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圖片來源:Feng L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6日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2025年9月3日,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並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大型閱兵。本文將從歷史扭曲、政權性質和軍事閱兵等面向來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念抗戰和反西斯戰爭。
中共說他們是抗戰的中流砥柱。不僅扭曲史實,更是顛倒黑白。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是在抗戰勝利四年之後,所以抗戰勝利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國家取得的成果,因為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誕生何功之有。其次,在1937–1945年抗戰期間,中共軍隊(八路軍、新四軍等)確實有參與抗日,但其規模、戰果與整體抗戰主力(國民政府軍隊)相比有限。歷史上多數的會戰,都是由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承擔。換言之,中共軍隊明明是游擊旁翼,卻謊言詐稱其是主力部隊。這種荒謬就好像明明是替補或板凳球員,上場沒打幾分鐘,就搶著高舉冠軍杯來紀念他們如何的居功厥偉,比先發球員的貢獻還多還大。
中共軍隊在抗戰時期確實有打了一些遭遇戰,如平型關和百團戰役的游擊側翼等小會戰,但卻誇口宣稱其主導對日抗戰的總體戰局。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共立即將主力投入國共內戰,在對外宣傳反侵略的同時,實際上卻是把槍口瞄準當時的中國人民。1948年中共軍隊包圍東北長春市,阻止城內人民逃出,導致十餘萬的長春市民餓死的慘絕人寰事件。紀念抗戰對於中共而言,不是緬懷歷史的正義,而是為自己擦脂抹粉的謊話宣傳。
過去中共並沒有慶祝9月3日的抗戰勝利,而是以日本投降日(8月15日)或各地解放區抗日勝利日為紀念重點,9月3日成為官方紀念日,是後來為了政治宣傳目的而設定的。中共透過紀念9月3日的抗戰勝利,實際是在宣示自己繼承了中華民國的抗戰法統,特別是戰勝國地位,要把抗戰勝利的功績說成主要來自中共,而非國民政府,同時強調臺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結果,藉此合理化臺灣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的虛構敘事。
中共引用二次大戰期間開羅宣言、波次坦宣言來證成臺灣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然後中共贏得國共內戰,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一切權利,因此臺灣變成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在國際法的效力上,開羅宣言和波次坦宣言是新聞公報和政策聲明。二次戰後需要經由和約來解決領土歸屬的問題。蔣介石總統在1949年1月12日對臺灣省主席陳誠發出電報表示臺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中華民國託管地之性質。1951年舊金山和約第二條第二項規定由日本放棄其對臺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臺灣地位並未確定,因為舊金山和約中並沒有明確指出臺灣要交還給宣稱是中國的政府(不管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所簽定的和平條約第二條也規定,承認在美國所簽訂的舊金山和約的第二條,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臺灣及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換言之,根據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二次大戰後的中華民國並沒有光復臺灣或收復臺灣失土。當時,中華民國是以流亡政府軍事託管的身份佔領臺灣,以自稱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之法統戒嚴統治臺灣,一直到1996年臺灣舉行總統大選,經由臺灣全體國民選舉投票正當化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主權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曾統治過臺灣一天或一小時甚至是一秒,其只會用斷章取義、偷天換日的說法來捏照虛假的法理基礎,遂行其帝國主義侵略併吞臺灣的野心。
中共於2025年9月3日,宣揚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週年。所謂的反法西斯戰爭是反對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侵略。弔詭的是中共政權與法西斯政權有高度的相似性或只是左翼和右翼的差別。中共政權是一黨專政、領袖崇拜、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控制、軍事鎮壓、種族淨化,這些特徵和行動與希特勒統治德國時期的法西斯政權如出一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參加韓戰協助侵略國北韓。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越南。1949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侵略金門的古寧頭大戰,被中華民國國軍擊敗。1950年7月26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大膽島、二膽島,同樣被國軍擊退。之後,第一次台海危機(1954-1955)、第二次台海危機(1958年八二三炮戰)、第三次台海危機(1995-1996)、第四次台海危機(2022)以及常態性軍機艦繞臺和越過海峽中線、在東海、台海和南海執行灰色地帶戰略等無論是歷史上的軍事行動,還是現今的灰色地帶戰略,都反映出中共政權根深蒂固的侵略行為本質。中共指責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但對於臺灣卻使用武力恫嚇、飛彈試射、軍事威逼也同樣是軍國主義的手法和模式。反法西斯侵略的論述只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暗地裡是深信不疑的執行侵略和併吞意圖。
中共紀念九三抗戰勝利的方式是用閱兵儀式來展示宣揚武力。二次大戰後許多遭受戰爭摧殘的國家都是以悼念死難者的和平方式來進行追憶和紀念,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是用閱兵儀式來展示軍力威脅臺灣和鄰近周邊國家。打著抗戰勝利的旗號舉行閱兵,實際上不過是借歷史創傷之名,掩蓋其包藏禍心的侵略與擴張意圖。用原本設計來侵略的先進軍事武器來耀武揚威,卻說是在慶祝反侵略抗戰勝利,真是極度諷刺的掩耳盜鈴。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近日指出,二戰是歷史浩劫,少數獨裁者的霸權野心,以及以為妥協能換來和平也讓侵略者有機可乘,許多國家捲入無情戰火,因此當威權主義再次集結擴張,大家一定要牢記二戰教訓,團結一致讓侵略無法得逞,讓自由民主長存。賴總統二次大戰紀念終戰的說法並沒有要抹滅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史實(二次大戰的戰區有歐洲、太平洋、中國、大西洋、北極和中東戰區),而是以全面性反侵略戰爭的立場來提醒臺灣民主正面臨中國獨裁政權所帶來的嚴峻威脅。二次大戰的臺灣是日本統治的領土,臺灣人民被迫參與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侵略戰爭。二次大戰末期,臺灣因為是日本領土,也曾遭受美軍空襲轟炸。最終美國對於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戰敗投降,結束了二次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戰後臺灣被納入中華民國管轄,中華民國在官方敘事裡將臺灣也納入其抗戰勝利成果的範圍,但事實上臺灣在二戰期間隸屬於日本殖民地,名義上屬於日本帝國,也被迫參與了日本侵略東南亞國家的行動。在這些眾多的歷史敘事中,不變的事實是臺灣從來沒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也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臺灣人民堅決反對中國以收復失土之名,行實質侵略之事的閱兵和紀念活動。
(本文為《上報》授權《看中國》轉載。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