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距離習近平預定抵達莫斯科參加紅場閱兵僅剩兩天。據前內蒙官運、時評人杜文在自媒體《內部視角看中國》節目中揭秘,一貫貪生怕死的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如此敏感時間敢於出訪俄羅斯,可能隱藏著令人震驚的內幕,即出現在紅場的習近平極可能是一位替身,從而折射出其背後深層的政治動機與地緣戰略布局。
貪生怕死的黨魁
杜文回顧,早在2025年中國新年期間曾在一期節目中專題討論習近平下基層視察時的安保問題。當時,他形容習近平為「全世界最貪生怕死的政治人物」。每次視察,沿途戒備森嚴,草木皆兵,堪稱「民不聊生、官不聊生」。場面誇張,宛如好萊塢災難大片的拍攝現場,充斥著精心佈置的佈景與臨時演員。然而,僅僅數月後,習近平的形象似乎發生了戲劇性轉變。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警告紅場存在安全風險的背景下,習近平依然選擇親赴莫斯科,與普京併肩亮相紅場閱兵。
這種從「膽小如鼠」到「無所畏懼」的轉變令杜文困惑不已。他指出,如此反常的行為背後必有隱情。經過多日思考並與國內知情人士交流,杜文得出結論:習近平此次赴俄的「勇氣」,很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而關鍵就在於安全替身的啟用。換言之,紅場閱兵中的「習近平」,可能並非他本人,而是一位外貌酷似、經過特殊訓練的替身。
替身傳聞:公開的秘密?
杜文表示,近年來關於習近平使用替身的傳聞在海內外社交平台上屢見不鮮,尤其是在他長時間未公開露面或狀態異常時,議論更為集中。雖然這些傳聞缺乏確鑿證據,但它們反映了中國政治運作不透明所引發的巨大猜測空間。杜文列舉了幾次引發熱議的事件:
1.2022年「奮進新時代」展覽:習近平戴口罩現身,神態與以往不同,引發替身猜測。
2.2024年三中全會前:習近平突然「消失」,隨後在越南使館弔唁活動中露面,但被質疑身高比例、面部表情與以往不符。
3.細節對比:網上流傳的對比圖顯示,習近平的耳形、面部皺紋、皮膚色澤及步態存在細微差異。杜文自嘲,他親手繪製的一幅對比圖竟意外獲得全球關注。
杜文透露,替身在中共高層早已不是秘密,「略微上點層次的人都知道」。他甚至聽聞一些駭人說法,例如習近平早已患病,當前活躍於公開場合的「習近平」僅是替身之一,而其夫人彭麗媛偶爾配合演出。更有傳言稱,軍中人士如苗華被抓,可能是因為他們知曉真相,恐洩露習近平「被架空」的內幕。杜文強調,這些說法雖符合邏輯,但因證據不足,他暫不深入討論。
政治動機的四維剖析
杜文從四個維度剖析了習近平此行的真實政治意圖,認為這場「替身政治秀」不僅是個人安全的考量,更是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複雜博弈。
公開站隊俄羅斯
杜文指出,習近平此行等同於公開站隊俄羅斯,儘管中方口頭上宣稱保持中立並推動和談,但實際行動早已為莫斯科提供了關鍵支持:
-經濟支持:中國大量進口俄羅斯廉價能源,為俄提供製裁下的急需現金流,並開放市場填補西方制裁造成的缺口。分析認為,中國的經濟支持對俄羅斯至關重要,堪稱「真金白銀為普京續命」。
-外交掩護: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中國多次反對或棄權譴責俄羅斯的提案,避免直接批評其侵略行為。習近平與普京會晤超過40次,展示中俄「親密無間」的關係。
-技術援助:儘管表面遵守對俄制裁,中國仍通過灰色渠道向俄羅斯輸送民用無人機、晶元等關鍵物資,幫助其規避制裁。
杜文認為,習近平赴莫斯科參加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是一場公開的政治宣誓,表明無論西方如何制裁俄羅斯,中國都將堅定站在其身後。這不僅是對普京的背書,更是在全球地緣格局中選邊站隊。
習近平怕死卻更怕顯弱
儘管官方宣傳將習近平塑造成無所畏懼的領袖,但杜文援引多方消息來源指出,習近平在高風險場合使用替身的可能性極高,包括紅場閱兵及與普京的會談。他列舉了幾點理由:
1.安全敏感:習近平對外形安全極為敏感,其神經質的安保措施早已聞名。
2.烏克蘭警告:澤連斯基明確表示紅場不安全,無法保證任何外國元首的安全。
3.普京的謹慎:普京本人因安全考量僅通過視頻參加紅場活動,習近平不可能比普京更大膽。
4.影像差異:從過往資料及此次活動的影像看,習近平的耳垂、步態等細節存在差異,官方可能避免提供清晰近景畫面。
杜文認為,習近平怕死,但更怕在戰略格局中顯得怯弱。通過替身營造「與普京併肩」的形象,既滿足了國內宣傳需求,又避免了個人風險。這正是中共統治邏輯的典型特徵:一切皆可偽裝,一切皆為表演,但必須塑造鐵血形象。
操控戰爭道義
杜文批評,習近平試圖通過話語操控,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包裝成「反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從未直接譴責俄羅斯,反而將戰爭歸咎於北約東擴與美國霸權。官方宣傳將俄烏衝突降格為「烏克蘭危機」,指責西方單邊制裁,卻對俄羅斯侵略行為避而不談。
在全球南方,中國與俄羅斯聯手推廣「美西方虛偽霸道、中俄仗義反霸權」的敘事,試圖重塑戰爭的正義性。杜文認為,習近平的「和平倡議」不過是為俄羅斯侵略行為爭取喘息空間,將侵略者粉飾為反抗強權的鬥士。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話語操弄,旨在重新定義誰是正義、誰是邪惡。
極權聯盟的生存危機
杜文認為,習近平力挺普京的深層動機源於對中國被全球圍剿與邊緣化的恐懼。俄烏戰爭後,西方國家空前團結,民主與威權的價值觀對抗日趨明顯。這讓習近平意識到,若普京政權垮臺,中國將失去最大盟友,面臨西方的全面圍堵。
中俄被習近平視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為防止俄羅斯倒下,中國不惜承擔支持侵略者的國際罵名,通過經濟、外交與技術支持為普京續命。杜文指出,俄烏戰爭牽制了西方資源,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因此北京無意推動迅速和談。這種冷峻的算計旨在以俄羅斯為盾,為中國在地緣博弈中爭取空間,甚至為未來可能的台海衝突做準備。
杜文總結,紅場閱兵不過是一場地緣政治的劇場,映照出一個既怕死又怕亂的強權。習近平越是投入這場表演,越證明其內心的慌張與體制的虛弱。這場精心包裝的政治秀,終將露出真相。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