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朱镕基就任总理时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给台下的人大代表和通过电视观看实况的民众打了一针"兴奋剂",使中国人真的高兴了一段时间。五年后,他的接班人温家宝在就职仪式上能显出这种本事吗?或许他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可能认为更重要的不是在就职仪式上如何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而是在担任总理后的五年内,如何治理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目标
据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这位即将上任的大管家已经拟定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取了一个非常好记的名字叫做"一二三四"。那就是:确保一个目标,抓两大环节,解决三个问题,推进四项改革。确保一个目标就是确保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年的增长目标定为7%。抓两大环节,一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继续改革开放。解决三个问题包括就业,增收节支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四项改革指的是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
看来,新总理将是中国最忙的官员。确定了目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目标?如何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如何挽救国营企业?如何解决下岗工人的问题?温家宝有何"灵丹妙药",无人知晓。也许他仍在思考和探索之中。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当总理的机会。温家宝能当总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有能力治理经济和管理这个国家。中国官员中人才济济,如果总理可以在公平竞争的考试产生,温家宝不一定百分之百地有把握能赢。其次,中国总理的位子并不需要一个非常有独立见解和思想的人。总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执行执政的共产党制定好的方针。
工作作风
《远东经济评论》的一篇文章说,中共高层的人物中,对总理职位感兴趣的不只是温家宝一个人,但是温家宝之所以能战胜对手,除了得到朱镕基的支持外,他的工作风格和待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努力,勤劳诚实,实事求是,不浮夸,不马虎。文章引述中国一位熟知温家宝的官员说,温家宝到外地视察的时候,他经常会让车队突然停下来,没有事先安排就下车与附近的民众交谈,希望了解最基层民众的想法。
他也是注重实际的人,据说他很反感中国官员开会的方式。他反感他们事先准备好发言稿,开会的时候一字一句的念。据说有一次他召集山西省的市长们开会,他开头就说:我们能不能不读报告?市长应该有能力不用讲稿,在20分钟内把地方的形势说清楚。第一位上台发言的市长直哆嗦,紧张得出了一身的汗,发言时还偷偷地看讲稿。
但是,温家宝却不会像朱镕基那样"拍桌子,瞪眼睛"不给手下的官员留情面。他不喜欢与人冲突。五年来,中国官员忍受了朱镕基的"专横霸道",可能私下里巴不得总理赶紧换人。温家宝的温和作风可能正合他们的意思。温家宝是一个能听得下别人意见的人,做事之前,喜欢争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远东经济评论》引述一位在北京的西方外交官说:"温家宝认为没有必要吓唬别人,他认为自己嘴上大讲法治,可是做事却像个独裁者,这就不象话了。"他的作风和性格看来与总书记胡锦涛更能合拍。
政治生存
但是光凭这些要在中共高层激烈的权力角逐中胜出显然是不够的。温家宝没有政治资本,不属于太子党之列,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但是他似乎有很高超的政治生存本事。温家宝在大学里学的是理科地质学,但是却有出色的管理才能。他在中共高层供职长达17年,头8年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工作,后来9年则专攻农业和金融问题。他还负责处理脱贫,抗洪和环境保护的工作。
但是他的履历中一样最有精彩的东西是一张黑白照片,那是1989年5月19日他与当时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看望绝食的学生。从照片上看,在停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大轿车内,赵紫阳拿着话筒向学生们讲话。温家宝就站在他后面。照片第二天发表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照片显示赵紫阳有支持学生的意思,而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紧站在赵紫阳身后,也未免有助阵的嫌疑。几天之后,赵紫阳就出事了,被开除了党内一切职务,一直被软禁到今天。天安门民主抗议也遭到武力镇压。但是温家宝却渡过险关,而且十几年后,还挤进了中共权力核心的政治局,现在马上要接任总理。他到底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无人知晓。但是,无疑的是,没有一定真本事显然是不行的。
再拿温家宝与朱镕基做比较。朱镕基不仅在国内的百姓中威望很高,在外国人中也受到尊敬。在外商眼里,朱镕基个人的魅力似乎盖过了他的政绩。在与外国资本家和政府官员的无数的会谈中,朱镕基讲话直来直去,不乏幽默,让外商觉得他是值得打交道的人,而且他说话算数,也管用,他们就愿意往中国这个巨大的但是仍充满风险的市场里扔钱。朱镕基的确有本事把外国人的钱吸引到中国。
温家宝是否也有这种本事?据说与温家宝见过面的外商认为他在这方面似乎欠缺点什么东西。西方媒体引述一位外商说,温家宝显得很谦虚,他问了这位外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让更多外国人到中国投资呢?这位外商对记者说,温家宝虽然不耻下问,但是问题却没有问到点子上,他应该问:我们如何才能让外国人在中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