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回国遭遇签证难关

发表:2004-02-06 08: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纪元记者于止戈编译报导) 对于许多在美国攻读敏感的科学专业,而又渴望回家探亲的外国学生来说,漫长的背景调查已经足以使他们改变注意。哥伦比亚大学校报Columbia Spectator1月23日的文章披露,该校不少国际学生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打算。事实上,这已经是全美各地的大学的一个普遍现象。

*漫长的背景调查

据哥大一项非正式调查指出,有1052位签证持有人在重新入境美国时遭拖延,288位目前仍待办。等待的时间平均有三至八个月,有些更长达十一个月。这些个案中将近一半是博士后研究生,多数是生物科技与物理等高等科学领域的男性研究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目前至少还有五位研究生面临签证申请案迟迟未办的窘境。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学生与学者办公室主管伊莲-柯恩(Ellen Cohen)说,在911事件之前,像这样因为安全理由而造成的延误非常罕见。她还表示目前来自中东地区的男性学生特别容易被延误。

对来自中国和伊朗这类国家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签证只有六个月,每次只要他们离开美国,更新签证与身家背景调查都要再重来一次。许多人的学业与研究工作经常因此耽搁,仅仅因为他们想出去旅行几个月,最后有许多人为了避免申请美国学校的麻烦,干脆呆在家里。

柯恩说:“现在的大学深受其扰,要预期哪个学生会继续他的学业非常困难。”
学生们遭受国家安全与经济来源的双重压力。许多参与911事件的恐怖份子使用过期的学生签证在美国活动,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在科学领域就学的学生经常被视为威胁。

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特别容易在身家背景调查过程中空等,因为布什政府颁布命令,要求针对接受与核子科技或武器相关训练的学生,必须做深入调查。自1994年后,申请美国签证的科学家人数在去年首次下降。

哥伦比亚大学外籍学生人数渐渐减少,自2001年秋季5478人的高峰减少至2003年秋季的5250人。虽然这些人数在历史上都属于高峰,它也反映了其它大学的趋势,并且证实了一个越来越普及的想法--学生们现在选择远离美国的学校。

除哥伦比亚大学外,还有其它八十所大学也有外籍学生或学者滞留本国,尚未入境美国继续学业与研究。

*援助与协作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许多社团开始企图游说国会使签证申请与身家背景调查的程序更为流畅。

全国性的研究生联盟已经承诺将支持外籍成员,并且将相关工作列为首要游说事项。一个由“耶鲁大学校友员工与研究生组织”所主导的团体响应了美国“学术签证改革请愿书”。这项请愿呼吁美国的决策者深入研究如何藉由提早进行身家背景调查,使签证更新的手续更为快速流畅,因为背景调查是签证作业延迟的主因,学生们建议在研究所同意入学申请或学生要离开本国前的几个月便可以开始着手调查。

耶鲁大学“医院与大学员工联盟”的研究分析员安东尼.道格达尔(Antony Dugdale)说:“我们以外籍研究生的立场提出了一个巩固国家安全并改善状况的程序。”已经有数千名的学生与学者签署这份请愿书。

在2002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也是全球化与社会排外单位(Globalis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Unit, GSEU)组织人的大卫-卡皮欧(David Carpio)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整合各项资源,但我们不像劳工运动,有过多的政治势力介入。”

有些迹象显示整个系统正渐渐成熟中,新计画在一月稍早出现成果,据许多通过海关的人表示,所有签证持有人在入境美国时都必须做的按指纹与电子身分识别已经不再是恼人的差事。他们说任何电子化的集体通关都获得善意协助。

一位来自英国的物理研究人员安德鲁-欧尼尔(Andrew O'Neill)表示,“以前通过海关总会有压力,现在计算机设备多了之后情况好多了。”

艺术与科学研究所教务长亨力-平克汉(Henry Pinkham)在过去注意到哥伦比亚大学对部份考试学生提供视讯连结后,于访问中表示,哥伦比亚大学尽全力要把学生拉回校园。不过平克汉无法对本文做出评论。

哥伦比亚大学校方当局表示已经倾尽所有的政治影响力,要求决策者保护它的学生,但校方强调在官僚体系的新规定所造成的困境中,在营救一位学生时大家所能做的还是很少。

柯恩表示,假如是国家安全要求的流程,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假如只是单纯的后续作业,我们当然乐意插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