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过大年”? 诚然,扪心自问,究竟有多少人能说得明白,这春节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祖祖辈辈为什么都要在这天包饺子、贴春联、逛庙会?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出土的距今7000年的稻谷,它告诉我们“年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四季交替的规律,因此有了“年,谷熟也”的概念。过年,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已有数千年历史。
贴年画,换门神,写春联、请福字,剪窗花,编中国结,林林总总过大年的形式背后都蕴涵着古老的传说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逛庙会,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形形色色的过大年活动都寄托着人寿年丰、吉庆有余的良好愿望。
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佛教,元宵节的形式起自道教。舞龙最初是用于祀神娱神,祈雨降福;吃饺子取新旧更替“更岁交子”之意。贴春联之风始于五代,到明朝普及民间;风筝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的特色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新年好,新年好,新年能穿花棉袄。”照片上那个戴着虎头帽的关中孩子稚嫩的笑容,让人忆起过去的时光。今天,过年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巨变。
“一餐年饭送残年,腊味鲜肴杂几筵。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合团圆。”至少在南北朝已有的年夜饭习俗,到20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了变化。人们将年夜饭从家里搬到了大饭店。
年节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拜年,如今有了创新,贺卡、电话、手机、网上都可,花样繁多。电视中的春节联欢晚会,电影里的贺岁片,几千年的民俗民情民风民艺,在新时代有了新内涵。
穿越千年的展览折射出“年”文化的内核。从乾隆皇帝新春开笔写就的“三阳开泰”,到清代宫廷祭祖器具;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到山西民居的剪纸、陕西窑洞里的窗花,述说着无论时空如何变迁,春节这一刻,都是华夏子孙激情挥洒的焦点,是亿万中国人文化凝聚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