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鈔票(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經濟學家謝田近日在自媒體節目中警告,中國民眾手中的外匯資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呼籲民眾謹慎管理外匯並警惕潛在的政治與市場陷阱。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及中國經濟形勢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他提醒,持有美元、歐元或日元等外幣的民眾可能因政策收緊、人民幣貶值及國際金融環境變化而面臨資產縮水甚至被凍結的風險,並支招如何應對。
外匯政策日益嚴格
謝田強調,中共長期以來對外匯實施嚴格管制,近年來管控力度進一步加劇。雖然中國民眾每年有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但在實際操作中,兌換外幣、跨境轉賬及海外投資的難度顯著增加。自2023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以來,監管機構對外匯流動的審查明顯升級。銀行對大額外匯交易要求提供詳細的資金來源證明,甚至合法的購匯需求也常常被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
謝田預測,隨著中國經濟形勢惡化,中共可能在短期內進一步收緊外匯政策。他指出,當局可能會取消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甚至對民眾手中的外匯實施凍結或強制兌換為人民幣的措施。「一旦外匯被鎖定,民眾將無法自由兌換或轉移,甚至可能失去這些資產,」謝田警告,這將使外幣作為分散風險工具的核心價值蕩然無存。
人民幣貶值與資產縮水風險
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低是另一大隱憂。謝田表示,自2022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承壓明顯,2024年離岸市場的波動性顯著增加。雖然人民幣匯率受到一定程度的操控,但其貶值趨勢已削弱民眾手中人民幣的購買力,並間接影響外匯資產的實際價值。
例如,若民眾持有美元但因外匯管制無法轉移至海外,這些美元只能在國內以人民幣計價使用。一旦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這些外匯資產的購買力將大幅縮水。更嚴重的是,若未來外匯市場出現劇烈震盪,普通民眾難以快速應對,可能錯失保值的最佳時機。
國際環境與地緣政治風險
謝田還指出,國際環境的變化為外匯資產帶來額外風險。俄烏戰爭持續三年,中東局勢一觸即發,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也可能升級為衝突。這些地緣政治危機可能影響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長期穩定性。此外,中美貿易戰的加劇及潛在的金融脫鉤風險不容忽視。
他提到,美國可能要求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全部退市,並對中國實施更嚴格的金融制裁。這可能導致民眾持有的美元資產,特別是海外賬戶中的資產,面臨凍結或限制使用的風險。謝田特別提到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旨在削弱中共的經濟實力,通過懲罰性關稅和打擊轉口貿易,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這將直接影響中國的外匯儲備,進而加劇外匯政策收緊的壓力。
中國外匯儲備與進口需求
謝田分析,中國每年約有1萬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其中對美國的順差約為3500億至4000億美元,其餘部分則通過其他國家間接來自美國。然而,隨著貿易戰升級,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迅速減少。這將導致外匯儲備縮水,而中國仍需大量外匯進口醫療設備、醫藥產品、高鐵及飛機零部件、能源產品和農產品等必需品。在外匯儲備減少而進口需求不減的情況下,中共可能採取極端措施,例如凍結民眾的外匯賬戶或強制兌換外幣。
民眾應對策略
面對這些風險,謝田建議民眾採取積極措施保護外匯資產。他強烈反對將外匯存放在銀行賬戶中,因這些賬戶可能被當局凍結或強制兌換。他建議民眾將外匯兌換為現鈔或購買24K純金首飾,以實物形式持有資產。「不要選擇14K或18K的首飾,必須是純金,」他強調。此外,他建議民眾將現鈔或黃金藏匿在安全地點,避免被政府或相關人員發現。
謝田幽默地提到,民眾可以發揮「中國人的智慧」,例如將資產埋在「村口大槐樹下」。他認為,持有實物資產是當前最安全的策略,能有效規避政策風險和市場波動。
「中共的土匪行徑可能再次上演,」謝田警告,「民眾必須自保,守住自己的血汗錢。」他希望通過這一警示,幫助更多人意識到風險並採取行動。在不確定的時代,謹慎與智慧將是保護財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