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谷大學發表演講。柯克是美國「轉捩點」的創始人,當時他正在進行「美國回歸之旅」的演講,頸部中槍身亡。(圖片來源:Trent Nelson/The Salt Lake Tribun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2025年9月10日,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州猶他谷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Valley)進行校園巡迴演講時遭到槍擊,不幸當場身亡,年僅31歲。這起震驚全美的悲劇發生在當地時間中午12時20分,當時柯克正在參加多校園巡迴演講的開幕活動,按照慣例邀請參與者與他進行辯論。
根據警方初步調查,槍手從距離現場約183至200公尺的建築物高處開槍,子彈擊中柯克的頸部,儘管立即送醫搶救,但柯克仍因傷重不治。截至目前,槍手仍未落網,其身份和作案動機尚不明朗,警方已將此案定性為有針對性的槍擊事件。
Charlie Kirk遇刺生前最後對話曝光
綜合外媒外媒報道,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中槍前一秒,他正跟現場觀眾談論槍擊案。
在猶他谷大學校園活動的演講台上,查理柯克當時正在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有觀眾問道:「你知道過去10年中有多少美國跨性別者是大規模槍擊案兇手嗎?」
查理柯克回答道:「太多了」、「算不算幫派暴力?」報道指,僅僅幾秒鐘後,現場傳出槍聲,查理柯克中槍倒下。
查理·柯克的生平與成就
查理·柯克是美國保守派陣營中最具影響力的年輕領袖之一,也是川普總統的重要盟友,被譽為「川普青年軍總司令」。他素以犀利的辯論聞名,被保守派與川普支持者們奉為「碾壓左派、打倒覺醒」的明星人物。
柯克出生於芝加哥富裕郊區普羅斯佩克特海茨,父親是建築師。他在18歲時(2012年歐巴馬總統連任後)共同創辦了「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 TPUSA)學生組織,致力於在美國大學校園中推廣保守主義理念,主張「財政責任、自由市場和有限政府」以及「小政府、大自由、信仰家庭」等核心價值。該組織如今已發展成為全美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組織,在超過850所大學設有分會。
儘管曾就讀社區大學但後來輟學專心從事政治活動,也曾申請西點軍校但未獲錄取,柯克憑藉卓越的演說能力和政治敏銳度贏得了廣泛認同。他經常在辯論中自嘲自己沒有大學學位,但這並未影響他的影響力。
在新媒體時代,柯克展現了驚人的影響力。他在X平台擁有540萬追蹤者,YouTube上有387萬追蹤者,經營多個Podcast、TikTok等社群平台,每日主持的保守派談話廣播節目都有龐大的收聽群眾。他經常在全美各地校園舉行露天辯論,就跨性別認同、氣候變遷、信仰、家庭價值觀、墮胎、槍枝管制、言論審查和疫苗政策等敏感議題與學生激辯,並在校園巡迴中安排「Q&A煽動時段」,鼓勵學生上台對話。
柯克的福音派基督教信仰和家庭價值觀是其政治立場的核心,他與前「亞利桑那州小姐」結婚並育有兩名子女。2020年,他出版了暢銷書《MAGA教義》,並曾在牛津聯盟演講。
與川普總統關係緊密
柯克是川普總統「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重要推手和心腹盟友。多年來,川普總統高度重視柯克對年輕選民的政治敏銳度和動員能力。在柯克的Podcast開場片段,甚至播放著川普總統本人的感謝片段。
在2024年大選中,「美國轉折點」為川普總統和其他共和黨候選人的投票動員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亞利桑那州幫助登記了數萬名新選民,對川普總統在該州的勝利貢獻良多。川普總統勝選後,柯克成為白宮常客,甚至曾與川普總統之子一同前往格陵蘭。
各界的深切悼念
柯克的死訊傳出後,川普總統深感悲痛,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平台上先是呼籲大眾為柯克祈禱,隨後正式宣布死訊。川普總統給予柯克極高評價,稱他為「偉大的、甚至是傳奇的查理·柯克」,表示「沒有人比查理更理解、也更能觸動美國青年的心」。
川普總統讚譽柯克為「真正偉大的美國愛國者」,並下令全國美國國旗降半旗至9月14日晚間6時,以示對這位年輕政治領袖的最高敬意。
第一夫人梅蘭妮亚在X平台發文表達深切哀思,用詩意的語言寫道:柯克的「孩子將在故事而不是記憶中成長,以照片而不是笑聲為伴,在本應迴盪著父親聲音的地方,只剩下沉默」。她強調柯克的一生應該「成為一個象徵性的提醒,憐憫的意識能夠提升家庭、愛與國家」。
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小羅伯特·F·甘迺迪的悼念特別令人動容,因為他的家族也有遇刺的悲慘歷史。他寫道:「又一次,一顆子彈讓這個時代最雄辯的真理傳聲者噤聲。」甘迺迪讚揚柯克是「我們國家為言論自由不懈而勇敢奮戰的鬥士」,並為其遺孀艾麗卡和孩子們祈禱。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的人士也表達了哀悼。甘迺迪的堂弟傑克·施洛斯伯格發聲表示:「查理·柯克今天遇刺。我們因此變得更脆弱。這是一場悲劇。我在思念他的家人。」
共和黨眾議員麥克·凱利向BBC表示:「暴力不會讓美國人民噤聲,暴力沒有讓查理·柯克的聲音沉默,他將繼續被聽見並被記住。」他強調柯克從未鼓吹暴力,始終願意與公眾交流。
浸信會領袖中心執行董事威廉·沃爾夫在悼念中強調了柯克的和平理念:「他的整個計劃就是要跨越分歧,並透過言語而非暴力來解決問題。」
政治影響與社會反思
這起悲劇發生在美國大選剛結束、政治氣氛本已緊張的敏感時刻,引發了對政治暴力升級的深度憂慮。柯克的支持者在悲痛之餘,也對當前的政治對立情緒表達了擔憂。一些評論指出,當政治分歧走向極端時,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悲劇。
儘管柯克的政治立場鮮明且經常引發爭議,但許多人強調他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和辯論來解決分歧,而非暴力。諷刺的是,幾個月前柯克曾表示:「值得付出的代價就是,每年不幸發生一些槍擊死亡事件,來換取我們擁有第二修正案。」
這起槍擊案再次震驚美國,引發了對政治暴力不斷發生的焦慮。在政治情緒激化與撕裂的背景下,美國社會可能正陷入難以解決的暴力輪迴。
查理·柯克的遇刺是一個巨大的悲劇,不僅奪走了一位年輕父親的生命,也讓美國失去了一位充滿熱情的政治活動家。無論人們如何看待他的政治立場,都不能否認他對推動年輕人參與政治、促進公共辯論的貢獻。在這個痛苦的時刻,我們應該為柯克的家人祈禱,特別是他的妻子艾麗卡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願查理·柯克安息。在這個充滿分裂的時代,他的離世提醒我們,政治分歧應該通過文明和理性的對話來解決,而不是暴力。我們必須反思如何在民主社會中以更好的方式處理不同觀點,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