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9習家軍後又增24將一鍋端 習近平面臨終局考驗(圖)


 九名上將被清洗(看中國合成圖)
 九名上將被清洗(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25年10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在距離四中全會僅1-2天的敏感節點,中共國防部和爆料接連傳遞出規模空前的軍隊高層清洗行動,涉及9名上將和24名將軍的落馬,均為習近平親自提拔。引發國內外輿論的強烈震動與廣泛猜測。這不僅是中國近年來最為劇烈的政治事件之一,更被視為習近平時代權力結構可能發生深刻裂變的重要信號。時評人方偉、唐靖遠和王丹認為,這場清洗絕非單純的反腐行動,而是黨內權力鬥爭激化的直接體現,同時暴露了軍方與黨系之間日益顯現的分裂裂痕,以及習近平個人統治模式所陷入的結構性困境。

10月17日,中共國防部官宣開除9人的黨籍軍籍,分別是何衛東、苗華、何宏軍(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王秀斌(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向陽(東部戰區司令員)、秦樹桐(陸軍政委)、袁華智(海軍政委)、王厚斌(火箭軍司令員)、王春寧(武警部隊司令員)。涉嫌嚴重職務犯罪,需全會追認。軍報18日社論要求全軍擁護,定罪為「信仰坍塌、忠誠失節」。獨立評論人蔡慎坤18日爆料,又有裝備發展部長許學強等4名現任上將落馬,另9名中將、15名少將被免職,包括原軍辦主任鐘紹軍;上百將軍正排隊審查中,習家軍至此基本全軍覆沒。何衛東、何宏軍據傳已死(心臟病、自殺)。東部戰區政委劉青松等更多上將傳被查,以上將軍皆習近平親自提拔。

軍隊高層清洗規模空前 時機敏感引發猜測

2025年10月17日,中共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在例行記者會上鄭重宣布,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等9名上將被開除黨籍和軍籍,罪名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這9名上將涵蓋了軍中要害部門的頂尖人物,包括裝備發展部部長許學強、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副參謀長許其亮、火箭軍政委徐錫勝、國防大學校長肖天亮等。緊隨其後,10月18日,國防部再次官宣免職24名將軍,其中包括原軍委辦公廳主任、現任國防大學政委鐘紹軍等中將和少將。這場清洗行動波及中央軍委、火箭軍、陸軍、海軍、空軍、武警等多個核心部門,涉及的層級之高、範圍之廣,在中共歷史上極為罕見。

落馬者多為習近平的親信,即外界所稱的「習家軍」,例如何衛東、苗華等人均為習近平從福建31集團軍提拔的舊部,這使得事件的政治色彩更加濃厚。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一連串動作發生在四中全會(10月21日至24日)召開前夕,而此前三中全會期間,關於習近平「當眾暈倒」的傳聞已甚囂塵上,結合近期黨媒報導的異常表現,這一切疊加在一起,引發了外界對於黨內權力重組、甚至習近平時代可能走向終局的強烈猜測。三位時評人從不同角度切入,均將此次清洗定位為黨內鬥爭的冰山一角:方偉從習近平與張又俠的決裂入手,勾勒出「十三年倒車」的終局圖景;唐靖遠聚焦黨媒報導的程序異常,揭示軍方逼宮與黨內分裂的公開化;王丹則從統治邏輯出發,剖析習近平的「獨裁者困境」。以下逐一展開詳細分析。

方偉:習近平的權力布局與習張決裂內幕 

時評人方偉在《方偉時間》節目中,以嚴謹的邏輯和歷史細節為基礎,直言此次清洗的根源在於習近平與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之間的深刻決裂。他認為,這不僅是個別高層的個人衝突,更是習近平「任人唯親」權力模式崩裂的必然結果,其統治的「福建幫掌全軍,浙江系控全黨」布局在內外壓力下暴露了致命的脆弱性,導致黨內鬥爭升級至白熱化。

方偉首先回顧了習近平自2012年上臺以來的13年執政軌跡。他指出,習近平的仕途主要集中在三個階段:福建17年,培養了大量親信;浙江6年,形成「浙江新軍」;上海7個月,留下重要政治遺產。這些經歷塑造了習近平的權力核心,他通過提拔福建舊部和浙江新軍,構建了一個高度忠誠的權力網路。在軍隊中,這一布局尤為明顯,習近平特別倚重福建31集團軍出身的將領,因為該集團軍隸屬南京軍區,是對臺作戰的前線部隊,而習近平在福建擔任軍分區司令員期間,與31集團軍交往甚密,親自拜訪十餘次,建立了深厚的關係。

在軍委高層,習近平提拔了31集團軍出身的將領擔任要職:何衛東(軍委副主席)、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王秀斌(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副主任)、林向陽(東部戰區司令)、秦樹桐(陸軍政委)等,這些人掌控裝備發展、聯合作戰、火箭軍等關鍵領域,形成了「福建幫掌全軍」的格局。在黨政系統,浙江系同樣佔據主導:李強(總理,原浙江秘書)、蔡奇(中央書記處書記,原浙江宣傳幹部)、陳敏爾(國務院副總理,原浙江宣傳口)、丁薛祥(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原上海秘書)、李書磊(中宣部部長,原浙江省委秘書長)、黃坤明(廣東省委書記,原浙江宣傳部長),這些政治局常委成員構成了「浙江系控全黨」的核心架構,僅王滬寧等少數人例外。

方偉分析,習近平通過「任人唯親」確保了權力的穩固,區別於以往黨魁的「唯才是舉」理念。他在2016年通過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確立「以習近平為核心」,排斥胡錦濤、江澤民等前任影響;2018年修憲確立終身制框架,廢除接班人機制,導致黨內「既無呼吸空間,又看不到希望」。國內經濟迅速惡化、國際環境日益緊張,形成了「天怒人怨」的民意基礎,極易引發黨內共鳴與潛在反抗。然而,習近平抓權手法異常強硬,清一色用親信填充高層,導致權力結構高度集中,但也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而張又俠也頗具背景。其父張宗遜(1908年生)與習近平父親習仲勛同為陝西富平縣人,二人不僅是同鄉,還在西北野戰軍時期密切合作,張宗遜任前線指揮,習仲勛負責後方軍需,二人成為世交。1955年張宗遜被封上將,文革中雖受衝擊,但因忠誠獲毛澤東寬待,還私下照顧落難的習仲勛,使兩家關係更加深厚。張又俠18歲從軍,1979年對越戰爭中表現勇猛,戰後升任團長,20餘年在瀋陽軍區歷任師長、軍長、司令,2011年61歲被胡錦濤封為上將,是當時最年輕的上將之一,也是中共軍中少有的實戰將領。

習近平視張又俠為「自己人」,2013年提拔其為總裝備部部長,助其推動軍改(軍區改戰區),十九大任軍委副主席,地位僅次於習近平。然而,方偉指出,三件事引發了兩人矛盾的爆發:

1.2023年核潛艇事故:一艘核潛艇在黃海沉沒,55人罹難,追責指向裝備部,張又俠的繼任者李尚福(後任國防部長)2023年底落馬,張又俠陷入嫌疑。

2.火箭軍貪腐風暴:張又俠主導裝備,與火箭軍關係密切,火箭軍高層貪腐被清洗,張又俠受牽連,而習近平提拔的何衛東地位上升,排名甚至反常越過張又俠。

3.鐘紹軍與彭麗媛干涉軍務:習近平秘書鐘紹軍任軍委辦公廳主任,成為「監軍」,引發軍中不滿;彭麗媛2024年前任軍委幹部考評委員會委員,直接干預軍方人事,張又俠作為老軍人難以接受。

2024年4月,鐘紹軍被調至國防大學政委(從實權到虛職),彭麗媛影響淡出,方偉視作張又俠反擊的初步成功。但這進一步激化了矛盾。7月三中全會,習近平當眾暈倒20-30天,出現權力真空,張又俠抓住機會,聯手元老胡錦濤、溫家寶、李瑞環及中央警衛局局長周洪許(張推薦),效仿1976年葉劍英抓四人幫,奪取軍權。方偉推測,期間可能發生多輪武裝衝突,張又俠勝出,導致多名將領「神秘消失」,未明確貪腐金額,僅以「忠誠問題」含糊帶過。

方偉指出,衝突後成立「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取代政治局常委,習近平被邊緣化;胡海峰、胡春華、汪洋等現身,2024國慶招待會溫家寶等元老出席,打破習近平「老人不得干政」的禁忌。四中全會前的清洗被方偉稱為「敲山震虎」,針對205名中央委員(習家軍佔70%),張又俠逐一「談心」,確保投票支持權力交接,類似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

方偉評估這一敘事的可信度達80%,他呼籲觀眾以集體智慧揭開中共黑箱,防止其從危機中脫逃。他預測,四中全會若成功扒掉習近平職位,將標誌重大進展;否則,習近平被虛置為「牌位」,僅維持面子,實際權力旁落,但這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與麻煩。他還計畫與張天亮教授展開進一步討論,碰撞不同觀點,挖掘真相。

唐靖遠:黨媒報導程序異常 黨內分裂信號的公開化

時評人唐靖遠將此次清洗稱為「九級地震」,聚焦黨媒報導的異常表現,認為這暴露了黨內分裂的公開化,軍方(張又俠)通過倒逼黨系(習近平掌控的中宣部),試圖迫使習近平主動辭職。

唐靖遠詳細梳理了官宣過程:正常程序下,重磅消息應由新華社率先發布,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迅速跟進,國防部、軍報等次級渠道隨後轉載。但此次完全顛倒:10月17日17:15,國防部率先公布9名上將被開除黨籍軍籍;17:35,新華網低調轉載,未置頭版;17:33,人民網軍版轉載,非頭條;18日,人民日報在第六版角落刊登「答記者問」版本,模糊淡化。最令人震驚的是,新聞聯播17-18日連續兩天隻字不提,甚至可能持續到19日,這種迴避在中共宣傳體系中極為罕見。

唐靖遠分析,這反映了黨內「兩個聲音」的激烈博弈:軍方高調拋出習家軍「團滅」消息,意在讓全球知曉;黨系極力拖延、淡化,甚至抵抗。這種倒逼機制體現為張又俠先發制人,測試習近平主管的中宣部是否跟進,意在證明習近平在經濟與軍務上的失敗,無資格繼續執政。通告中「黨中央給予...開除黨籍,待中全會追認」的表述,被唐靖遠視為「先斬後奏」:8名落馬者為中央委員,須全會投票開除黨籍,但未經政治局審議直接公布,繞開習近平批准,釋放出其可能頑抗到底的凶險信號。

黨媒反應與習近平的頑抗姿態

唐靖遠注意到,人民日報此前連發八篇習近平經濟思想專論,表面上維持「經濟成功」的調子,暗示習近平不會在四中全會上檢討經濟崩盤或主動辭職。這種姿態加劇了黨內緊張氣氛。他預測三種可能結果:

1.元老聯合張又俠強迫辭職:元老(胡錦濤、溫家寶等)與張又俠聯手,霸王硬上弓,迫使習近平下臺。

2.張又俠獨干:為自保,張又俠用槍指揮黨與元老,強迫習近平辭職。

3.妥協延續:元老與張又俠同意習近平留任至二十一大,張獲安全承諾(可能性最低,因元老忌憚張的「第二次奪權」潛力)。

唐靖遠認為,第一種結果最佳但風險大,可能「打老鼠傷花瓶」;第三種對張最凶險,因元老內心對其奪權能力存疑,擔心未來被清算。他強調,四中全會後人大(10月24日)、政協(10月25日)常委會議將蓋章接管黨政,標誌歷史巨變,值得全球密切關注。

王丹:軍隊清洗背後的「獨裁者困境」

《對話中國》智庫創辦人、六四學生領袖王丹則從宏觀視角切入,將此次清洗視為習近平「獨裁者困境」的集中體現。他認為,四中全會或有新人事布局,但習近平地位不會輕易動搖,因穩固不等於安全,這一困境源於其統治模式的內在矛盾。

王丹指出,四中全會前公布清洗消息,帶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全會將處理人事安排,填補整肅留下的空缺,重新劃定忠誠與權力的邊界,讓軍中將領明確誰掌控「刀把子」。儘管落馬者多為習家軍(如何衛東、苗華),王丹認為這不代表習近平權威受衝擊,基於兩點理由:

一. 穩定壓倒一切的統治邏輯:當前中共面臨中美貿易戰、經濟低迷、社會不穩、台海緊張等危機,自1989年以來,「穩定壓倒一切」是核心邏輯。在內外不穩下,黨內不會輕易尋求政治動盪,形成維持穩定的共識,習近平位置難以撼動。

二. 黨內無抗衡力量:推翻總書記需元老級人物,如毛澤東或鄧小平,具備壓倒性威望與實力。如今江澤民已故、胡錦濤弱勢、溫家寶滑頭,習近平通過十幾年清洗與重組,消滅了第二中心(如胡錦濤被架出場無人敢言),黨內無人能與其抗衡。

王丹分析三點清洗原因:一是立威,習近平可隨時打倒親信,彰顯權威;二是利用軍內派系鬥爭(如張又俠厭何衛東),借舉報順勢打擊,防止結盟;三是軍中權力博弈複雜,習近平可能非主動發起,而是借勢為之。但這種策略高明卻危險,整肅成「政治遊戲」,無法停下:得勢者(如張又俠)膨脹成新山頭,需再動,形成循環,類似毛澤東的「階級鬥爭」永續。

王丹稱之為「獨裁者困境」:習近平需敵人樹威,卻怕敵人出現,自相矛盾——懲腐重建秩序,卻在腐中維持秩序。腐敗非個人,而是制度問題:軍費龐大、監督不透明、黑箱尋租,提供天然保護傘。習近平無法根治,除非改革透明化,但中共絕不可能。

他總結,習近平權力穩固(無人推翻),但不安全。清洗常態化再生產權威,代價是永不信任任何人,敵人隱藏更深。他認為,四中全會可能帶來新人事布局,但習近平短期內不會下臺,長期看,其困境將持續困擾中共統治。

權鬥升級的國內與國際影響

綜合以上三位時評人的共識是此次軍中清洗非反腐,乃權力鬥爭;四中全會是關鍵節點,可能重塑中共權力格局。

若四中全會實現「光榮革命」,習近平下臺或虛置,親美派(如胡春華、汪洋)可能上位,政策或向務實調整,緩解經濟與社會壓力;若習近平頑抗,黨內衝突將進一步升級,可能引發更劇烈的清洗或甚至局部動盪。張又俠手握軍權,短期內佔據主動,但長期面臨元老忌憚與派系掣肘,四中全會的結果將決定其成敗。

方偉提到「系統管制」引發美國憤怒,暗示清洗可能與中美關係惡化相關。若親美派上位,中美關係或有緩和空間;若戰狼派(習家軍)繼續主導,可能加劇台海、中俄關係緊張。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將因中共內部變化而產生連鎖反應,需密切關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