了一项索贿的资本。”(何清莲)
另外,中国的GDP增长是同政治直接挂钩。多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以GDP的增长为政权持有的合法性之理由之一。政权持有者以GDP的增长为其政绩,盲目追求GDP的提高,不惜代价。政府为了持续执政,将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理由,“而这种理由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以投资为目标,样板工程层出不穷。在部分私人企业发展之后,地方政府为了持续发展就需要权钱结合,用资源换取私人投资来维持虚假泡沫化的投资增长。同时,这种虚假的增长也为地方政府换取了职务及个人地位的增长。”
中国土地产权的国家所有,也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条件。因为中国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基本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中国农民在土地上的劳作生息是政府对农民的施舍。政府不高兴,便可以收回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极低的价钱收购。加上银行贷款的低利息,使基建成本极低。
面对严重经济局势,温家宝最近正式对外表示:“大陆经济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改革问题,根本上是结构问题和政治体制问题”。这也是胡温政府执政后首次联合向外界揭开江朱政府十三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真相的谈话。这个来的稍晚的谈话正在揭开中国神话,希望它能将逐步走向崩溃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引向改革。
如何克服中国的经济过热
不能不承认中国的所谓经济过热是多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部分实行私有制自由经济或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结果。目前的形势是,不改不行,但一步走错,又有加速崩溃之可能。加上保守派,既得利益者的捣乱,改革变得非常艰难。这是为什么,温家宝在对银行进行改革的谈话中指出,银行制度的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从长远来看,根本的解决是更进一步的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特别是土地的私有化。土地彻底的私有了,便杜绝了基建过热的条件。(这也是对写进宪法中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条款的考验)而体制的改革又是健康的市场经济的保证。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看到向这方面的松动的迹象,反而是政府的更强的干预。以最近铁本案为例,已开工的项目全面停止。不仅是从国家银行所贷的二十亿泡了汤,连同许多私人及农民的投资也弄个血本无回。这样做的结果,短期内可能有些威吓作用,但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加重了社会上已经相当严重的机会主义。“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许多人都想在经济发展的列车关门之前赶上他,因此,很可能激发起更大的基建热或其他形式的寻租活动。正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再有,世界上的事,特别是经济,是有千千万万不同的生产者,不同的生产环境生产对象所组成,没有任何个人可以掌握全部信息。“一刀切”在切坏的同时,很可能将好的也破坏掉。因此行政手段,决不是长远和根本的解决办法。
目前中国的经济过热问题,已成了世界关注之焦点。因为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牵动着整个国际社会。这是为什么纽约时报在5月2日刊登一篇标题为“让我们一起来祈祷”(LetUsPray)文章中,称中国经济泡沫的破裂将会引发所有泡沫的破裂;世界的稳定和不稳定在很大程度和北京领导层的权力互动和所做所为紧密相连。
胡哥顶住了SARS危机,可这次,形势更严重,他能化险为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