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怕人民跑了?中國人感嘆「今年出國太難了」(圖)


北京機場。
北京機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共當局收緊了公民出境政策,許多人表示辦護照很難,出入境時還被翻查手機,有些人在海關被反复盤問,甚至最後遭勸返。

經歷了三年疫情封控之後,2023年中共政府重新開放邊境,但官方對公務員在出國旅行方面的限制依然很嚴,甚至對一般百姓也一樣。

許多人發現,今年出國比往年更難了,除了辦護照難之外,過海關時還會遇到各種情況,有的直接被勸返。

近日,一名女孩在社交媒體上發視頻說,好不容易才辦好護照,今年出國實在太難了。她說:「我終於拿到這個了。2025年出國實在是太難了,現在很多地方都不給辦護照了。就比如說像河北保定、江蘇東海、青海、福建,還有廣西,他們都不給辦了。真是納悶了,到底是為啥,你們知道嗎?」

此外,有博主在視頻中曬出相關發票和證件說,在青海辦個護照比辦移民難,需要的資料太多了。

一位博主說,他出境時被關在房間裡問了一個多小時才放出來。最後,他說:「老老實實在國內待著吧!」

有網友說:「我親戚幾年前叫我一起出去,說是在雜貨店幫忙,結果他一去就是好幾年沒回來。我現在有點後悔沒跟他一起走。」

有人說,現在邊境口岸新增了很多詢問環節。不管你是出國旅游、談生意,還是去看望親友,邊檢人員都會仔細詢問行程細節。過邊檢時,行李、手機裡的信息都可能被檢查,像是邀請信、聊天記錄等都在檢查范圍內,一旦發現內容有問題,很可能走不了。

一位海外油管博主在節目中提醒,如今從中國出關,海關會檢查手機。想要順利出關的人一定要把各種圖片、視頻、敏感信息等刪得幹乾淨淨,避免在海關被當場扣下。

4月15日,一位留學博主表示,有學生想去日本,出境時被盤問了很久。此外,還有人表示那些被懷疑要逃跑的人會被勸返。

其實,不只出境受到嚴查,入境同樣被嚴查。4月18日,一位博主講述了他的經歷:「出境的時候你不問我,入境的時候卻問我一大堆問題,我真是理解不了。」他說自己手機裡的旅游照片記錄全被翻查。

中共以打擊犯罪為由限制核發護照

今年2月,人權觀察表示,中共政府日益對人民的出國權利加以限制。當局規定,凡屬設籍於廣泛認定為網路詐騙或非法移民高風險地區的公民,在申辦護照時必須提交額外申請文件,並通過多個政府單位審批。若不能滿足各項繁瑣要求,護照往往辦不下來。在藏族和維吾爾族地區,居民申辦護照的權利已長久受限。

人權觀察中國部副主任王松蓮說:「雖然為數眾多的中國公民可以享受海外旅遊,但似乎有愈來愈多不同身分類別的民眾被限制出國權利。」「當局試圖以打擊犯罪為名,將原本適用於藏人和維吾爾人的出境限制延伸至全國民眾。」

以往,所有中國公民都可憑身份證申辦護照,但近年來,主管護照核發的公安機關逐漸要求設籍在數十個地區的公民應用更加繁瑣的程序。

在這些地區,民眾必須提交更加廣泛的申請資料,包括無犯罪紀錄證明、社會保險繳費證明、顯示定期收入和儲蓄的銀行存褶、以及聘僱合約,有時還要通過多個警察機關和中共黨委審批。

有許多人耗費數週甚至數月往返各種公家機關,滿足所有要求後才成功領取護照,但也有人因程序過於繁瑣而直接放棄申請。

這些受影響地區並無公開清單,但據報導曾遭遇困難的民眾戶籍地包括下列地區:福建省的福清市、龍巖市、安溪縣;遼寧省的瀋陽市蘇家屯區、鐵嶺市;江蘇省的東海縣;河南省的上蔡縣、益陽市;湖南省的常德市、紹陽市。

《南華早報》報導,盡管在新冠疫情後中共逐步打開國門,但當局仍一再收緊對公職人員和國有部門員工的出境管控。除了公職人員外,大部分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員工以及學校和醫院的領導層也在管控范圍內。

2024年4月,中共國安部公布新規,從2024年7月起大幅擴大執法人員調查他人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相關權利,受波及的包括歸國的中國人及訪華的游客。事實上,之前幾年,中共海關已開始抽查入境人員的電子設備。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表示,中共危機感越大,越加緊嚴控,結果更壞。現在不只是老百姓在罵共產黨,中共官員普遍有一種末世心態,都知道這個政權隨時完蛋,不想跟它捆綁在一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