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內閣支持度飆破七成 日媒解析72%高人氣主因(圖)


高市早苗 日本
日本讀賣新聞最新公布的全國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內閣在就任第二個月,支持度依然強勢維持在72%,與10月下旬即時民調的71%幾乎相同。(圖片來源:Tomohiro Ohsum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最新公布的全國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內閣在就任第二個月,支持度依然強勢維持在72%,與10月下旬即時民調的71%幾乎相同。這樣的水準,已經可與過去被視為「高人氣內閣」的小泉純一郎內閣、第二次安倍晉三內閣相提並論。從時間點來看,高市內閣並非剛上任的「蜜月期第一週」,而是在施政逐步展開後,支持度仍能維持高檔,顯示其政策與形象目前仍獲多數民意肯定。

這次民調所呈現的關鍵訊息,可以從幾個面向綜合來看:經濟與財政政策、對華與對美外交評價、外國人政策的期待、物價與民生壓力的隱憂、農業路線爭議,以及政黨支持結構的變化。

首先,在財政與經濟政策方面,高市提出的方向獲得顯著的正面評價。調查中,高市主張的財政政策有74%的受訪者表示支持,僅17%不認同。這代表在「政府該不該積極出手」這個問題上,多數日本民眾顯然傾向支持較為積極的財政運用,尤其是在經濟壓力和物價負擔尚未明顯緩解的背景下。

具體措施上,高市內閣近期提出的經濟對策,包括對每名孩童發放2萬日圓補助、在冬季提供電費與瓦斯費補貼等,都被視為直接減輕家庭負擔的手段。對這一套「加碼扶助家庭與民生成本」的政策,有63%的民眾表示支持,反對者為30%。這種「六成以上贊成」的格局,說明這批措施成功抓住了多數中產與家庭的需求。少子化、高齡化與實質所得停滯,長期困擾日本社會,對孩童的現金補助某種程度上回應了年輕家庭「撫養成本過高」的焦慮,也有助於高市在中壯年選民中鞏固形象。

然而,並非所有經濟相關工具都獲得壓倒性支持。內閣打算推動的「米券」政策——可用於採買米食等商品的券,民意顯示相對分歧。支持者占49%,反對者達42%,幾乎呈現五五波。這類以特定品項為對象的消費券,往往被質疑是否有效刺激經濟,或是否成為特定產業的利益照顧;另一方面,也有民眾擔心發券設計複雜、不如直接減稅或現金補助來得簡單明瞭。米券支持度未能像兒童補助與能源補貼那樣取得明顯優勢,從側面顯示,高市經濟政策中,屬於「針對特定消費方向的誘導性措施」,仍存在爭論空間。

縱觀整體,讀賣新聞也指出,經濟政策的正面評價,是支撐高市內閣高支持度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民眾可能未必對內閣每一項細節都全盤肯定,但在「整體方向」與「是否有在積極做事」這兩點上,高市似乎成功塑造了積極施政的印象。

在外交方面,高市的表現也獲得一定程度肯定。針對對中國的立場,有56%的受訪者給予正面評價。這反映出日本社會對中國的複雜心態:一方面經貿上高度依存,另一方面在安全與領土問題上又充滿戒心。高市相較於部分過去首相,被視為在安全與對華議題上立場強硬、較不妥協的人物;這樣的姿態在當前國際局勢下,迎合了多數日本民眾對「安全優先」與「加強日美同盟」的期待。

更具指標意義的是,她在10月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談,獲得了77%的「正面評價」,僅16%「不予肯定」。無論民眾對川普其人抱持何種看法,這個數字顯示:日本社會普遍視與美國維持高層緊密互動,為國家安全與國際地位的關鍵。高市藉由展現與美方核心領袖直接溝通的能力,強化了她作為「能在大國之間為日本爭取利益」的領導者形象。這對日本選民而言,不只是外交面子問題,更關乎在中美角力加劇的時代,日本是否能避免被邊緣化。

值得注意的另一塊,是內閣的外國人政策。民調顯示,對高市內閣推動的外國人政策,有62%受訪者表示「期待」,只有25%「不期待」。這裡所謂外國人政策,通常包括勞動力引進、留學生與專業人才的接納、移民與在日外國人的社會融入等議題。日本長期面臨勞動人口減少、產業缺工與少子化的壓力,社會對引進外來人力的看法,近年逐漸由抗拒轉為有條件的接受。

然而,內閣並非在所有民生議題上都順風順水。在物價高漲的因應措施方面,民眾評價相對嚴苛。僅有33%認為政府的對策「表現得宜」,多達52%覺得「不充分」。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它透露出:即使內閣在補助與財政方面被普遍視為「有在動」,但一般家庭實際感受到的物價壓力,仍未真正獲得緩解。民眾可能認可現有政策方向,但在日常生活裡,超市價格、電費帳單、瓦斯與交通成本,依舊帶來負擔。這樣的落差使得「物價對策」成為高市內閣目前少數明顯弱點之一,也可能是未來支持度的潛在風險點。

農業政策方面,內閣打算從石破內閣時期的「擴大米產量」路線轉向,引發社會另一次分歧。針對這個政策方向,44%表示贊成,37%反對,顯示支持略多於反對,但並無壓倒性共識。日本農業長期面臨高齡化與規模小型化問題,同時也需要在糧食安全、自給率與國際貿易壓力之間尋找平衡。從「擴大產量」路線調整,可能牽涉到對產地補貼、種植結構甚至進出口政策的再檢討,自然會引起農村與相關團體的緊張與疑慮。這也是為何,雖然整體社會未必強烈反彈,但仍有近四成受訪者選擇反對,顯示農業改革路線在政治上充滿風險。

政黨支持度的部分也很值得一併觀察。民調中,自民黨的支持度為32%,遠高於其它政黨,但並非特別高的水準。參政黨5%、立憲民主黨5%、國民民主黨4%、日本維新會4%、公明黨4%。最引人注意的是,無黨籍受訪者達到40%。這代表雖然高市個人與內閣當前擁有相當亮眼的支持度,但日本選民在政黨認同上,仍有非常大的一塊是「游離的」、「觀望的」。這群人未必願意將長期信任投射到任何特定政黨身上;他們的支持更可能隨著經濟體感、外交事件、領袖形象起伏而變動。

綜合來看,高市內閣目前的72%支持度,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其一,是整體上被視為積極且具體的經濟與財政措施,尤其是對家庭與弱勢負擔的直接補助;其二,是在對中國的強硬姿態與對美國的緊密互動之間,塑造出「守護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領袖形象;其三,是在外國人政策與中長期結構性問題(如勞動力短缺)上,獲得多數民意的期待。

從讀賣這份民調來看,高市早苗在就任第二個月,仍站在日本政治版圖的高點,享有相當程度的民意授權與期待。未來能否延續這股高人氣,關鍵將在於,她是否能把「短期補助與形象優勢」,轉化為「物價實際穩定、產業與農業結構合理調整」的長期成果;同時,在對外強硬與維持地區穩定之間,也必須持續拿捏微妙平衡。民意目前給了她一張成績不錯的期中考試卷,但接下來的真正考驗,才正要開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