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讲学,为帝王师,是中国士大夫的古老传统,也是中外文人普遍的最高理想。如张志扬君所说,"有两种哲人,一种是要做"帝王师"的哲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就是沿着这条尼采、柏拉图的路线解释苏格拉底的。此外,肯定还有一种哲人,即真正出离此之上,对他们(帝王与帝王师、先知)做批判性沉思的哲人"(《中国现代哲学面临的选择》)。
在封建时代,文化传统对帝王们毕竟有个隐隐约约的规范。皇权统治能延续二千多年,与此有一定关系。在政治氛围相对正常的朝代,帝王们知道,自己虽然至尊无上,也要善于纳谏、受得批评,不然,"天命"是会转移的。英明些的还知道与勇于直言的有识之士共理国事,于是,历史上便涌现了伊尹、姜尚、管仲、苏秦、张仪、张良、范曾、孔明、魏征等"帝王师",在辅助君王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堪称是帝王师的典型。
不过,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在现实政治中,这种理想越来越成为一种自欺自慰的迷思梦想,成为文人的剃头摊子一头热了。乾隆有一次痛斥纪昀:"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畜之,汝何敢妄谈国事!",这番高论堪称"帝王师"问题最权威的论述。
到共产党时代,中华文化传统被打倒砸烂又踏上一万只脚,"帝王"换成主席书记,却更成了神坛上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神圣,任何人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份,谁敢为之师、斥其误?
老枭偏不信邪,从小立下大志,当官就要当国家主席,当老师就要当当代帝王师。曾有网上网下不少小知大知,要求拜我为师,皆以"只开风气不为师"拒之,其实是没遇见合适的学生。所谓合适的学生,指的就是他要有帝王或类帝王的身份。
本当学诸葛之亮,隐居陇中,端起架子等刘备来三顾。然而胡子都等白了,登门拜访的尽是些愤青和汉奸。眼看华年老去,机会未来。当今"主上"虽初登大宝,百业待兴,要他主动拜师,似乎也不现实。罢罢罢,且放下架子打个大折把自己贱卖掉算啦:这就毛遂自荐,给胡锦涛同志当个山中老师。呵呵,哈哈。
共产党前几代主席书记与封建帝王相比,只有更僵化、更封建。因此,许多封建王朝还能维持百十年的盛世、上百数百年的历史,而我党只维持了五十几年,便已千疮百孔、天怒人怨!但愿锦涛同志能不负老枭一片苦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认清大势,内顺民心舆情、外顺应世界潮流,真正以"新三民主义"自勉,挽民心于尽失、挽狂澜于既倒,为我千年古国开一永久太平的新局"(拙文《为锦涛叫声好,为祖国使把劲》)。
2003、4、21
注:关于政治改革的系列十大建言"的内容,拟就修宪、三农、选举、对台、阳光法、司法独立等十大问题进行阐述,重点指出有关问题亟待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怎样改革的指导性、原则性意见。建言在《民主论坛》陆续发表。
新世纪: http://www.nc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