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30日,北京美團外賣騎手上班前在聽主管指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中國外賣騎手待遇低、壓力大,又無處維權,猝死事件頻發。近日,貴州畢節一名24歲外賣騎手深夜猝死,死亡前仍在和站長溝通「感冒了,扛不住了」,這種情況下仍在跑單,想請假被要求必須要有醫院證明。
紅星新聞報導,10多天前,貴州畢節金沙縣一名24歲外賣騎手王某在家中被發現不幸死亡。親屬提供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顯示,其死因為「其他猝死,原因不知」。
親屬稱,事發前,王某告知站長,自己「感冒了,扛不住了,要下班了」,隨後仍送了幾單外賣,之後以「發高燒」等為由提出請假,卻被要求提供醫院證明。親屬認為其所在公司存在過錯,並提出僱主責任險理賠和申請工傷認定的請求。
王某的表哥李先生稱,王某家中經濟條件不好,母親在縣城當保姆,母子租住在縣城。10月20日早7點多,王某母親多次撥打王某電話未接後,她有些不放心,趕回家後發現王某趴在床上已無氣息,趕緊撥打「120」電話。李先生說,醫務人員到場後表示,王某已去世「好幾個小時了」。
李先生提供的王某跑單記錄顯示,10月19日23時31分至23時55分,王某共送4單外賣。他說,王某已經感冒了,又送了好多單。從「最後一單」的目的地推測,王某可能是在10月20日0時10分左右回到家的。「最後的聊天時間是在0時17分,可能回去幾分鐘就發病了。」
李先生表示,通過協調,貴州百多快公司給了3萬元喪葬補助,10月23日家人將王某遺體安葬。目前,家人和公司已就僱主責任險的理賠問題在進行溝通。
中國外賣行業壓力大,騎手平均每天在線至少8小時甚至10小時以上,許多平臺與訂單量直接掛鉤,高收入通常需要長時間工作才能實現,迫使騎手在體力允許時儘可能多地接單。在高峰期或惡劣天氣時段時常訂單量激增,使配送任務變得更加緊急和繁重,易造成勞累過度。
近年來,中國外賣騎手猝死事件頻發。
今日頭條消息,2025年5月,山東棗莊餓了麼騎手袁鵬和梁軍,這對「連襟」(妻子是姐妹)在短短10天內先後猝死於送餐途中,死因均為「呼吸心跳驟停」。通過兩名騎手的工作記錄,袁鵬猝死前3天每天在線超11小時,單日最高跑70單。而梁軍常上「一天一夜」的班次。
袁鵬的妻子含淚控訴:「上有老下有小,我們姐妹突然成了寡婦,日子怎麼過?」為了每月三五千元收入,他們不得不以透支健康為代價。這種「拿命換錢」的生存模式,正是數百萬騎手的縮影。
2024年9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一位55歲的外賣騎手接完單躺在電動車上,後被人發現已經猝死,有知情網友稱他是附近的「跑單王」。有知情人告訴縱覽新聞,這位外賣員經常跑單到凌晨3點多,困了常常躺在電動車上睡覺,是附近熬的時間最長的騎手,大家喊他「單王」。
在谷歌上搜索,可以查到近幾年大陸媒體關於外賣騎手猝死的報導,2024年1月,2023年2月,2022年9月......所以一直往前數不知有多少,但由於大陸媒體的不透明性,外界無法得知猝死外賣騎手的準確數據。
目前身在美國、曾在大陸多家外送平臺做過騎手的陸乾坤曾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外賣員猝死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我認為在每一個城市,這種外賣員猝死的事情也是經常性發生的;如果是放在全國,至少是以10萬為單位的。」
無論是平臺的擠壓,交通狀況,還是家庭生活責任,這種種因素都給騎手帶來很大壓力。陸乾坤感覺,他周圍的騎手群體的身體和心理往往都很不健康,「你看現在,很多騎手在遇到小區保安刁難的時候,他情緒失控啊,這就是抑鬱的一種;再比如說,電瓶車被交警收繳了,或被城管鎖了,他也情緒失控,他就是覺得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失控的。」
近年中國經濟下行,就業市場壓力倍增,老百姓在這種社會狀況下難於就業,生活壓力山大。在中共體制下,這1000多萬的中國外賣騎手群體的遭遇,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很多民眾已活而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