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參加人民大會堂舉行政協開幕式。(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淨瑤綜合報導)近期,中共黨媒出現了許多異常。《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呼籲年輕幹部「自找苦吃」的文章,被指是高級黑。此外,黨魁習近平出席全運會不再像往年那樣有大鏡頭,畫面時長也相對減半。福建號航母入列的新聞更是延遲了兩天才發佈等等,甚至有消息說習被軍隊扣留。
《人日》籲年輕幹部「自找苦吃」
11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年輕幹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這篇以「年輕幹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的文章說,習近平當年在陜北梁家河插隊期間,帶著鄉親們打壩修田、建沼氣池,並表示他「對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文章說,年輕幹部正處於幹事創業的大好時期,趁著年富力強「多做一些事、多吃一點苦」、多經歷些錘煉,有利於在「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中不斷成長成熟成才,加快實現從「入行新手」到「行家裡手」的轉變。
但文章隨後又話鋒一轉,批評一些年輕官員在工作中只憑「一股蠻勁埋頭拉車」,卻不懂「抬頭看路」,難以真正提高工作水平。文章稱,倡導年輕幹部「自找苦吃」並不是鼓勵「沒苦硬吃」;吃苦,關鍵要「苦對地方、苦在點上」,這樣才能苦出價值。
文章最後說,只有讓「吃苦者不吃虧、讓有為者有位」,才能讓願吃苦、能吃苦的年輕官員有平台、有奔頭。
嘲諷習蠻勁亂幹 不懂抬頭?
時評人李燕銘撰文分析,黨媒文章引用習近平的「自找苦吃」言論要求年輕官員,但又強調「苦出價值」,批判只憑「一股蠻勁埋頭拉車」,卻不懂「抬頭看路」。這不禁讓人聯想,習近平上台以來,尤其中共十九大以後,一路左轉,包括打擊高科技企業、打擊民企、打擊網紅藝人、打擊教培、搞核酸封城等等;中國社會危機四伏,怨聲載道。
近期,網絡盤點習近平力推的爛尾工程,包括雄安新區、「一帶一路」、「製造2025」等;凡習近平主導的項目幾乎沒有一個不爛尾,網友諷刺「幹啥爛啥」,勞民傷財。
暗示習應「讓有為者有位」
李燕銘表示,文章最後說「讓有為者有位」,讓年輕官員有平台、有奔頭,讓人聯想習近平修憲廢除主席連任期限,至今不立接班人,圖謀終身執政。
近年來,伴隨中共高層內鬥升級,中共文宣系統不斷發生「低級紅」、「高級黑」事件。
他認為,敏感時刻,黨媒發文引用習的言論大談「自找苦吃」,並說出「讓有為者有位」,高級黑、影射習近平的意味令人關注。
「自找苦吃」與漢語成語「自討苦吃」是近義詞,本意是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或決策是無謂的、自找麻煩、自作自受。
央視弱化習「一尊」光環
除了高級黑習近平,黨媒央視《新聞聯播》在不久前報道全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時出現了異常的剪輯方式,疑似在「弱化」習近平的「一尊」光環。
當習近平入場時,現場的大屏幕沒有出現習的影像。此外,宣佈開幕的畫面只維持了短短幾秒特寫,全片時長8分多鐘,習近平出鏡僅28秒,不到上屆的一半。而且也沒有現場觀眾歡呼和互動的畫面。彭麗媛的鏡頭時長也被縮短成8秒,上屆則是15秒左右。而四年前的全運會上,習近平有單人出場大屏幕投影,並在宣佈開幕後獲得三秒的放大鏡頭。
但是今年,兩人的鏡頭都被縮短了一半左右,象徵性畫面也全部被剪除。
有分析認為,央視是有意弱化領袖的神化敘事,削掉個人崇拜的象徵地位。這是黨回歸「集體領導」的體現。
不再掌控宣傳口子?
獨立製作人李軍在《精英論壇》節目表示,習近平參加福建號航母的入列新聞在11月7日才被官媒報導出來,但該活動早在11月5日就舉行了。這個安排顯然不是蔡奇定的。
無獨有偶,據原海軍司令部中校參謀姚誠在自媒體爆料說,「他得到國內的消息說習近平在那裡被軍隊扣住了。」姚誠還說,如果七號《新聞聯盟》不播就說明習近平已經真的被軍方扣住了。
另外,《新華社》的通稿耶只有1037字,裡面只提到習近平對我國航母建設發展一直很關注。通稿沒有提及習近平軍事思想和兩個確立。李軍認為,「可以說在黨內已經是半空開的宣佈習近平已經失去了軍權和黨權。宣傳口子已經不是他在掌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