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再發襲擊日本人事件 這不是巧合這叫模式(圖)

作者:星之繼承者 發表:2025-08-03 08: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蘇州
2024年,蘇州發生刺傷日本母子事件(圖片來源:網路)

01

今天,我在地鐵上刷到一條新聞。

蘇州,一名日本母子在地鐵站遭襲擊。」

我以為是去年的舊聞,又翻上熱搜了。

結果往下一拉時間——2025年7月31日。

我愣住了。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

像是你以為埋在地底的屍體,又從泥土裡露出一隻手。

去年,2024年6月,

同樣是蘇州,

同樣是日本母子,

同樣是無辜受害。

當時一名中國女性校車引導員,

為了保護日本孩子,

擋在行凶者面前,

被刺中要害,英勇犧牲。

那天的微博評論裡充滿了淚。

人們說:「這只是偶發事件。」

政府說:「我們會加強防範。」

而現在呢?

一年之後,針對在華日本人的暴力再度發生。

只是這一次,沒有人替那對母子擋了。

02

你說是「偶發」。

2024年6月,蘇州,持刀襲擊,死一人傷兩人,受害者為日本母子。

2025年7月,蘇州,持石襲擊,母親受傷,凶手在逃。

地點雷同、對象雷同、方式雷同。

你告訴我這是「巧合」?

我告訴你,這叫模式。

03

這次襲擊是在蘇州的地鐵站。

行凶者沒有刀,

他用的是石頭,

對著一個牽著孩子的女人砸。

日本政府已正式抗議,

要求中國「嚴正處罰、保障安全、防止再發。」

大使館給在華日本人發了郵件:

外出時請保持警惕,特別是帶孩子時。

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恐怖?

一個駐華使館,

在提醒自己國家的母親:

你在這個國家,不能安全帶孩子出門。

04

你以為是個別人仇日,

我卻看到的是社會的系統性病灶。

如果連續兩年在同一城市,

針對同一國籍人群發生同類事件,

你還在說「個案」,

那你就是有意閉眼不看。

我們不妨換個詞:

「反日暴力事件已在中國社會完成了局部正常化。」

正常在哪?

正常在網路評論區裡有無數冷笑話:「誰讓你來中國?」

正常在主流媒體對此不吭一聲。

正常在去年那位犧牲的中國阿姨,只上了沒多久熱搜,就被悄然壓下。

正常在受害者來自日本,所以你默認他們「活該受點罪」。

我知道你想反駁:

「那你怎麼不看看日本右翼?」

「你怎麼不說他們怎麼美化侵華戰爭?」

對,我看見了。

我也氣憤,我也反對。

但請你告訴我:

一個中國人向無辜的日本母親丟石頭,

和一個日本右翼粉飾歷史罪行,

到底誰更可恥?

我們不是日本右翼的反面,

我們是中國人的自己。

別用他們的醜陋,來遮蔽自己的惡意。

你可以痛恨歷史,

但你不能把仇恨交給一個母親來承受。

05

我們都知道,仇恨不會自動熄滅。

但你有沒有意識到,

仇恨在被「演算法」和「緘默」助燃?

它不是一場大爆炸,

而是一根根火柴遞出去:

打開某音,日語博主的視頻全是「滾回去」評論。

B站上做日本文化科普的博主,收到「再舔你就不是中國人」的私信。

小紅書上留學生拍吃飯日常,有人罵她「你媽死了也得恨日本人。」

去年那一刀捅中了一個中國好人。

今年這一刀,捅穿了我們自己偽裝的文明外衣。

06

蘇州,有5000名日本居民。

是全國最密集的日資企業聚集地之一。

我們以為他們只是來工作、生活、投資。

結果他們在這裡,變成了靶子。

他們的孩子,上學要避開路線。

他們的母親,逛超市得回頭看三次。

他們的領事館,變成了應急調度中心。

這像極了另一個時代。

但你別急著說「日本人也有問題」。

我要問的是:

當你無法保證一個異國母親帶孩子上地鐵的基本安全,

你還有臉說我們是大國?

07

你知道2024年的那位校車引導員嗎?

她不是日本人。

她是個中國阿姨。

她看見那位日本母親擋在孩子前面,

她衝了過去,

然後被一刀刺穿肺葉,

送醫後不治。

你說這件事感人。

你說她是英雄。

你甚至說她是「中日友誼的化身」。

可她的犧牲換來了什麼?

一年後,襲擊捲土重來,而我們全都失語了。

08

還有一句話我必須說:

蘇州,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

它已經成了一個警示坐標。

2024年,有人為了保護別人而犧牲。

2025年,有人無聲無息地把臉又丟了。

兩次事件之間,

你、我、輿論、制度,

誰真正做過改變?

我們以為人性是可以「自動復位」的,

但事實證明,

仇恨是會傳染的,暴力是會回來的,

而我們的冷漠,是最深的縱容。

09

這不是個案

如果你能連著聽見兩次尖叫,

還能捂著耳朵說「沒事」,

那你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這個社會最可怕的,

不是極端分子的存在,

而是他們身後的沉默人群。

他們的刀,不會只砍向外國人。

下一次,它可能會砍向你家孩子,

或者你自己。

記住這句話:

一旦仇恨合法,正義就不再存在。

我們總說「不能忘記歷史」,

但我們卻在製造新的歷史悲劇。

歷史不是背誦題,

它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警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星之繼承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