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影片中的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

发表:2004-03-25 15: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本题材的电影在近年来的国际影坛上日渐风光。其势头之猛,连奥斯卡也频频青眼相加:继2002年《千与千寻》获最佳动画片后,今年与日本相关的影片更有多达9部获提名。《迷失东京》、《最后的武士》还都是西方人的作品,典型的美国制造。《迷失东京》叫好又叫座,却着实戏谑了一把日本。片里的东京有妖魔化倾向。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五颜六色的染发、语调怪异的英文,典型的日式特征在拼命的西化中越发显得光怪陆离。

  有爱国主义者据此抗议该片丑化了日本的民族形象。但事实上,在善意的无厘头外,年轻女导演Sofia对日本文化的尊重与对东京的怀念显露无疑。她甚至在外景拍摄中逆当下的DV潮流而动,坚持使用胶片拍摄,以此赋予东京更多的浪漫色彩。

  《最后的武士》更是一班日本文化迷的集体创作。尽管影片从头至尾充满了好莱坞式的大气与煽情,但它对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探讨还是触及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森胜元塑造的日本武士更在不少映影评人眼里盖过了靓汤佬酷酷的造型秀。本片赚足观众的眼泪,还在日本本土狂收一亿二千一百万美元的票房。

  同为讲述美国人眼中的日本,《迷》与《最》一现代一传统,一是淡淡的都市小品一是宏大的时代史诗,一个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个得到提名无数。无论怎样对日本文化都不失为有益的宣传。

  想想最近几年西方影片里的中国元素。李连杰,成龙,周润发,拳脚已显出些老态,影响力却不见长。《11罗汉》中有个华裔罗汉,只是身材瘦小形容猥琐是个杂技团的小丑。《古墓丽影2》里任达华演的大反派,满世界追杀正义的安吉丽娜。片中涉及到中国的地理知识,糟糕得让人发笑。不少警匪与动作片中,中国干脆就是出产新一代黑社会人物的地方。

  也有个别不乏诚意之作。目前大热的《杀死比尔》显然深受香港功夫片影响,连导演昆丁也曾是片中“白眉”扮演者刘家辉的影迷。只是看来看去,无论是青叶屋较量还是雪地对决,对日本文化的渲染显然要更胜一筹。最近还看了澳洲女导演萨曼莎朗的影片《偶像》,法德日三国2002年联合出品。这个多国部队的产物讲述一个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若有似无的感情经历。与《迷失东京》颇有类似:同样是年轻貌美的女人与颇经世事的男人,女主角也恰好是一位处于爱情与事业困扰中的演员,只是故事的发生地不再是东方,所有关于东方文化的构想、理解、阐释均由男主角中国厨师沙鲁来传达。

  民乐、薰香、中国菜、细碎的喃喃自语,影片在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强烈兴趣的同时却不能带给人惊喜。永远是平静的祥和的古老神秘的与世无争的,中国或者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西方影片里始终不能摆脱符号化的形象。

  有人爱拿“民族性”与“世界性”说事。不错,中医、民乐、功夫这些都是民族的精髓,但在大多数影片里它们除了沦为花俏的摆设或噱头外,什么都不是。所谓的理解,大多是在猎奇心里隔靴搔痒。

  监察好莱坞和美国传媒中亚裔形象的“亚裔美国人媒体行动网络”列出过多种被传媒不断重复的“指定亚裔形象”:在电影和电视剧集中,总是韩国人卖杂货、日本人做生意、印度人开的士,此外还有餐厅侍应、武术教练、信仰治疗师、洗衣店工人、黑社会分子、妓女。如今对日本的描述渐渐多元化起来,自恋如好莱坞,也能放低姿态,以平视的目光审视日本文化。而中国在西方影片中的形象何时能丰满起来,似乎还遥遥无期。

国际在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