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一个是倍受关注的政改人物,一家是大陆理论界新动态的风暴眼。这两项事物聚合到一起,又是在大陆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时,引起超常关注是必然的。
按大陆新闻出版的规格,一个副部级干部的文章,按常理来说,《光明日报》这样的中央大报,摘要刊登已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了。全文发表的情况,一般而言只有两种:
一种是中央高层有指示,按指示办。另一种情况则是报社认为这篇文章的确很有水平,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倾向,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潜在思想走势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才由报社编辑委会员集体讨论,对刊登和不刊登的后果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刊登,并可能就此事形成编辑委会员意见,以示集体负责,在必要时拿出来向中央作解释和汇报。总之,大陆中央级大报全文发表任何一篇文章都非一般之举,更别说是一个级别还不够的副部级干部的文章,更别说这个干部是海内外超常关注的“政改标签”(伊铭语)式人物了。
《光明日报》公开全文发表潘岳的文章,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况,尚不清楚。笔者的判断是,中央高层有指示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以目前中央高层集体求稳的谨慎态度,高层若有指示,此篇文章肯定会先在高层中形成共识,而一旦这种共识形成,其结果可能不是在中央级媒体发表,稳妥的办法是内部讨论,并可能进一步提拨潘岳,这样即不会形成过大的震动,也会及时吸收党内思想的新成果,并最快地将之付诸实践行为中。当然也不排除高层个别人有提示,比如负责意识形态的李长春,这个人来自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多年主抓意识形态工作,南方报业在其治下也是异常醒目。此人了解中国思想界的前沿动态,深晓大陆改革问题的关键。也可能会是其他的人,因为潘岳此人的出身很复杂,兼有太子党和团派背景,即可能会在江胡权争中因避嫌而被两方冷落,也可能会在局面僵持时受到重用。但这些猜测都涉及重重内幕,也仅仅是猜测而已,不足为凭。故笔者以为,洞悉大陆思想脉搏的《光明日报》社出于新闻职业和精神内部决定刊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不管是何种情况,都说明潘岳此文在大陆各层的震动都相当大。据新浪网的报道,潘岳讲话当天,还有学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经济界和知名人士三百多人参加了讨论,其中可能有九至十人做了重要的讲话和评述,足见潘岳此文在大陆菁英阶层引起的关注程度是何等巨大。
此前有文认为潘岳是大陆政坛的一个异类。笔者深以为然。由于出身所系,此人对维护中共统治有一种先天的自觉,这也是他何以敢屡次放言的心理基础--心中无愧事,此情可问天。加之又曾在新闻出版界、国资系统、技术监督部门、研究领域呆过,深知大陆改革问题,中共命脉所在,本身理论功夫又了得,于是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要为天下先。于是屡屡犯规。想来这个人在大陆也一定很痛苦,不说罢,如鲠在喉,说罢,又深陷是非,总之说不说都如在火上被烤一般。笔者是坚决不做此种人的。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潘岳的文章代表了大陆一种相当重要的民间思想倾向,而《光明日报》的刊发,则说明这种倾向开始了一种难得的,至少是新闻媒体与民间的互动。也许,虽然潘岳的副部级不算什么,但对《光明日报》来说,有这个副部级,总比一般的教授强,蚂蚁挡大象,总比没有强。从这个角度看,《光明日报》利用了潘岳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