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尼拉时报报道,亚太地区的人口只有百分之7享有新闻自由。总部设在美国的一个学术组织“自由之家”的调查统计表明,亚洲在新闻自由的变化方面,出现开倒车的现像。
纽约时报在星期一世界新闻自由日的当天,刊登一篇和中国新闻自由有关的文章,对胡锦涛是否愿意给中国人民开放更多的言论自由提出疑问。
纽约时报还刊登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焦国标的彩色照片,并且介绍了焦国标最近在网上发表《讨伐中宣部》一文。尽管这篇文章受到中国官方的禁止,然而,文章在网上广泛流行,并且在中国新闻界引起轰动。
纽约时报摘要地介绍了焦国标教授的文章。焦国标在《讨伐中宣部》一文把中宣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纳粹的宣传相提并论。该文指出,中宣部以罗马教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自居,50年代中宣部隐瞒中国几千万人被饿死的事实,今天仍然隐瞒萨斯疫情。
焦国标在《讨伐中宣部》一文中指出,中宣部动辄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由,限制新闻报道、封杀媒体。中宣部是当下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绊脚石,为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撑起最大、最有力的保护伞。焦国标说:“谁都知道中国不是新闻自由太多,而是新闻自由太少。中宣部以新闻自由为敌,连‘新闻自由’四字都不许随意使用,这分明是对最起码文明准则的公然践踏。”
象焦国标这样公开大胆地表达不同政见的现像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他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在18个月前,当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人接管了中国的权力的时候,很多中国的知识份子寄希望于中共新的年轻的领导班子,认为他们会在言论自由方面更加容忍,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纽约时报指出,胡锦涛等上台之后,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施加了更加严格的控制,有些中国知识份子认为,这种控制甚至达到1989年镇压天安门广场学生民主运动后的程度。
纽约时报注意到,中国警方加强了对因特网的监视,逮捕并且起诉了一些在互联网上交流信息以及发表政府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的人士。中国警方还骚扰讨论中国修宪的知识份子。上个月,北京表示反对香港人民自己选举领导人和议员,很多香港民众认为这一举动背弃了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时候对香港人民做出的承诺。
*中国季节性政治气候变化*
北京的政治环境反映出每年中国季节性的政治气候变化。每年春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都会拧紧言论控制的螺丝,特别是今年是中国镇压天安门广场学生民主运动的15 周年。
不过,一些中国问题观查家担心这些征兆并非是在六四前照例的收紧。他们认为中国领导层仍然对自由讨论政治问题以及独立报业持有天然的偏见和敌视。
纽约时报指出,胡锦涛和温家宝上台之后努力扮演亲民的形象,特别是希望能够获得中国农民的认同。然而最近两个安徽的作家写的一本“中国农民调查报告”的书籍却成了禁书。中国政府还针对中国互联网加强了控制,要求上网必须注册登记,并且对网上发表的文章和意见进行监控。
北京著名持不同政见独立知识分子刘晓波对美国之音记者说,他本人写的所有文章,在中国大陆一概不能发表,而北京大学教授焦国标的文章,则可以公开见着报端,所以,焦国标针对中宣部而发表的大胆言论格外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刘晓波说:"我和焦国标通过一次电话。他是北大新闻系的教授。我和他的情况不同。他的文章可以公开发表,所以这次影响面比较大。我的文章全部被禁,只能在境外的互联网上发表。”
焦国标教授在他文章的结尾,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发现虽然中国努力和国际接轨,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然而找遍北京的街道,你看不见“中宣部”的招牌;拨北京的114查号台,你查不到中宣部的电话;网上搜索“中宣部”,你得到的是空白。
焦国标教授不禁问到:这到底是“地下党,还是黑社会组织?它为什么胆敢这么无视公众对中宣部的知情权?”焦国标教授呼吁道,由于中宣部拥有对全国庞大的新闻业说一不二的“叫停”特权,中宣部每发一号,施一令,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科学理性的基础上。他说,保守的,历来以极左闻名的,继承了冷战思维的中宣部,该彻底清算了!谁左谁当宣传部长的恐怖时代该终结了!
报道称,在公开批判中宣部后,焦国标仍如常在北大教书,但校方已找他恳谈,要求他顾全大局,有人建议他出国暂避。据称他已做好心理准备,若丢了教职就回河南老家种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