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7日,在2025年世界大賽第三場多倫多藍鳥隊與洛杉磯道奇隊比賽開始前,美國和加拿大國旗後方綻放出絢麗的煙火。比賽在加州洛杉磯的道奇體育場舉行。 (圖片來源:Luke Hales/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28日訊】美國總統特川普(特朗普)對加拿大實施關稅威脅整整一年。儘管多數加拿大出口商品目前仍免關稅入境美國,但大量產品與行業正遭受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重擊。鑒於約75%商品出口依賴美國,加拿大出口斷崖式下滑,貿易戰已造成持久經濟損傷。今天的加拿大,已在政治、文化與經濟三重維度發生深刻轉變。
對美觀感急劇惡化
自川普重返白宮、頻頻發表反加言論以來,加拿大人對南方鄰國的好感度跌至冰點。如今,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對美國持負面看法,與十年前(僅25%持負面看法)形成鮮明對比。
南下美國旅行人數較去年同期暴跌33%。這對依賴加拿大遊客的美國旅遊目的地造成重創——作為美國最大外國客源國,加拿大遊客流失將導致2025年美國旅遊支出減少57億美元。放棄赴美的旅客中,不少人轉而前往其他國家;同時,選擇加拿大而非美國的外國遊客也有所增加。
民調顯示,加拿大人正「用錢包投票」,優先選購本土產品。然而,這種消費民族主義存在明顯邊界:加拿大央行最新調查顯示,四分之三受訪者不願為國產商品多付超10%。
「關稅議題」迫使聯邦政策改變
對於川普「撕毀USMCA」威脅,總統本人已成為國會常規議題,無論眾議院辯論或委員會會議,無不頻繁提及。
川普豁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產品關稅後,如今,無USMCA認證=35%關稅(關鍵資源10%),企業正爭先認證以享免稅待遇。加拿大人開始認真研究這部2020年取代NAFTA的自貿協定。公眾關注度恐再攀高峰。
面對關稅戰的衝擊,迫使聯邦政府全球布局,出口多元化。卡尼頻繁出訪,足跡遍及歐、亞、中東,全力鞏固與非美盟友關係,「開拓美以外市場」,終於見成效。
同時,促使各省政界正視國內市場割裂問題。聯邦與各省已立法削減跨省貨物流通與勞動力流動的監管障礙,但改革仍需深化。
長期未達北約2%GDP軍費目標的加拿大,在川普施壓盟友增軍費,以及卡尼欲強化本國工業基礎雙重驅動下,突然認真對待國防投入。
經濟遭受結構性衝擊
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Tiff Macklem)指出:美國保護主義正迫使加拿大經濟發生結構性轉變。儘管經濟仍預計增長,但路徑明顯弱於無高額關稅情景下的潛在軌跡。
財報會上,「不確定性」一詞頻現,提及頻率幾乎與新冠疫情期間相當。企業擔憂:這種不安情緒終將抑制投資意願。
關稅、反制關稅與供應鏈重構推高企業成本。製造業、採礦業、油氣開採等對美需求敏感行業企業的數量加速消失。
汽車、鋼鐵、鋁業與木材行業正裁員;非相關行業就業雖保持穩定,但企業因經濟前景不明,普遍持謹慎招聘態度。儘管整體就業市場相對穩健,但民眾對工作保障的焦慮加劇,就業安全感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