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轉世。(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從前的人大多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東南亞其他諸國也仍然流行這種觀點。比方說,韓國電視劇《大長今》就淋漓盡致演繹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報應論文化,最後的結局,也離不了突如其來的善惡報應局。那個頭號反派崔尚宮,就是不慎跌落山谷摔死的。只是現在的中國人基本都不相信了。
【一】
有一個反對的邏輯是這樣的:剛生下來的小孩子啥壞事都沒來得及幹,為什麼也會有殘疾患病呢?有許多惡人幹了那麼多大壞事,為什麼還過得逍遙自在?
這個技術流邏輯,如果遇上了與傳統報應說相配套的輪迴轉世說,便不再縝密。傳統報應說認為,人所幹的好事與壞事,其實並不侷限於這一世。也許有的小孩子上輩子、上上輩子幹過什麼不好的事情呢,也許有些惡人曾經世就積了大德呢(或者暫時性被不好事物加持)。所以真正完整的報應說,應該包括,類似於現世報、來世報以及末世報等等諸多不同的形式。
佛教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佛在世時。一位屠夫請求國王:「請您將全部屠殺畜生的活都賜給我包辦。」國王詢問原由。屠夫回答:「我有知道宿命的能力。我往世曾做窮人,靠殺羊度日,又因殺羊之故,死後轉生到四天王天,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出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轉生天上。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都從事屠羊的工作,使我每次死後都轉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無量快樂,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屠羊既有這麼大的好處,因此特向國王提出請求。」國王疑惑不解,便去向佛請教。佛解答說:「屠夫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很歡喜恭敬,很專心地瞻仰辟支佛莊嚴的容貌,善心隨生,由於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功德造作於前,福報先成熟,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但機緣尚未成熟,所以不見他受報。等此生命終,福報享盡,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接著無數次轉生為羊,——償還命債。這位屠夫,知宿命的能力很淺,只知過去六世殺羊生天的事,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他便無法得知,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的原因。」
且不論真假,這個故事至少可以自圓其說地闡明:如果真有輪迴轉世存在,因為輪迴轉世的時間跨度超出了人的感知範疇,那麼,即使人們感知不到善惡報應的存在,甚至於感受完全相反,也不妨礙報應說的成立。
還有個笑話是這麼講的。
有個人坐船航行遇到了暴風,他突然意識到,這是上帝對他曾經幹過壞事的懲罰,於是趕緊跪下祈禱:「上帝,看在船上其他人都無辜的份上,請求您饒恕我!」這時,天空傳來了一個低沉的聲音:「你以為這些年我閒著呢,湊齊這一船人我容易麼我?」
細品一品,是不是有點意思呢?
【二】
也許會有人駁斥:你不能以一個子虛烏有的輪迴轉世說,來支撐另一個子虛烏有的善惡報應說啊!這屬於大錯特錯的循環論證啊!然而,必須指出,在很多曾關注過輪迴轉世現象的人來看,這輪迴轉世說,還真的不一定就是子虛烏有!
可以網搜海南再生人唐江山、李正亭輪迴轉世、巴頓將軍前世記憶等等著名事例,以及各大媒體對湖南通道坪陽鄉再生人現象的報導,還有西藏密宗活佛轉世記載與西方廣泛存在的催眠回溯前世案例,等等等等,這裡不一一贅述。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輪迴轉世真實存在,那麼,所謂的善惡報應說,還會那麼虛無縹緲、荒誕不經嗎?
【三】
有人反感報應說,理由:如果人們全都講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誰還講法律呢?誰還做慈善呢?誰還會見義勇為、主持正義呢?全都等著遭報唄!殊不知,此等說法,非但是無視事實的偏見,更是對形而上學問的一種嚴重誤解。
無論是在報應說盛行的中國古代,還是在現今宗教信仰仍然流行的東南亞諸國,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因報應論盛行,而導致世俗正義與慈善不當顯、法律該遭棄的論調。相反,因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因為「天人合一」,因為「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人世間替天行道、伐罪弔民、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揚善懲惡、賞罰分明、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正義律法與慈善文化從來長盛不衰、燦若星河。
崇奉聖經的西方社會也一樣。儘管聖經明確指出,義人「必享福樂,因為要吃自己行為所結的果子。」惡人「必遭災難,因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報應。」還說了,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可有誰曾聽說,西方哪個國家不講正義、不重慈善、不要法律的嗎?
究其根本原因,形而上學說與世俗義務分屬不同維度,本來就應該各安其所,本來就是可以並行不悖的。曾有人不懷好意地問耶穌,你傳的是上帝的道,那麼你如何看待給羅馬政府納稅這件事?耶穌回答說:凱撒的物歸凱撒,上帝的物歸上帝。大概就是這樣罷。
【四】
人往往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物。老婆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心心唸唸想得到的,當然就是好的。
一旦認定鄰居偷了斧子,怎麼看鄰居都像小偷;一旦在自家找出了斧子,再怎麼看都不像小偷了。結論既定,所有表象便都朝著自己的結論虛擬。
往往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內因,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外因;卻又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外因,把別人的失敗歸結為內因。別人都不行,別人都靠的是運氣,堅信只自己有真本事,這感覺多好!
最為奇葩的,是某些夢想著靠買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居然每次都能相信,自己苦思冥想耗盡心力精確計算出的號碼,這回一定能中巨獎!
在相不相信報應這個問題上,除了人生經歷、所受教育、所處社會環境、邏輯思辯力等等客觀因素外,必然也會受到主觀意願的影響。一個生性正直善良的人,往往敢於承擔自身責任,往往會「義」字當頭,待人接物傾向於加大善的權重,從而自然而然地希望善惡有報;而動輒作惡使壞的人,多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多慣於見利忘義,絕不希望報應加身,自然就會對報應說竭力批駁、抵制、嗤之以鼻,藉以自我安慰與偷歡。
於是,信與不信的本身,也就成為具有一定指標意義的傾向性選擇了。
【結語】
究竟有無報應,大概委實難以定論。但個人以為,信比不信要好,多多少少能觸動自己正向努力的方向。在現實生活中,個人也更願意同相信報應的人做交易、相托付,總認為這樣的人,只要不是誘惑太大,就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筆者還極喜歡這句話:人之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之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