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消息,就劳总统在南京大学的演讲,弗莱堡的“巴登报”认为:“劳再次证实他是个好总统,他之所以搭建桥梁,是因为他在信念上坚定,在语调上温和,在人格上有说服力。他这次成功完成的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辩护演说,而且也是对那被人认为无权力可言的总统局的辩护演说。正因为劳独立于日常政治,他才能够作出这样的演讲。......只有从经济人士的角落里传出轻轻的埋怨:劳的清晰言词可能会损害商业关系。好象经济跟法制国家的标准没有关系似的。”
“汉堡晚报”说:“当着所有公众,劳不同于在他之前的所有德国政治首脑,提醒中国大学生们要保护人权。在(共产)党的老干部耳朵里,他的话听上去可能象异教言论。对围绕着胡锦涛的年轻改革者们来说,这是提醒-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长征还有待于真正地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就象劳自己说的,他‘在正确的时候说了正确的话。’”
“基尔消息报”的评论是:“总统在语调上温和地,但在用词上清清楚楚地说出了本来早就该说的话:人权是不可分而对之的。它适用于全世界,无论国家体制,无论文化圈子。劳走得更远。他向中国人宣传说,更多的国家法制符合中国人最根本的利益,假如这个国家不再施加酷刑,不再随便关人,不再给人们说话定下调子,国家在经济上和外交上也将从中得益。他这样说的这些话在以国家和党的领袖胡锦涛为首的新的、较开明的领导层那儿会引起倾听的。因此,劳在中国的登场不仅勇敢,而且聪明。”
“南德意志报”赞扬道:“从德国政治家嘴里流露出这样的自信心,人们对此已经等了很久了。劳做得很聪明:他赞扬了中国的进步,在大胆的思想表述中甚至引用了孔夫子的话。我们要明白,劳的讲话在中国掀不起波浪,因为中国公众是读不到有关内容的。联邦总统是对南京大学学生作的演讲。中国国家电视台没有转播这番演讲,中国的报纸(根据新闻检查部门的指示)将不会引用那些关键性的话。但北京的主人们将研读。阅读将让他们想起,在外国,人们还没有完全不理会中国的阴暗一面。”
“世界报”同样不吝用词:“完全可以这样说,劳做出了榜样,这本来是这个职位上的人应该做到的:自由,清晰,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