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卸任的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曾擔任前總統歐巴馬的幕僚長。(圖片來源:Alex Wo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在近日接受《自由新聞報》採訪時,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加州民主黨)表示,她相信前芝加哥市長、前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將在2028年競選總統。當被問及這位曾任歐巴馬總統幕僚長的資深民主黨人是否有意問鼎白宮時,佩洛西直言:「我認為會的。」
伊曼紐爾本人在採訪中雖然沒有明確宣布參選,但他的言語透露出躍躍欲試的姿態:「在我做決定之前,我想確認自己是否對那些困擾國家、政治體系與我們黨的問題擁有答案——而這些答案也許是相通的。」他補充道:「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們必須為美國而戰,而這正是我要做的。」
公共事業未完,批評黨內現狀
在過去幾個月裡,伊曼紐爾頻繁露面,並對民主黨在2024年選舉中的失敗直言不諱,引發外界對他可能參選總統的猜測。他在《自由新聞報》的採訪中也坦言:「我的公共服務生涯尚未結束。我不希望我的政治旅程就此畫上句號。」
曾與伊曼紐爾共事的前眾議員史蒂夫·伊斯雷爾(紐約州民主黨)則盛讚其資歷,稱其具備「世界級的經驗」,並指出民主黨當前亟需一位能夠提出正面議程的候選人。「我們不能只靠‘我不是川普(特朗普)’來競選。」伊斯雷爾還提到,伊曼紐爾和佩洛西都曾在紅區取勝,並能同時贏得藍區與紫區選民的支持,「他已經證明自己有能力團結民主黨人。」
倡導中間路線,警惕「文化戰爭」陷阱
據《Mediaite》報導,伊曼紐爾近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記者約翰·麥考密克採訪時,表達了對民主黨當前方向的不滿,並明確指出黨內形象「有毒」、「軟弱且覺醒」,主張民主黨必須重回中間立場。他直言,民主黨若想再次贏得選舉,就必須拋棄身份政治,回歸實質議題。
作為國會議員、總統顧問、白宮辦公廳主任、芝加哥市長與駐日大使,65歲的伊曼紐爾有著多重政治資歷。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他目前正在評估是否競選總統或伊利諾伊州州長,最終決定可能取決於現任州長普利茲克是否尋求連任或轉戰總統初選。
對於民主黨在2024年失利後的反思,伊曼紐爾毫不避諱地指出:「如果你想讓國家把鑰匙交給你,就必須有人提出清晰的國家發展議程,而不只是反對川普。」他還批評民主黨過度聚焦文化議題,使得選民無法認同政黨的核心信息。他強調教育才是重建中產階級的關鍵:「我理解那些努力學習代詞的孩子,但這無法掩蓋教室裡還有許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代詞的現實。」
儘管伊曼紐爾有意進軍更高政治舞臺,但黨內前景仍存不確定性。正如麥考密克指出的,民主黨如今已發生重大變化,「一些進步派人士對他嗤之以鼻,而一些溫和派則對他寄予厚望。」
曾批評中共政權是「獨裁軸心」
美國之音報導,在離任之際,伊曼紐爾不忘對中國及其他專制國家發出強烈批評。1月10日,他在東京的臨別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朝鮮和伊朗構成了「獨裁軸心」(axis of autocrats),而美國及其盟友則是捍衛全球民主的「最後一道防線」(thin blue line)。
他強調,美國必須正面應對當前的全球格局重組:「世界正在縮小、整合和塑形,美國必須對此作出回應。」他補充道:「在強權即是公理的獨裁與規則、法律、原則和價值觀之間,美國是一道防線。」
伊曼紐爾指出,中國、伊朗與朝鮮都在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儘管中國對外宣稱保持中立。他還批評中國在印太地區的霸權策略,強調美日關係的深化和與韓國情報共享機制的建立增強了美國在亞太的威懾力。
「印太對中國來說是主場,對美國來說是客場。與我們的盟國一起,我們創造了公平的博弈環境,」他說。他還指出,中國的戰略往往是孤立區域內的某一國家,壓制其主權與獨立,但如今,隨著美方力量增強,「被孤立的一方成了中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