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顯示一位顧客正在北京周大福店瀏覽陳列的黃金首飾。(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有香港中學生本月初參與香港教育局舉辦的「大灣區職涯探索之旅」計劃,赴深圳交流兩日一夜,其中行程包括參觀「水貝萬山珠寶文化產業園」,被帶到金舖及珠寶店。學生質疑,近一小時參觀時間卻毫無講解,猶如參加廉價內地旅行團遭強迫消費。
香港教育局耗資逾億公帑所主辦的赴中國「愛國」交流團,過去幾個月內頻傳事故,除香港聖保羅書院一位男學生無故死亡外,後續還陸續傳出至少10間中小學連環爆發腸胃炎或食物中毒,受害者多達百人,另傳出一位13歲男生在參加中國交流團期間遭到霸凌、拍裸片。然而,近日再傳出其他問題。
根據《光傳媒》報導,有自稱是普通中學生的網友透過社交平台發文,指參加教育局主辦的「大灣區職涯探索之旅(深圳兩天團)」。據其識別證顯示,旅遊日期為3月31日至4月1日。根據學生貼出的行程,當天下午3時至4時,交流團分兩車前往「水貝萬山珠寶文化產業園」參觀,並在該地停留1.5小時。
學生表示,自己在參加「大灣區職涯探索之旅」到深圳後,卻被帶至金舖逛金飾、珠寶,過程全無講解。並質疑,有沒有人知道參觀金舖珠寶舖跟職涯探索有什麼關係,又稱二十幾位學生到金舖裡,是會嚴重阻礙人做生意。
學生形容,像是超廉價大陸旅行團綁住人在一個地方間接強迫消費,並諷刺「教育局旨意我們買金貢獻祖國經濟?」
據報導,教育局推出的「大灣區職涯探索之旅」計劃為期5年,意在鼓勵學校讓高中學生透過親身觀察及體驗,加深認識大灣區不同行業之最新發展,學校可以選擇自行籌辦或是參加由教育局籌辦的考察團,旨在利用職場考察活動協助高中學生盡早裝備自己,抓緊事業發展的新機遇。
《光傳媒》在翻查教育局2024/25學年發出的相關通函,即「深圳職涯探索之旅(兩天團)」規劃行程後發現,兩天的日程表都沒有提到參觀金舖或珠寶店。
通函中特別提到,各行程需提供企業職員講解及交流。關於有學生稱參觀金舖的過程並無講解,且「水貝萬山珠寶文化產業園」又是否符合了教育局通函的建議日程?
對此,教育局回覆傳媒稱,已經聯絡學校和承辦機構了解事件,得悉過程並沒有涉及強逼購物,學生則可以透過「水貝萬山文化產業園」了解內地珠寶產業的發展過程及珠寶金飾加工業的發展機會,進一步作職業探索。
教育局也表示,已經提醒承辦機構,參訪點須安排人員講解行業的最新發展及人才需求等職涯探索相關內容,且又補充設有恆常機制評鑑參加者對活動的意見,包含跟承辦機構舉行會議、派員出席交流活動及收集意見等,也會不定期派員隨團出發,監察承辦機構之實地工作,並會跟隨團教師保持緊密聯繫。
不過,有旅遊業人士向傳媒透露,園區美其名稱為「產業園」,實質上是購物點,「行內人一看就知道」。並舉例說,西班牙也有「博物館」賣火腿,而不是展覽場所。
根據《人民網》2022年的報道,指水貝萬山珠寶產業園為中國黃金珠寶產業聚集地,成功孵化了超過60家的直播運營企業,年銷售額超過200億人民幣,形容為最具電商氛圍的珠寶產業園區。報導指出,通過產業帶合作及與線上銷售平台對接等方式,產業園為入駐企業拓展營銷渠道與品牌宣傳,包括定期舉辦珠寶採購節等。
學生參加「大灣區職涯探索之旅」計劃,卻被帶至深圳珠寶購物點的新聞傳出,不少網友留言批評、諷刺:
「大陸交流團淪落到變成豬仔購物團?」
「典型大陸式手法」
「唔買唔準走!!」
「係教你認識賣假貨文化」
「參觀大陸假黃金呀?」
「至少要認識真假黃金,大陸黃金普遍有成色不足問題」
「教育局係咪要改名教慾局,要訓練學生有購買慾嗎??」
「問:跟職涯探索有何關係?答:有錢的買金,無錢的賣金」
「應該去參觀器官配對中心」
「下次會唔會參觀體驗按摩技術」
「不如搞去東莞今昔紅燈區探索團啦 呢度真係孕育同吸取生育知識既另類文化產業 配合國家最新生育政策 生幾打紅衛兵抗美援俄」
也有網友直言,「其實上年都有爆料只是沒有大事報道。」
在此之前,持續關注香港師生赴中國交流團問題的前考評局經理楊穎宇曾向自由亞洲電台直言,在愛國者治港政策下,港府在處理交流團質素問題時,已經失去了獨立監察角色,「亦不敢管太多」,變相利益傾向中國,而不是香港師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