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看大陸節目,我是美玲!
2024年,美國製造商對中國的太陽能進口產品提出申訴,指控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運營的中資太陽能製造商,以不公平的低價向美國市場傾銷太陽能產品並獲得補貼。對美國太陽能產業造成實質性的損害。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我們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來說明:湖南神州光電能源公司2008年成立,一開始就享受到了各種補貼。它甚至免費獲得了約130畝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土地作為工業建設之用。而後,中國最大的國有銀行給他們安排了低息貸款,而大部分利息竟然是由湖南省政府承擔的。這世界上沒有哪一家公司能獲得如此的“關照”。而在中國,這只是一個普遍現象。而這些低價的光伏產品,正在通過東南亞國家的港口,源源不斷的運往美國。
今年4月21日,經過對東南亞四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反傾銷稅、反補貼稅調查,美國商務部發佈了最終裁定公告,並對這些被調查國徵收相應關稅,在柬埔寨的個別公司被課稅高達3,521%。在此背景下,以中國公司晶科能源為例,其產品從越南出口至美國的關稅提高到245%,由馬來西亞輸美則為41.56%。而中企天合光能在泰國的工廠在出口美國時則面臨著375.19%關稅。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光伏產業洗產地的道路已經被堵死,此舉是對中國光伏企業的致命打擊。
光伏產業是中國三類重點產業戰略中的一種,另外兩種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
中國光伏產業各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都很高。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光伏組件占全球的75%以上,電池片占80%的市場份額,硅片的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95%以上。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著力打擊中國的太陽能產品,美國飛天大學教授章天亮博士對此分析的非常透徹,原因是中共以國家的財力大力補貼,不顧環境保護的成本,以超低的價格打垮其它國家的同行,致使今天中國的太陽能面板的產量占到全球的83%。
時評人章天亮表示:過去十多年來,美國曾是太陽能產業的領頭羊,市場上曾湧現出眾多本土太陽能面板企業。然而如今,大多數這些公司都已倒閉,原因很明顯:它們無法與中國製造的超低價太陽能面板競爭。根據2024年的數據,中國製造每瓦太陽能面板的成本約為10.1美分,而美國則高達30.8至33.7美分,相當於中國面板價格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僅約33%。如此懸殊的價格差距,使全球買家自然更傾向選擇中國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傾斜。
到2023年為止,中國已掌握全球約83%的太陽能面板產能,幾乎壟斷全球市場,而美國的市佔率則不足2%。這一局面,並非純粹市場自然演化的結果,而是中共長年有計劃的戰略扶持所致。自2011年起,中國政府已投入逾500億美元支持光伏產業,透過稅收減免、大規模補貼、出口支持等政策,幫助國內企業迅速擴張。同時,中國企業也藉由廉價勞工、規模經濟和對環境保護標準的忽視,壓低生產成本。許多中國太陽能工廠仍依賴煤電等高污染能源,大幅削減成本,卻也造成環境代價。
綜上所述,中國的太陽能面板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極低的製造成本、龐大的政策補貼、出口支持、規模化生產,以及對環境成本的忽視。這場由中國主導的「價格戰」,幾乎讓全球其他國家的太陽能產業無路可走。
不僅如此,在過去15年裡,在中國政府支持下,中國主導了全球太陽能產業市場。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太陽能電池板都是由中國公司製造。就連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也幾乎全部在中國製造。
在北京的示意下,中國的銀行向太陽能行業發放了大量貸款,用於工廠建設,以至於全國的太陽能工廠產能擴張至大約是全球需求的兩倍。產能過剩造成企業只得大幅削減成本和降價來維持市場競爭力。
再來看看中國的兩位博主對於目前美國的關稅稅率最高達3,521%的看法。
3,521%的關稅不是輸入錯誤,就是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新徵收的最高稅率。而這些產品的背後幾乎全是中國企業,這不是關稅,而是產業鏈外科手術。美國要動的根本不是東南亞的代工廠,而是中國的光伏影子軍團。而這鏈條的幕後老闆就是中國的晶科、天合、晶澳等新能源巨頭。
現在美國要淨化光伏產業,排除一切中國參與痕跡,實質上是對中國產能轉移全球路徑的系統性阻擊。很多中國光伏企業早些時候還可以把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來規避關稅問題。結果現在連東南亞身份也不管用了,還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未來凡是你背後是中國背景的,不管你披着什麼外衣,美國都要做穿透識別。全面阻擊。
所以別再以為搬出去就安全了,全球產業鏈圍堵戰已經升級到了身份清晰和標籤追溯階段。這對中國新能源出海模式來說,依靠海外代工規避美政策圍堵的路徑正在被封死。在歐美市場上,中國製造正越來越被貼上戰略對手的標籤,而這個標籤不管事實如何,恐怕都很難撕掉。
/1:12-1:27/男配音
這四個國家是中國太陽能產品轉口貿易的核心。所以,非常精準的出台政策,這意味着一個什麼問題?未來中國想單純的通過轉口貿易的方式去規避關稅挑戰,這條路其實是行不通的,目前來看是給堵上了。
中國為了報復美國的關稅戰,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也加徵的125%關稅。但此舉直接讓中國塑料生產企業面臨著全線崩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幾乎所有的塑料工業製品都跟乙烷脫不了干係。乙烷是一種石化原料,主要從天然氣里提煉出來。乙烷裂解能產出80%以上的乙烯。而乙烯是製造塑料、樹脂的關鍵原料。而使用傳統石油,只能產30%乙烯。這意味着用乙烷做原料不僅成本低,還能少產些沒人要的副產品。是塑料工廠的省錢神器。中國的塑料工廠這些年完全靠從美國進口乙烷來生產各類產品,例如塑料袋、汽車內飾、再到醫療器械。
而截至2023年8月,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23年4月創下每天270萬桶的歷史紀錄。2023年前5個月,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乙烷產量就占全美的60%。美國不僅產量高,成本還非常低。2022年乙烷現貨價每磅才0.16美元,美國的乙烷出口能力全球第一。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美國有3個專用乙烷出口的碼頭。截止2023年3月,美國乙烷出口量達到每天53.7萬桶,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是最大的買家,占35%以上。
像連雲港的衛星石化這樣的企業,幾乎全靠美國乙烷餵養。2022年從美國每天進口的15.7萬桶的乙烷,占他們原料的絕大部分。因為中國自己國內乙烷產量少得可憐,2024年只有12萬噸。約每天2,400桶,連美國日出口量的零頭都不夠。
這種單一依賴讓中國在貿易戰中毫無還手之力。更麻煩的是乙烷的運輸和儲存極其複雜,全球只有少數超大型乙烷運輸船能勝任。中國雖然有12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但這些船都跟美國的長期合約綁定,想臨時改道買別國的乙烷,不僅找不到貨源,合約違約金也讓企業虧本。
根據睿咨得能源的數據:中國對美國乙烷徵收125%關稅後,工廠每加工一噸美國乙烷要虧損184美元,而在無關稅的情況下,這可是能賺100美元利潤的生意。這一來一回,利潤變成巨虧。
時事評論員江峰說:125%的高額關稅對中國乙烷產業的打擊,遠遠超出了讓幾家工廠虧錢的範疇,它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正深刻衝擊整個中國的塑料產業,甚至可能拖累整體經濟。根據高盛的預測,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增長可能從第一季度的4.9%暴跌至僅0.8%,這幾乎等同於經濟急剎車。
時評人江峰指出,中國塑料行業本就處於產能過剩狀態,增速遠超實際需求。如今乙烷進口成本飆升,無異於在本已脆弱的產業鏈上再補一刀。據瑞資得能源預估,如果無法獲得關稅豁免,許多中國的乙烷裂解工廠將不得不停產甚至關閉,這不僅意味著資本巨額虧損,更將帶來大規模失業與供應鏈斷裂的風險。
以衛星石化為例,這家曾依靠美國廉價乙烷大幅擴產的企業,如今也陷入停工危機,相關的勞工、物流與配套產業恐將受到波及,影響數千人以上。更糟的是,這場危機的範圍並不限於乙烷,還蔓延至天然氣、丙烷等其他石化原料。雖然這些商品在美國因出口受限而價格下跌,但中國因關稅障礙無法受惠,反而承受高額進口成本。
最後來看看中美之間的這場博弈的結果是什麼?中國提高關稅是為了報復美國的145%到245%關稅,想通過以牙還牙逼美國回到談判桌。但這招對乙烷來說,簡直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美國乙烷的替代性太低,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傷不了美國,卻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美國乙烷出口市場多元化,除了中國,還有印度、加拿大和西北歐。如果中國減少進口,美國可以輕鬆把乙烷賣給別國。甚至趁機壓低價格搶市場。
2022年,美國對西北歐的乙烷出口就因挪威減產大增40%,這說明美國完全不怕中國斷貨。反過來,中國的塑料工廠卻沒這份底氣。這場博弈的結果是,美國乙烷產業穩如泰山,中國塑料工廠卻面臨關停的巨大風險。
這場乙烷危機對中國的老百姓意味着什麼?首先,塑料製品的價格可能要漲了。從超市的塑料袋到手機殼,再到汽車零件,成本上行,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其次,中國經濟的放緩可能影響就業。尤其是石化產業鏈上的工人,失業風險正在上升。最重要的是,這場危機暴露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弱點。過度依賴單一進口,內需拉不動,供應鏈脆弱。反觀美國,靠多元化和靈活調整,硬是把貿易戰的傷害降到最低。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裏,請記得點讚、訂閲、留言,並分享給您的朋友們。我是美玲,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