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罷免25案全沒過 公督盟示警國民黨2件事(圖)


公督盟認為,雖反罷成功,但藍營內部恐面臨兩大紛亂。圖為藍委傅崐萁(前中)昨宣布罷免不通過後,搭車向鄉親謝票。(圖片來源:中央社)
公督盟認為,雖反罷成功,但藍營內部恐面臨兩大紛亂。圖為藍委傅崐萁(前中)昨搭車向鄉親謝票。(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7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昨天(26日)完成投開票,24件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部宣告失敗。公督盟呼籲藍白當「忠誠反對黨」,並指國民黨內部恐面臨2大紛亂。日籍學者小笠原則警告,過去民進黨「抗中保台」路線,在此次罷免投票等於被否定;今後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滲透行動可能更深化。

呼籲藍白當「忠誠反對黨」公督盟:國民黨恐面臨2大內部紛亂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今天(27日)受訪時說,希望藍白在此次大罷免過後,能回歸到憲政體制下的運作,在此次藍白喊出「不希望一黨」,但回顧台灣政治史,過往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執政時期都是一黨獨大,完全執政並非罪過。

「大罷免是源於大家認為藍白結構性地在做憲政上的癱瘓。」張宏林指出,若藍白仍執意這樣走,相信這些人站出來投票的100多萬民眾,擁有的力道還是不容小覷,公民會以各種方式來表達訴求,提醒藍白修正回歸至憲政體制下,成為忠誠的反對黨。

談及國民黨內部情勢,張宏林分析,原本可能認為朱立倫會交棒黨主席,這可能會產生內部紛爭。此外,若民眾黨認為他們在此次罷免中有功,是否會向國民黨索要資源等。種種紛亂恐怕不僅限於朝野之間,藍白內部也可能有矛盾、紛亂。

張宏林認為,雖然罷免沒有成功,但至少有一群一定比例的人站出來,倘若以罷免25%門檻有許多區域皆通過,這些區域基本屬於國民黨勝選的區域,還不談傳統民進黨的票倉。2026年地方九合一大選將登場,若藍白繼續亂搞,他們在地方上的黨籍民代選舉恐是更加艱困。

談及中共威脅,張宏林表示,中共對此次罷免誤判為,台灣傾中或是台灣支持跟中國統一等,罷團朋友當初就是為了捍衛台灣的主權而站出來,相信之後也不會出現退讓空間,倘若藍白執意碰觸這一條紅線,相信人民還是會以其他方式反撲。

首波罷免25案全部失敗  小笠原欣幸:國民黨全面勝利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接受「產經新聞」採訪時表示,此次罷免行動是由民間團體發起,並得到民進黨支持。罷免派於6月上旬左右,仍被認為占上風,而國民黨本打算「以罷制罷」,但沒成功蒐集到足夠連署,加上黨中央缺乏領導,一度讓情勢非常不利。之後藍委開始動員,舉辦反罷免小型說明會,重整態勢。

小笠原指出,總統賴清德於6月下旬展開全台巡迴演講,強調「國家團結」,但卻因一句發言被部分人士解讀成「在野黨是雜質,應該被過濾」,激起了在野支持者的憤怒,成為反攻契機。他續指,從投票結果來看,這是轉捩點。進入最後階段,國民黨逐步反攻,而挺罷免一方漸漸失去動能。

小笠原表示,罷免派原本希望至少成功罷掉6人,最好是罷掉10人,否則補選將陷入苦戰。如今罷免人數為零,不須舉行補選,罷免派可謂全面敗北。雖然8月23日將針對7名藍委進行罷免投票,但當時在連署階段就已陷入苦戰,成功可能性已不高。

小笠原分析,目前輿論呈現支持跟不支持賴總統、執政跟在野支持率勢均力敵的「M字型」兩極化趨勢。此次罷免結果,取決於M型的哪一邊選民能被動員出來投票。

小笠原指出,從活動現場來看,挺罷免的氣勢較強,看起來投票意願也較高;但不少選民有疑慮,質疑罷免試圖推翻去年1月剛選出來的立委是否妥當。這些持有疑問的選民最後是否出門投票,直至最後一刻都難料;國民黨成功挖掘出這一群人,讓他們投下反對票。

小笠原表示,國民黨主張,若民進黨重新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次,將失去監督機能,讓民進黨更專橫。藍白支持者甚至直接以「獨裁」批判賴清德政府。雖然自海外視角來看,在民主主義已經獲得保障的台灣,如此輕易用「獨裁」一詞來質疑是否妥當,但許多在野黨的支持者認為,民進黨政府已經變得專橫,甚至濫用司法打壓異己,有走向獨裁之傾向。

小笠原指出,此次罷免案選區有24個,規模幾乎可視為「小型立委選舉」。挺罷免的一方提出兩大主張,一個是認為立法院的在野黨行為正破壞民主;二是認為若現在不罷免這些「親中派」立委,台灣就會完蛋,帶有強烈危機意識。但設下如此明確主張,最終結果全都沒過,這代表台灣選民不認可他們的主張,這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對賴清德政權來說也是非常嚴峻的情勢。

小笠原表示,看罷免結果為「零」,必須承認「國民黨立委是親中派」之說,並未獲得多數選民認同。即使有人認為罷免失敗只不過「一切回到原點」,但他不認為。

小笠原指出,去年的總統及立委選舉顯示,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已持續10年的民進黨優勢局面告一段落,而隨著民眾黨創辦人柯文哲的崛起,民進黨的優勢地位被動搖。此次結果進一步確認民進黨優勢地位時代之終結,預料此變化趨勢將對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產生深遠的影響。

小笠原強調,雖然民進黨優勢不再,但社會的「台灣認同」沒有改變。根據政治大學最新民調,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及希望維持現狀的民意沒有改變,真正改變的是政黨版圖已趨於均勢。

小笠原指出,民進黨的優勢逐漸流失的背景之一,是社會對「一個政黨長期執政有風險」的共識。現在批判民進黨最強烈的是年輕世代;他們並無轉向中國認同,也明確反對統一,但針對民進黨打著「抗中保台」大旗來操控政治及爭取主導權的做法,產生懷疑。

小笠原表示,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不滿民進黨未能有效的回應低薪、不穩定就業及高房價等問題,並普遍認為,「我們雖然不希望統一,但有必要與中國對話。我們也不認為中國會立刻侵台,反而因為民進黨政府對中國強硬,才導致情勢緊張」。當然,亦有不少年輕人支持賴政府「絕不向中國低頭」,由此可見年輕族群內部也出現分裂。

小笠原警告,民進黨過去「抗中保台」路線,在此次罷免投票中等於被否定。對中共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局面,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滲透行動可能進一步深化。

首波反罷免勝利 藍歸功藍白合作激發危機感、抗中保台失效

根據中央社報導,一名國民黨黨內人士表示,過去民進黨擅長以議題來切割、分裂藍營選民,但此次全面性大罷免,反倒讓個別藍委的問題遭到稀釋,進而塑造出全黨危機,造成藍營的大團結。

黨內人士指出,在國民黨以四都市長為首,並展開區域聯防,全國串連拉抬情勢下,大罷免早就不再是單純的公民運動,而成為升格至政黨對決,但民進黨始終不願意正面迎戰,導致綠營基層動員意願不高,這導致多數藍委罷免案的同意票數都沒有通過門檻,由此可見綠營支持者並未全部動員。

黨內人士表示,藍營方面,雖然在罷免綠委方面大失敗,但檢調大動作的約談、羈押,反倒催出藍營基層的危機感,成為了動員成功的關鍵。

另一名不具名的藍委指出,此次大罷免,藍委能夠全部過關,亦有賴於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為首的白營力量的支持。至於前主席柯文哲被起訴,迄今被羈押,則成為民眾黨人對於民進黨政府不滿的最主要關鍵,因此罷免投票,正好成為白營最好的出氣筒。

該名藍委表示,在黃國昌率領下,民眾黨持續幫忙藍委宣講,出席藍營主持的造勢,也邀請藍委現身直播,強化白營支持者出門投票支持藍委的意願,此次包括藍委鄭正鈐、林沛祥及黃建賓等人的不同意票,皆比2024立委選舉得票還要多。

黨內人士指出,此次罷團、民進黨發動全面性罷免,並再次大打「抗中保台」的神主牌,但因正值美國關稅戰、普發現金、還假於民等議題期間,正當性被大大削弱,邊際效應遞減,無法跟中間選民產生共鳴。最後在藍白全力動員與綠營動員不力,以及中間選民無感的狀況下,導致大罷免大失敗。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