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圖片來源: 公用領域薛劍X平臺)
【看中國2025年11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近年來,台海局勢持續緊張,中共在外交與軍事領域的動作頻頻,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2025年11月,中共通過一系列內外動作,展現出在台海問題上的強硬姿態與戰略布局。從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論」到《解放軍報》的「越往後越嚴」口號,再到新華社連發三篇「中臺文」宣傳文章,中共似乎正在為可能的台海衝突進行全方位的思想、制度與輿論準備。這些動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戰略意圖?
外交戰狼:大阪「斬首論」的試探與動員
11月8日深夜,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交媒體X上轉發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海局勢的言論,並配文稱,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中國將對日本實施「斬首級打擊」。此言論引發日本政壇與輿論強烈反彈,日本國會議員要求將其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內閣官房長官稱其「極其不妥」,外務省向北京抗議,要求刪除帖子。然而,薛劍的帖子雖被刪除,卻未見其公開道歉或中共官方對其進行處理。
江峰認為,薛劍的「斬首論」並非個人失言,而是中共外交系統的一次試探與動員手段,旨在測試日本及西方的反應強度與底線。他指出,中共未公開切割薛劍的言論,也未進行危機公關,表明戰狼外交是精心設計的工具。薛劍的強硬表態對外威懾日本,對內安撫民族主義情緒,對上則是向高層展示政治忠誠,形同「政治投名狀」。江峰強調,中共通過戰狼喊話收集情報,為未來可能的衝突預案積累數據,例如日本「抗議但未驅逐」、美國「譴責但未制裁」的反應模式。
軍事整肅:「越往後越嚴」的刀鋒指向何方?
與外交戰狼的「嘴上之刀」相對應,中共軍內的「手裡之刀」更加鋒利。11月11日,《解放軍報》頭版刊文,提出「嚴於地方、高於地方、走在全黨前列、越往後越嚴」的新口號,點名何衛東、苗華兩位軍方高官,暗示軍隊反腐將進入新一輪高強度階段。次日,《人民日報》刊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署名文章,提出2027年、2035年及本世紀中葉的軍隊現代化「三步走」目標,強調適應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需求。
- 反腐升級:軍隊成「實驗田」
**江峰觀點**:江峰解讀《解放軍報》的文章,認為「越往後越嚴」是中共對軍內各級軍官的心理震懾,形同「慢性判決」。他指出,文章提到何衛東、苗華的落馬只是「開頭」,後續清洗將波及更高級別,軍隊被定位為反腐的「實驗田」。江峰強調,軍隊反腐比地方更嚴格,因軍隊腐敗可能導致戰時指揮鏈斷裂、武器失控等致命後果,中共需確保槍桿子絕對忠誠。
**分析**:軍隊作為中共政權的核心支柱,其忠誠度直接關係到政權穩定。江峰的「實驗田」比喻準確反映了中共將軍隊作為整肅先行者的意圖。通過高調反腐,中共不僅清除潛在風險,也為後續改革鋪平道路。
- 現代化目標:清洗與轉型並行
江峰分析張又俠的文章,認為「三步走」目標(2027年拉齊基礎戰力、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一張責任狀與時間表,任何未達標的領域都可能成為問責理由。他指出,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目標要求軍隊從傳統閱兵式軍頭向演算法、數據驅動的現代軍官轉型。清洗對象包括三類:不懂演算法的傳統軍頭、擅長匯報的「PPT軍官」、以及預備「替罪羊」。他認為,「越往後越嚴」為清洗「不適應智能化戰爭」的人員提供了政治包裝。
張又俠文章中反覆提及「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反映了中共對未來戰爭形態的深刻認知。江峰對清洗對象的分類精準,傳統軍頭與中層「PPT軍官」確實可能因技術落後而成為改革阻力。責任狀式的目標設定,也為未來問責提供了制度依據。
輿論宣傳:「中臺文」文章的統戰與誤導
11月26日至28日,新華社連續發表三篇署名「中臺文」的文章,宣揚「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聲稱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文章內容包括:將臺灣問題歸咎於「民族弱亂」與美國干預;吹噓大陸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呼籲兩岸談判「合理的一國兩制方案」,承諾尊重臺灣現有制度並賦予高度自治。
明居正認為,「中臺文」文章由中央台辦或對臺工作小組操刀,顯示其官方背景與高規格。他指出,文章存在嚴重偏頗與誤導,偷換概念掩蓋中共自身責任,誇大大陸成就,忽視經濟數據水分與社會問題。明居正強調,「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失敗證明其不可信,臺灣若接受此方案,無異於放棄民主與自由,換取專制與壓迫。他直言:「你要我拿自由換暴政,白痴才換。」
江峰指出,「中臺文」文章是中共對內轉移焦點、對外反擊國際支持臺灣的策略。他認為,中共通過渲染「台獨威脅」與懸賞臺灣網紅,動員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為可能的衝突預熱。
對於中共採取的內外兼修的宣傳策略,明居正指出,中共宣傳的目的是雙重的:對外反擊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塑造「統一不可阻擋」的形象;對內轉移經濟下滑、失業激增等國內壓力的視線。他認為,中共試圖分化臺灣內部,誘導部分民眾對「一國兩制」產生幻想,但臺灣的民主成就與香港教訓讓多數人保持警惕。
江峰進一步提到,中共的宣傳不僅針對臺灣,還可能反噬大陸內部。他警告,懸賞通告等動作可能演變為社會監控與打壓的工具,構成指向普通民眾的「第三把刀」。
中共的「裡外兩把刀」指向何方?
江峰提出,中共的「裡外兩把刀」策略體現了對內整肅與對外威懾的雙重邏輯。外交戰狼的「嘴上之刀」(如薛劍的「斬首論」)與輿論宣傳,旨在試探西方底線、威懾日本與美國;軍內整肅的「手裡之刀」(反腐與現代化改革)與懸賞通告,則是對內清除風險、動員民族主義情緒。他警告,中共的「第三把刀」——針對社會的控制措施,可能反噬大陸內部。
明居正聚焦臺灣的應對策略,認為臺灣應堅持民主制度、凝聚民意、增強國防,以抵禦中共的統戰與軍事壓力。他強調,臺灣的成就與自信是對中共宣傳最好的回應,呼籲民眾認清「一國兩制」的欺騙本質。
江峰的「兩把刀」框架從宏觀戰略角度揭示了中共的內外聯動策略,而明居正則從臺灣視角提供了具體的應對建議。中共的戰狼外交、軍隊整肅與輿論宣傳,顯示其為可能的台海衝突進行全方位準備。然而,內部經濟與社會問題可能限制其行動空間,外部的強硬姿態也可能加劇國際孤立。
未來展望
中共在台海問題上的系列動作,顯示出其為可能的衝突進行思想、制度與輿論準備。江峰認為,戰狼外交與軍內整肅是「裡外兩把刀」,旨在威懾外部、整頓內部,並可能衍生出針對社會的「第三把刀」。明居正則強調,臺灣應以民主自信與團結抵禦中共的統戰與壓力。
國際社會需密切關注中共在台海的動向,強化對臺灣的支持,做好應對突發事態的準備。臺灣則需堅定捍衛民主制度,凝聚民意,增強國防實力。正如明居正所言:「臺灣的成就與自信,是對中共最好的回應。」台海局勢的未來走向,仍充滿變數,中共的「裡外兩把刀」究竟會砍向何方,答案將在博弈中逐漸顯現。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