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安全人員在天安門廣場巡邏(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北京當局正在緊鑼密鼓籌備9月3日的抗戰大閱兵。對外,這是一種意在台海的大外宣動作,對內是勞民傷財的民族主義洗腦工程。但對內對外而言,也都有掩飾軍隊腐敗與高層權力危機的考量。當這場政治秀煙花一樣散去之後,10月的四中全會惡鬥將正式登場。
北京閱兵總指揮恐難產
先盤點下,北京歷次大閱兵的總指揮如下: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司令員是朱德,閱兵總指揮是總參謀長聶榮臻。
1950年-1952年「十一」閱兵:聶榮臻擔任閱兵總指揮。
1953年「十一」閱兵:時任副總參謀長兼軍校部部長張宗遜擔任閱兵總指揮。
1954年-1958年的「十一」閱兵:北京軍區司令楊成武擔任閱兵總指揮,他是擔任次數最多的閱兵總指揮。
1984年「十一」閱兵:將滿70歲的時任北京軍區司令秦基偉擔任閱兵總指揮,陪同80歲的鄧小平檢閱軍隊,秦基偉是此前年齡最大的閱兵總指揮。
2009年「十一」閱兵:閱兵首長是胡錦濤,閱兵總指揮是時任北京軍區司令房峰輝。
2015年抗戰70週年閱兵:閱兵首長是習近平,閱兵總指揮是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宋普選。
2019年「十一」閱兵:閱兵首長是習近平,閱兵總指揮是時任中部戰區司令乙曉光。
可以看到,歷年閱兵的總指揮多由北京軍區司令員(軍改後為中部戰區司令)擔任,基本上已成慣例。
2025年9月3日抗戰80週年閱兵式,官方稱習近平將檢閱部隊,但具體總指揮尚未公布。但從目前的軍方信息看,這個總指揮人選恐怕會難產,至少最後人選會出人意外。
2024年7月的官方信息顯示,原中部戰區司令員黃銘已調任北部戰區司令員。港媒《星島日報》披露,原北部戰區司令員王強調任中部戰區司令員。但官方一直未公布王強調中部戰區的消息。官方消息顯示,中部戰區現任政委是徐德清。
今年7月31日,中共國防部在北京大會堂舉辦建軍節招待會。由於最近軍方將領大量傳出事,這個招待會誰出席誰缺席成為分析熱點。
根據港媒報導,與去年招待會相比,今年主桌少了7名現役上將,筆者再仔細觀察,至少九名現役上將缺席此次招待會,分別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政委張紅兵,海軍司令員胡中明、政委袁華智,陸軍司令員李橋銘、政委秦樹桐,中部戰區政委徐德清,以及傳是中部戰區司令員的王強。
其中何宏軍、王春寧、張紅兵、袁華智、秦樹桐此前已傳出事,陸軍司令員李橋銘去年底和秦樹桐、袁華智、王春寧一起缺席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但今年「兩會」曾露面,這次再缺席重要場合。
2025年6月21日,前中共海軍軍官姚誠在社交平臺X上披露,據海軍內部人士通報,海軍司令胡中明突被免,海軍副司令崔玉忠將接任。
傳為中部戰區司令員的王強及中部戰區政委徐德清,此前未有落馬消息。但參考近年中共當局對高官的隱秘處理模式,缺席這種重要場合,往往代表缺席者出事。
中部戰區司令和政委如果出事,意味著接下來的北京大閱兵,總指揮將難產。
當局找人臨時救場的方案,可能有四種,第一種是由中部戰區副司令擔任總指揮,但2023年5月升任中部戰區副司令員的李志忠中將,在2024年2月27日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確認失去代表資格,證實已經出事。第二種是由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取代,但官方信息顯示,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付文化今年3月份已調任武警部隊副司令員,晉升中將軍銜,繼任者未明。
中將級別當閱兵總指揮也並非不夠,秦基偉和房峰輝當時當閱兵總指揮也只是中將。
第三種是從別的戰區調上將過來擔任閱兵總指揮,這樣就打破慣例,雖被國際笑話,但不失是一個辦法。
最後一種,是由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甚至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擔任總指揮。劉振立出馬的可能性更大。張又俠最近是傳聞的架空習近平軍權的主角。在另一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失蹤」後,張又俠獨掌軍權,如果他出場和習同車閱兵,恐怕更坐實傳聞,會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不過,無論哪一種方法,總而言之,為了選一個救場的閱兵總指揮,中南海這次是有點兒犯愁了,最後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拱衛京城的北京衛戍區乃至中部戰區,主將竟然空缺。近期指揮閱兵籌備,以及部署北京城防務的,應該是75歲的軍委主席張又俠。
軍方大塌方折射「四個不自信」
連個閱兵總指揮都難找,令人關注背後的軍方人事大塌方。
筆者5月份曾在《上報》撰文統計過,習近平上臺後晉升的79名上將中,至當時發稿,除了官宣落馬或免職的10人,捲入落馬傳聞的還有至少11人,合共21人,佔總數的近三成,這些上將大部分是現屆中央委員。
當時的名單包括前國防部長魏鳳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前空軍司令員丁來杭、兩名前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和周亞寧,還有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未到退役年齡被免職的有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干生和前火箭軍政委徐忠波。
前南部戰區政委魏亮和前廣州軍區司令徐粉林,2018年之前已被降級退役。
已失蹤多時,傳出被查的包括: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前陸軍政委秦樹桐、海軍政委袁華智、西部戰區司令汪海江、東部戰區司令林向陽、原南部戰區司令員王秀斌、軍委政法委書記王仁華、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武警部隊司令王春寧、政委張紅兵、火箭軍司令王厚斌,等等。
到今年8月中,筆者再更新一下名單,至少可以增加5人。
包括:缺席7月底國防部八一招待會的海軍司令員胡中明、陸軍司令員李橋銘、傳為中部戰區司令員的王強、中部戰區政委徐德清。
再加上北部戰區司令黃銘。
今年5月社交媒體曾爆料,北部戰區司令黃銘已被帶走調查。8月1日,遼寧省慶「八一」軍政座談會召開,官媒提及「北部戰區主要領導出席並講話」,但通篇報導只見北部戰區政委鄭璇,未提及北部戰區司令員黃銘。
也就是說,習近平上臺後晉升的79名上將中,除了官宣落馬或免職的10人,捲入落馬傳聞的還有至少16人,合共26人,佔總數超過三成。
至於明確落馬的中將則有9人,分別是:張振忠(原火箭軍副司令、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李傳廣(原火箭軍副司令)、孫金明(原火箭軍參謀長)、張育林(原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鞠新春(原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南部戰區海軍司令員)、尤海濤(原陸軍副司令)、李鵬程(原南部戰區海軍司令員)、鄧志平(原陸軍副司令)、李志忠(中部戰區副司令)。
3名少將,分別是:呂宏(原火箭軍裝備部部長),饒文敏(原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李同建(原火箭軍裝備部副部長)。
另外,火箭軍副司令員劉光斌中將早已「被失蹤」,火箭軍原副司令員吳國華中將上吊自殺。原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尚宏中將早在中共二十大前已「被失蹤」。
還未計也有出事的傳聞的退役上將,原陸軍司令員韓衛國,軍委後勤保障部首任部長趙克石。若加上已退役的前中共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原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被秘密判刑,中共二十大後出事的各級將領,是一支長長的44人的隊伍。
2023年12月,專注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加拿大智庫Cercius Group的分析師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對中共火箭軍的調查中,追蹤到大約70人被帶走。」
流亡海外的中國學者袁紅冰則稱,內部消息說,苗華落馬後交代多達1,300名軍職人員,包括近百名上將與中將級高官。
由於中共黑箱操作,我們無法清楚實際有多少人出事,也不知道他們獲怎樣的處理。但已可以佐證的是,中共無官不貪,無官不腐,無藥可救,而軍隊中更爛。
中國納稅人用自己的血汗錢供養的軍隊,如此潰爛,中共高層卻沒人因此被問責。提拔這些將領的習近平照樣要求軍隊「聽習主席指揮」,這個政權不是民選的,根本不合法。
中共宣稱「四個自信」(所謂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果中共高層中還有人有廉恥心,應該知道中共事實上是「四個不自信」。
閱兵「煙花」掩不住權鬥猙獰
9月份北京的大閱兵,其實只是對外的表演,閱兵的「煙花」掩不住中共軍隊內部權力鬥爭的慘烈。
中共當局已宣布10月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相關議題。但按例會有政治議題宣布,最基本的是那些已通報落馬的中央委員以上級別的將領,是不是要開除出中央以及剝奪軍銜,特別是苗華。還有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的事情也應該會通報。但其他一些傳聞出事的上將,如果不是中央委員,就不一定全部會公開。
四中全會前,中共軍隊中仍在秘密清洗多個部位。
其中一個是苗華和何宏軍所在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戴河會議期間,8月11日,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也就是苗華的助理楊友斌,被免去原兼任的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職務。按中共規矩,楊友斌在政治工作部的助理職務可能也不保。
中央軍委近日印發文件要求「全面肅清流毒影響」以及「重塑政治幹部形象威信」,顯示目前政工系統仍在遭「清毒」。
另一個被秘密清洗的是中央軍委辦公廳,這是一個更敏感的軍隊中樞部位。
習近平上臺後三任軍中大總管(軍委辦公廳主任,或稱軍中大秘)情況都不妙。
原軍委辦公廳主任鐘紹軍,是公認的習近平親信,一家名為香港和通社的網站2024年4月3日披露,鐘紹軍中將已於4月3日任職國防大學政委。
之後,曾任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的方永祥中將接替了鐘紹軍的軍委辦職務,並多次陪習視察軍營。
但鐘紹軍的新職遲遲也沒有官方報導提及。
2024年6月17日中共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國防大學政委肖天亮在場,校長鄭和不在。鐘紹軍也有露面,他和上將楊學軍、凌煥新坐一排。同年8月22日是鄧小平冥誕120週年,官方舉辦紀念座談會,鐘紹軍也有現身。但官媒鏡頭掃過鐘紹軍的畫面,可見他的肩章仍是兩顆星,仍是中將。國防大學歷任政委,只有吳傑明是中將。筆者認為,如果鐘紹軍已取代鄭和,仍是中將,他從軍委辦公廳主任被調離,屬於失勢。
接替鐘紹軍的方永祥中將,似乎也失蹤了。
方永祥今年3月20日陪同習近平在昆明接見駐昆明部隊官兵代表。之後,習近平今年5月去河南,7月去山西,一反常態,沒去軍營,自然也看不到方永祥隨行。
過去習近平到地方,每次去基本上都要到軍營摸摸槍,拍拍照,向政敵示威,顯示自己「有槍」防身。最近連續兩次到地方訪問卻沒去軍營,顯得不尋常。
今年3月、4月先後有熟悉中共政情的爆料者在X平台上說,中共軍辦主任方永祥已被免職。其中一個消息源說,方永祥已調任軍事科學院副政委。如果屬實,這也是一個閑職。
習近平上臺後首任大秘也傳事。去年10月,社交媒體就傳出前軍委辦公廳主任秦生祥上將被帶走調查。今年7月,這一消息再被翻炒。
秦生祥在胡錦濤時期的2007年升任少將,之後多年未獲晉升。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全面控權後,開始重用秦生祥。2012年12月,習近平將秦生祥提拔為軍委辦公廳主任,成為軍中「大總管」。2015年秦生祥升中將,2016年秦生祥兼軍改辦主任,為習操盤軍改,2017年調任海軍政委,2019年升海軍上將。
軍委政治工作部和軍委辦公廳這兩大關鍵部門被清洗,連退休的軍頭也出事,加上習原來的親信軍團被翻個底朝天,難以讓人相信是所謂的中共「自我革命」的結果,而更像是習被「清君側」。
筆者此前講過,今年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可能有秘密議題:討論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包括近期傳聞極盛的:已成為眾矢之的的習近平是否要下臺,何時下臺,是一步到位還是分步走,下臺的形式怎樣,接班人怎樣安排,等等。
習是否會被動還是主動卸下某些職務,是否如北京傳言的他要張又俠退休來做交易?如果張又俠退,筆者估測,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新人選,應是張升民和劉振立,這兩人均是張又俠的心腹。
雖然有種種跡象顯示中共內部變動不尋常,但直至近期,官媒還在極力為他做「造神」宣傳。由於信息封鎖,我們難以確證中共高層內部發生了什麼,情況發展到了哪一步。但關鍵是習近平人心已失、權威將散盡,共產黨氣數已盡,時局之變,一切有待揭盅!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