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菜農的一大片白菜地,被誤傳可以「免費採撿白菜」,導致白菜被哄搶。(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看中國2025年11月19日訊】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最近出了一檔滑稽的事兒。
當地菜農的一大片白菜地,被誤傳可以「免費採撿白菜」,經個別自媒體及當地官媒的傳播,網上一片熱鬧,很多人一哄而上,開車前往「搬運」白菜。自媒體再一次狂歡,說菜農含淚阻止無果損失慘重云云。
一時間,赤峰白菜地成了流量高地,也成了赤峰輿情高地。當地官方坐不住了,展開調查……解開了滑稽的一幕。
聽上去有點慘,怎麼會滑稽呢?滑稽體現在,經過官方調查,這原來是一場鬧劇,而且所有涉事方的言行全都「不靠譜」。
第一個不靠譜的,是最早被發現到菜地「撿菜」的三個老人。11月3日下午,他們大搖大擺地在菜地裡偷菜,卻自稱是撿菜。
第二個不靠譜的是黃某某。當天下午他和朋友駕車經過時,向上述三人詢問,被告知是「撿菜」。黃某某拍了視頻,發到網上說某某地的白菜可以免費撿。自媒體狂歡了一下,收穫了一波流量,不少人聞風而動。
第三個不靠譜的是當地官媒紅山晚報的記者劉某某。他看到有人轉發免費撿白菜的視頻,未進行核實,就用官方賬號發布了某地可以免費砍白菜的視頻。經過官媒背書,引發更多人前往菜地去「撿白菜」。
第四個不靠譜的是菜農。菜農看到有人到自家菜地公然搬運,就問你們從哪兒聽說可以免費撿菜的?被告知是紅山晚報說的。菜農隨後在網上發布視頻說,兩天時間裏,400畝白菜被一掃而空,損失百萬。如此重大損失,他卻並沒報案。警察叔叔看到這視頻當然覺得是「大案」,就聯繫菜農。結果菜農說不打算追究撿菜群眾的法律責任,但要求紅山晚報給個說法。
後來官方調查發現,並不存在400畝白菜被一掃而空的情況。其實是5戶菜農的380畝白菜基本已經採收完畢,剩餘了一部分質量不佳的白菜,經測定,群眾撿走的白菜導致菜農損失9萬多元,距離菜農說的100萬很遠。
按照當地調查組的通報,事件中的上述4方涉事者集體淪陷在那片白菜地裡,全都沒實事求是或者是撒了謊,。
所謂的集體淪陷,就是普遍的不誠實,普遍的不負責任,普遍的貪便宜。
最初「撿菜」的三個老人,以撿代偷,貪圖小便宜,然後是自媒體貪圖流量,然後是官媒貪圖省事兒,然後是大量貪小便宜者湧入菜地,最後是菜農貪圖有個100萬的額外「大豐收」。
這裡面受益最少但問題也最嚴重的是紅山晚報。
媒體是阻擋淪陷進一步擴大的堤壩——如果那位記者實地調查採訪,以正視聽,完全可以勸阻更多人受自媒體蠱惑。然而他卻與自媒體進行了「合唱」,加劇了事態的不靠譜。
媒體沉默不是最可怕的,媒體不提供真相也不是最可怕的,媒體提供假象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官方媒體,如此淪陷,可發一嘆。
雖然這位記者在整個事件沒啥直接收益,卻付出了沈重的代價,被吊銷了記者證。至於被他連累而被處罰的總編輯,也並不無辜——他要是有把關意識,紅山晚報不至於最終失守。
赤峰白菜地裡上演的這精彩一幕——小民貪便宜,短視頻忽悠割流量,菜農耍聰明「玩技巧」,媒體浮躁、掉鏈子、提供假象——像是當下的一個寓言。
来源:海濤評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