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山———中国的“辛德勒”

发表:2004-03-29 16: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简介

何凤山先生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生活在那里的18.5万名犹太人顿时陷入在严酷的恐怖统治之下,离境已是刻不容缓。但当时纳粹德国规定,犹太人若要离开都必须持有前往国家的入境签证和船票。在当时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大都拒不放宽本国的限制移民政策,而何凤山与当时驻维也纳的其他外交官不同,他向所有申请签证的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就连那些希望前往他处、但又需要签证离开纳粹德国的人也不例外。

1973年,他结束漫长的外交生涯退休,1997年去世,享年96岁。

签证

历史已过去60年,但许多犹太人仍念念不忘当初的中国恩人。在与犹太幸存者的交谈中,新华社记者遇到了许多被何凤山救助的犹太人。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对何凤山保持着内心深处的感激,对中国也怀着深情厚谊。

很多犹太人在何凤山的帮助下从意大利乘船或通过陆路由苏联顺利抵达中国上海,当然也有很多人利用手中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菲律宾或者其他国家。

目前定居以色列的塞丽维娅·多伦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何凤山的。1938年3月11日,他和何凤山都目睹了希特勒的军队进入维也纳城的情景,也亲眼看到了纳粹是如何毒打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犹太人的。

多伦回忆说:“何凤山与我们家比较熟,他亲自把我护送回家,并对我们说,只要他还有外交官的身份,只要他还住在我们家里,纳粹就不敢伤害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那以后,何凤山经常到我们家里坐一坐,看一看。”后来,多伦的弟弟被捕,并被带到另一座城市。

庆幸的是,他手里握着何凤山给他办理的中国领事馆签证,他才得以获释。多伦和弟弟于1939年离开维也纳,来到巴勒斯坦,后来又迁居以色列。

到1938年11月,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关进了纳粹设立的集中营,如果他们的亲属出示前往其他国家的签证或车票,那么就可以把被关的人带回家。因此,到中国领事馆申请签证的人数直线上升。

到1940年5月何凤山离开维也纳为止,他到底发放了多少个签证,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现在掌握的证据显示,到1938年10月,何凤山来到维也纳仅仅五个月,他就已经发出了1900个签证。此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对犹太人的迫害进一步升级,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在奥地利注册的185246名犹太人中的70%已经移居国外,仅到上海的欧洲犹太人难民就多达18000人。

评选

在以色列人民的心目中,何凤山先生是与辛德勒齐名的恩人。

以色列对“国际义人”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是非犹太人;没有伤害过犹太人;冒着危险帮助犹太人;未曾收受金钱报酬。由于何凤山是一个外交官,他的相对危险性要小一点。据介绍,当时上海是一个开放城市,不需要签证,因此也有一些犹太人对何凤山是否真正解救了犹太人表示怀疑。

为证实他是否属于国际义人,以色列成立了专门的高级委员会进行调查。最终结果确认:何凤山当时确实是冒着生命危险搭救了数千名犹太人。上海虽然是开放城市,但“生命签证”却是犹太人离开奥地利所必须的。

何曼礼(何凤山的女儿)说,“他知道许多犹太人的目的地不是上海,但没有签证,他们只能前往集中营”。之所以讲何凤山是冒着危险,因为他这样的行动一旦不慎,就会触怒纳粹当局,招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国领事馆的“援助”之手,使犹太人纷纷来寻找生命的希望。何凤山的上司,时任中国驻德大使闻讯后,出于与纳粹德国的外交关系考虑,要求何凤山停止发放签证,但何凤山不为所动,直到1940年调离维也纳。

2000年10月,在确证何凤山的义举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正式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何凤山这个中国人的名字,被刻入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里。

获奖

2004年2月19日,以色列“兹瓦特迪克”基金会专程向他颁发人道主义奖,表彰这个“中国辛德勒”救助数千犹太人的义举。

作为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刘洪见证了颁奖现场的感人时刻。在随后一次长时间的越洋交谈中,他为我们详述了这一次颁奖的全部过程。

一位幸存者引用哲人的话称颂何凤山:“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你父亲高贵的心灵、慷慨的精神,让我们所有人受益匪浅,暴力没有摧毁他的良知,他的义举值得所有人尊重。”在何凤山义举纪念牌前,以色列学生代表拉米向何曼礼致感谢辞。

随后,在人们庄重的注目礼下,何曼礼女士轻轻拉开覆盖在义举纪念牌上的蓝布,露出镌刻有她父亲名字的大理石纪念牌。牌上最顶上一行字写道:永远对他们表示祝福!

除了何凤山的名字,这块纪念牌上还写有其他几个国际义人。纪念牌下方则写道:他们的人道主义行为和兹瓦特迪克一样,永远值得历史铭记。兹瓦特迪克是一位荷兰义人,他在二战期间拯救了两千名犹太人,以色列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表彰和他一样的国际义人。

感动

令人感动的是,以色列方面组织了许多学生参加这次颁奖大会。在听完对何凤山义举的介绍后,许多中学生纷纷朝中国记者竖起大拇指。一些学生还一再围住何曼礼,询问她父亲的细节,表达对他的谢意和景仰。有老师因势利导进行历史教育。他问旁边的学生: “你们怎么看待何凤山先生?”

孩子们回答:“我们将向他学习,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因为何凤山很少提及他在维也纳的义举,所以之前公众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何曼礼曾说:“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没有必要到处宣扬。说起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一事时,他提起两件事。一件是希特勒来到维也纳,人们站到街道两旁欢迎他。我父亲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很恶心,因为他早就了解希特勒是个怎样的人。另一件是德奥合并,这是他亲身经历的。自此以后,纳粹暴行一起接一起。”


据《北京青年周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