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東部一個軍營內的印度軍隊裝甲車(圖片來源: TAUSEEF MUSTAF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現今中南海政局動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已大權旁落,引發國際關注。近日前美國的國安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美國的前外交官史雷頓(Gregory W. Slayton)都陸續撰文聲稱,中國正在發生權力更迭。由於印度與中國素有邊境領土糾紛,因此有媒體提出警告,必須要留意中共政權過往於面臨不穩定之時,經常會採取的一種手段,也就是利用外部來對抗轉移內部壓力焦點。
根據印度英語媒體《CNN-News18》報導指出,近日習近平淡出公眾視野,而引發外界強烈揣測,傳出中共高層是否將展開內部政治調整。有高級情報人士表示,中國重要領導人遭邊緣化、實際上的權力被降至只有具象徵意義的事,在歷史上已經不只發生過1次,因為中共領導階層的更迭,通常會用邊緣化而非直接罷免的方式來進行,雖然習近平保留了正式頭銜,可是他在軍事、經濟及意識形態上的主導地位,已經正在減弱。
中國解放軍也正在變革。自2023年初以來,中央軍委的副主席何衛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前委員苗華、東部戰區的前司令林向陽等關鍵人物都相繼遭到解職或者失蹤,同時火箭軍及西部戰區亦經歷了領導階層重大調整,其已暗示著中國軍方的內部系統性不穩定。
對此,中國觀察專家們的意見並不完全一致,有一些人認為這是習近平於危機中的精心策劃,為的是要重新調整政治結構;但也有人評估認為,習近平在經歷經濟挫折、對於其權力集中的嚴格審查之後,他的權威可能正在面臨內部挑戰。
報導援引情報人員透露,目前的實際權力,非常可能是掌握於中共中央軍委會第一的副主席張又俠手中,他的背後有胡錦濤派系的中國高層支持;而曾經擔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他於未來會有望成為以改革為導向的領袖與技術官僚。
分析指出,中共素來將內部問題「外化」而聞名,其利用外部對抗,以應對內部的不穩定,比如2012年的薄熙來政治危機期間,中國於南海的活躍度增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期間,在拉達克地區(Ladakh)主權爭議區,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強硬軍事舉動;2014年發生的反貪風暴期間,中共也曾經採取類似的策略,該場風暴擾亂了軍隊與地方政權。
分析認為,自從2024年末以來,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部亦經歷了多次改組,以印度的角度而言,這表明中印實際控制線沿線的緊張局勢,非常可能會加劇,中國解放軍不排除於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和拉達克採取行動,來轉移人們對於中國國內問題注意力。
中印邊境衝突
2022年12月12日,印度軍方表示,印度軍隊與中國軍隊在12月9日於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達旺縣(Tawang)邊境地區發生了衝突,雙方皆有士兵受傷,而目前中方還沒透露相關的消息。
有印度多家媒體皆對此消息進行報導。《今日印度》(India Today)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 2022年12月9日,中印軍隊於達旺縣 Yangste 地區之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LAC)發生了衝突。雙方皆有士兵受輕傷。消息人士稱,有300多名中國士兵試圖要進入17,000 英尺之山頂,可是遭挫敗。
印度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表示,此次衝突涉及了約300名的中國軍方人員,而且受傷人數最多的是中方。報導中稱,有一位了解這件事的印度國防部官員證實了此一事件的發生,不過並沒有透露具體的細節。該名官員說,中國軍方的受傷人數比印度方面還高得多。
其實,這並非中印邊境第一次出現印度與中國軍隊對峙。主要由於邊界沒有界定,使得中印軍隊於該地區巡邏時時常發生對峙之情形。
2021年10月,就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件,當時有一個大型巡邏隊的一些中國士兵被印度的軍隊扣留了幾個小時,他們於Yangtse附近發生了小規模之對峙,且發生了衝突。
2020年6月15日,中印兩國軍隊還於拉達克(Ladakh)的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發生肉搏戰,該山谷毗鄰了中國控制的青藏高原,該事件造成了20名印度士兵死亡,中國軍方也有人員傷亡,可是中國官方並沒有公布總數字。
2020年6月17日,據《印度報》報導,當天的衝突來源是,13日印軍的指揮官桑托什·巴布(Santosh Babu)上校下令拆除與燒掉中方士兵所搭建的帳篷。其實在6月6日的中印軍長級會談中,雙方就已經決定要拆除帳篷,可是中方並未採取行動。
15日,當印度士兵於雙方具有爭議的地點巡邏時,中方士兵就直接向印度士兵投擲巨石,且放水沖向印軍隊伍。
報導引述一名印度高官的話證實,當時中方士兵佩戴著身體防護用具和頭盔,甚至還攜帶著「狼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