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青年領袖柯克陨落 凸顯美國政治分裂危機(圖)


2024年7月26日,在佛州西棕櫚灘棕櫚灘會議中心舉行的“美國轉折點”信徒峰會上,創始人查理·柯克發表講話。(Joe Raedle/Getty Images))(16:9)
2024年7月26日,在佛州西棕櫚灘棕櫚灘會議中心舉行的“美國轉折點”信徒峰會上,創始人查理·柯克發表講話。(Joe Raedl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31岁美國保守派青年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於9月10日遇刺,全美降半旗四天哀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9月12日宣布,嫌犯、猶他州青年羅賓遜(Tyler Robinson)已在11日晚10點被捕,目前被關押在猶他縣監獄,州地方法官下令不得保釋。嫌犯的父親(退休警長)主動舉報,稱兒子向家人朋友“承認或暗示”犯案。此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懸賞10萬美元求線索。有時評人指出,柯克被害與其最近在社交平臺X上大力曝光烏克蘭女孩被殺案有關,這起事件挑戰了左派主導的「種族歧視」敘事,極左勢力可能因此「滅火」,宣揚仇恨導致暴力升級。同時,左派媒體對類似事件的沉默,以及部分左派評論員的不當論調,進一步暴露了美國政治分裂的深層危機。

嫌犯羅賓遜22歲,為猶他州聖喬治郊區居民。父親麥特(Matt)為建築工人、退休警長,母親為照護工作者,家住價值60萬美元六臥室住宅,有兩個弟弟。

嫌犯槍擊時使用老式栓動步槍,從200碼外屋頂狙擊,彈殼刻反法西斯符號(如“Bella Ciao”)及電玩俚語,Discord訊息透露取槍細節。射擊學習疑來自童年戶外活動,如釣魚、射擊練習,無軍事背景。

羅賓遜目前是Dixie Technical College電氣學徒第三年學生,曾短暫就讀猶他州立大學,無犯罪前科,但近年“政治化”嚴重。監控顯示他駕黑車抵達校園,Discord訊息透露取槍細節,彈殼刻反法西斯口號如“Bella Ciao”和跨性別主題,與柯克演講時學生提問巧合。

猶他州長科克斯(Spencer Cox)稱此案為“政治暗殺”,並強調該州是美國27個允許死刑的州之一,檢察官將在下週初提交正式指控文件,包括加重謀殺罪,尋求死刑。川普總統也表示希望嫌犯獲死刑。考克斯確認當局相信嫌犯獨自行動,但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無資訊顯示有其他共犯或額外逮捕。

猶他州長:「美國歷史分水嶺」

9月12日,猶他州長斯賓塞·考克斯在新聞會上表示,查理·柯克遇刺是「美國歷史分水嶺」,類比60年代末政治動盪,質疑其為黑暗結束或更深危機開端。他呼籲全美團結,遵循柯克生前倡導的公開對話與跨黨合作。

考克斯在記者會上情緒激動,他表示:「過去48小時裡,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憤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悲傷。」他隨後引用柯克的話:「當人們停止對話時,暴力就會出現...永遠原諒你的敵人。」考克斯強調,柯克一生致力於公開對話,認為應以理性辯論而非暴力解決分歧。他呼籲美國人放下憤怒,遵循柯克的教導,尋求寬恕與理解,促進跨黨派合作,避免進一步政治暴力

他還引用一位作家朋友的話:「我並不樂觀,但我懷有希望。希望是一種美德,位於樂觀與悲觀兩種惡習之間。希望意味著好事會發生,因為我們能讓它發生。」「我依然相信我們的國家。」考克斯說,「我知道查理‧柯克也相信我們的國家。我依然相信我們當中善良多於邪惡,也依然相信我們能夠改變歷史的進程。」

專業級刺殺 

據目擊者和警方報告,9月10日下午,柯克在猶他大學校園內進行巡迴演講,主題圍繞保守價值觀和青年教育。演講中,一名槍手從遠處建築屋頂開槍,一顆子彈精準擊中柯克頸部大動脈,導致其當場倒地,鮮血噴湧。柯克隨即被送往醫院,但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現場視頻顯示,槍響前柯克正回答一名學生關於跨性別議題的提問,這一巧合引發外界猜測:是否為精心策劃的「象徵性」攻擊?

FBI發言人博爾斯在新聞會上表示,槍手使用老式高性能栓動步槍,射擊手法專業,一擊致命後迅速逃離。

時評人唐靖遠分析,槍手逃脫路線周密:射擊位置後方即停車場,附近有高速公路通往普羅沃機場,逃跑僅需45分鐘。案發後,一名猶他大學教授主動聲稱「我開的槍」,干擾調查,被控妨礙司法。唐靖遠指出,這可能非獨狼行動,而是有團隊配合,包括現場信號釋放。最新消息顯示,FBI調查取得重大進展,原定新聞發布會延遲,局長卡什.帕特爾親赴現場督戰。

柯克的遇刺發生在9.11恐攻24週年紀念日當天,總統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亞赴五角大樓致敬遇難者。川普在X上發文哀悼:「偉大的查理.柯克永遠離開了,他是瞭解年輕人心的傳奇人物。」前總統奧巴馬、拜登及加州州長紐森等跨黨派領袖均譴責暴力,呼籲團結。但事件仍引發陰謀論:柯克得罪了誰?是極左派、伊斯蘭極端分子,還是孤狼瘋子?

方偉:柯克被害源於挑戰左派「弗洛伊德神話」

時評人方偉認為,柯克被害與其最後兩天在X上的發文密切相關。9月9日至10日,柯克發23篇帖文,其中20篇聚焦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輕軌上烏克蘭女孩伊麗娜.卡魯斯卡(Irina Zaluska)被殺案。方偉分析,這起事件被柯克用來對比2020年喬治.弗洛伊德案,暴露左派「雙標」與仇恨宣揚。

回顧烏克蘭女孩案,8月22日,23歲烏克蘭難民伊麗娜在輕軌上被34歲黑人男子德卡洛斯.布朗二世(Dekarlos Brown Jr.)持刀抹喉三次身亡。視頻顯示,布朗無故襲擊後揚長而去,並多次自言「我搞定白女孩了」(I got the white girl),明顯種族動機。布朗有14項前科,包括持械搶劫,曾多次以「精神健康」為由獲釋。調查顯示,釋放他的法官特雷莎.斯托克斯(Theresa Stokes)是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受益者,她原為賣雞翅生意人,後轉心理健康機構所有者。時評人薇羽在《薇羽看世間》中批評,DEI等於「DIE」(死亡),讓不合格者掌權,導致社會混亂。

柯克在最後一帖中寫道:「我們必須將伊麗娜被害政治化,因為正是政治讓有14項前科的野蠻罪犯自由行走。」他對比弗洛伊德案:2020年,黑人弗洛伊德死於白人警察膝壓,左派媒體定性為種族歧視,引發「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但弗洛伊德吸食芬太尼過量,無明確種族證據。CNN評論員範.瓊斯(Van Jones)當時咬定種族因素;如今在烏克蘭女孩案中,他卻稱「不知是否有種族動機」。柯克與瓊斯辯論,斥責左派雙標:當年「不是種族卻說是」,如今「明明是種族卻說不是」。

方偉強調,柯克帖文流量驚人:最後一帖2800萬瀏覽,其他帖1600萬至2100萬,堪比馬斯克級別。柯克影響力不僅限校園,而是全網,尤其年輕人。方偉比喻,弗洛伊德案如中共宣傳的「劉文彩水牢」「黃世仁逼債」,是左派凝聚「革命群眾」的神話。柯克「單槍匹馬」拆解這一敘事,威脅極左派「軍心散掉」。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CNN、MSNBC對烏克蘭女孩案集體沉默,方偉稱這「非常過分」,因一報導即暴露「黑殺白」與「白殺黑」的對比,挑戰「黑命貴」而不提「白命貴」。

方偉推測,柯克被害是極左派「滅火」,因無法辯駁其觀點,就「取消」(cancel)他。

左派評論員言論引眾怒

方偉指出,柯克遇刺後,部分左派言論暴露仇恨。MSNBC資深評論員馬修.托德(Matthew Dodd,原小布什首席戰略師,後轉民主黨)稱柯克「最具分裂性人物」,推動「仇恨言論」針對黑人、穆斯林等。「仇恨想法導致仇恨言論,終致仇恨行動。」方偉解讀,這暗示柯克「咎由自取」,賦予暴力合法性。MSNBC道歉並開除托德,但方偉稱這是大實話:左派邏輯是「你不同意我,你就是仇恨;我不同意你,幹掉你是正當」。

他分析左派仇恨根源,推「善良包容」至極端,黑人燒殺可原諒、變性人進女廁可理解,以「道德高地」顛覆秩序。如漸進共產主義,用「善良」打碎制度。真正美國價值是辯論求同存異,「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左派已挖掉言論自由根基。

唐靖遠補充,柯克遇刺讓部分左派醒悟。一位華裔投資人從捐奧巴馬轉投共和黨;澳洲網紅德魯.帕夫洛「右轉」,拒與「謀殺保守價值者」為伍。右派領袖本.夏比洛增加巡演,美式橄欖球星賈斯汀.傑弗遜表示會資助柯克的子女至成年。

真飛:人們應感謝柯克

時評人真飛在自媒體節目中對柯克遇刺案進行剖析與深情緬懷。她稱柯克為“青年才俊、一名出色的演講家和辯論家,也是一個影響超群的保守派青年領袖”,認為其死亡“定會在美國掀起巨大的風浪”。

真飛還介紹了柯克生平。1993年生芝加哥中產,童子軍、辯論隊活躍;高四批教科書獲福克斯採訪。18歲退學創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組織,推自由市場、有限政府、保守價值,覆蓋3500個校園、65萬會員。Prove Me Wrong辯論獲20億次觀看,助2024川普勝選。真飛分享柯克金句:“培養好人应该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她表示,大家都應該感謝柯克識別激進思潮,組織青年傳播保守價值。

政治暴力陰影下的美國何去何從

查理·柯克遇刺身亡迅速引發美國政界與社群媒體的強烈反應,凸顯政治分裂與暴力危機。

總統川普發文哀悼:「這位偉大的傳奇查理·柯克去世了……查理,我們愛你。」川普還計劃追贈柯克總統自由勳章。川普指責「激進左派政治暴力」傷害無辜,稱左派將柯克比作「納粹」,加劇緊張。川普之子小唐納德·川普稱柯克「如兄弟」,永遠銘記。

跨黨領袖紛紛譴責:拜登表示「這種暴力在國家無立足之地」,奧巴馬稱「卑鄙暴力無容身之處」。猶他州長斯賓塞·考克斯稱此為「政治暗殺」,是「美國歷史分水嶺」。前副總統彭斯讚柯克「真正的好人」,環保署長稱其「無限精力、不可衡量影響」。Fox News主持人傑西·沃特斯怒斥「他們與我們開戰」,呼籲「以柯克方式復仇」。馬丁·路德·金三世譴責暴力,呼籲政治轉變語調。

社群媒體上也反應兩極。保守派哀悼,視柯克為「烈士」,流量達數億,部分右翼呼「復仇」。左派部分慶祝,一大學生笑稱「有人得這麼做」。DC Comics取消漫畫系列,因作者慶祝柯克死訊。

NBC3月的民調顯示,黨派負面觀(民主黨和共和黨互相視對方負面)升至69%-70%。該事件加劇槍枝辯論,民主黨推槍枝管制;共和黨則譴責左派言論煽暴。

該事件也讓更多人反思仇恨宣傳會帶來什麼。2025年9月,美國這座全世界的民主燈塔能否從政治暴力陰影中走出來,還需繼續觀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