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只是怕鬼月——從中元節看人心的提醒(組圖)

作者:阿本 發表:2025-08-28 2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農曆七月與其說是「鬼月」,不如說是「心月」,為什麼呢?
農曆七月與其說是「鬼月」,不如說是「心月」,為什麼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

農曆七月,在華人社會裡被稱作「鬼月」,因為傳說此時鬼門大開,陰魂得以重返人間。人們心中存著一份畏懼,夜晚少外出、不敢下水,甚至連結婚、搬家、開市等大事都會避開,生怕觸犯禁忌。但如果我們只把七月看作一個充滿恐懼的月份,那麼便失去了它更深層的意義。其實,中元節的本質並非在於「怕鬼」,而是透過陰陽兩界的象徵,提醒我們如何看待親情、善惡與生命。

在道教,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又名「地官赦罪日」。這一天,地官大帝會翻閱善惡簿,審視人間與亡魂的行為,並決定是否赦免罪過。不同於閻羅王的嚴刑峻法,地官大帝更像一位司法長官,負責平衡善惡,給予亡魂改過與轉世的機會。如果後人能在此日誠心祭祀、布施普渡,那些功德便能記錄在簿冊之中,使祖先蒙福,孤魂得以超脫。這其實反映了古人深信的一個觀念:善惡皆有記錄,福報與罪業不會無端消失,人活著的一言一行,都將在天地之間留下痕跡。

餓鬼草紙,地獄圖像。
地獄圖像——餓鬼草紙。(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佛教的「目連救母」故事,則為中元節注入了慈悲的色彩。目連尊者以天眼觀母,發現母親因生前造業而墮入餓鬼道,日夜飢渴難耐。他心急如焚,用神通送去食物,卻見飯食一入口便化為火炭,母親依舊無法進食。這份無助讓目連轉而向佛陀求教,佛陀告訴他唯有以供養僧眾、積累功德之法,才能真正化解罪業。後世便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以孝心與善行結合,既祭祖先,又普渡孤魂。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元節不只是單純的「鬼月」,而是一個跨越宗教、融合慈悲與孝道的節日,提醒世人:孝心雖重要,但唯有落實於善行,才能真正產生力量。

然而,中元節的意涵也不限於宗教層次。民間對「鬼門開」的說法,固然帶來了種種禁忌,但這些規範更深層的意義,是提醒人心不要妄為。人們相信亡魂回到陽間,意味著陰陽兩界暫時相通,而這份「相通」是一種警示:世人切莫以為惡行能被隱藏。因果雖然看不見,但遲早會顯現。鬼月的恐懼,正好化為敬畏;種種禁忌,也化為一種道德規範。

那麼,中元節真正的意義是什麼?若仔細梳理,它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是「孝親與追思」──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祖先,既是對生命根源的感恩,也是提醒後人珍惜眼前的人,及時行孝,不要留下遺憾。第二是「慈悲與普渡」──供養祖先之外,也為無依的孤魂準備祭品,象徵善意不該只限於親人,而應推己及人,照顧到那些最孤單、最需要的生命。第三是「善惡因果的警醒」──地官大帝翻閱善惡簿的意象,讓人理解天地有秤,善惡必報。這是一種倫理教育,也是一種生命哲學,提醒人要時時自省,慎行於世。

中元節最核心的精神,仍是「孝親」與「積善」。孝,不只是對在世父母的奉養,也是對祖先的追思;善,不只是對熟識之人的幫助,更是對孤魂的施捨。許多人只看到普渡的表面:滿桌的三牲五果,堆積的紙錢元寶,以為這樣就能換取平安。但若缺乏真誠的敬意與慈悲,這些儀式終究只是空殼。真正的普渡,是在心裡種下感恩,懂得珍惜眼前的親人;是對陌生人懷有悲憫,在力所能及時伸出援手;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警醒,提醒我們不要因一時的冷漠或貪婪而種下未來的苦果。

「善惡有報」從古至今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信念。或許有人質疑,惡人當道、善人受苦,哪來的因果?但若拉長時間來看,惡行往往自食其果,善行最終也能化為庇蔭。中元節正是對這種信念的再確認。它告訴人們:天地自有一把秤,無論善惡,都會被記錄,沒有一筆能被抹去。

因此,農曆七月與其說是「鬼月」,不如說是「心月」。它提醒我們反思:我是否真正孝順父母?我是否能在生活中多一分善意,少一分冷漠?我是否願意把孝心擴展成對社會與眾生的悲憫?當我們在七月十五點香祭拜,不只是為了祈求平安,更是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我要如何過好這一生,又要留下什麼樣的足跡。

七月不只是恐懼的月份,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對生命、對善惡的態度。若能把孝心與善念落實在日常,那麼無論陰陽兩界,都能因此而安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