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0年9月5日,中國江蘇省連雲港有一大型推土機在把含有稀土的土壤裝載到貨船上用於出口。(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美中關稅熱戰持續進行,甚至延燒至稀土供應鏈上。由於美國稀土儲備僅剩半年,外界預估一旦中共全面禁止稀土出口,恐導致美國迅速面臨技術癱瘓風險。對此,學者認為,此說有些言過其實,即使產生影響也是屬於短期衝擊,但仍建議台灣政府應該成立國家級的稀土戰備儲備中心,進一步因應中共的稀土管制戰略。
根據央廣報導,為了報復美國拉高關稅,中共日前宣佈嚴格管制釤、鋱、鏑等7種稀土出口來進行反制。由於從iPhone手機至F-35戰機,從電動車至飛彈均需要稀土,全球又有逾9成稀土是由中國提煉,加上目前美國僅剩6個月庫存,外界據此預估,一旦中共全面禁止稀土出口,將會直接衝擊美國高科技及軍工產業供應鏈,導致美方面臨技術癱瘓風險。
不過,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所長賀增原認為,這樣的說法,根本是言過其實。「我們從系統工程來說的話,任何一個武器系統,從系統、次系統、組件,各自有各自的性能,那當然稀土它本身具有良好的光電磁的特性,缺少會影響到它的這個武器系統的性能,但如果說性能的缺少,就會沒有辦法做出整個系統,我個人覺得其實是有點言過其實。」
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指出,自2012年釣魚台衝突以來,這也是中共第三次執行稀土管制出口的戰略措施,民主國家早就準備10多年,即使短期內會造成衝擊,實質上的戰略效果仍是有限。
蘇紫雲指出,中共於2012年首次提價,接著是2021年為反制川普1.0而進行的貿易戰、科技戰,中共也已開始第二次的稀土管制出口,但相隔不久效果不彰,因此價格又回落,第三次即是這次,西方媒體比較緊張可以理解,但從西方與台灣的相關預備來看,已經有一些對策。
蘇紫雲進一步說明,對策為「三新」策略,除開發格陵蘭、烏克蘭、加拿大等新礦源外,還包括從海床底層提煉稀土的新技術,甚至是從根本降低使用稀土的新設計。此外,目前台灣也有參與回收3C產品或者高科技產品,進一步再提煉稀土的技術研發,也是方向之一。
賀增原則表示,台灣實則受到國際市場的波動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加上台灣沒有稀土資源,因此建議在台灣目前存在良好的廢料回收,以及在地使用機制下,進行所謂城市採礦,如何在廢棄物中,提取有價值材料,均可作為國家一個重要的選擇。他呼籲,政府有必要將金屬再生產業列為重點輔導的項目中。
蘇紫雲則觀察到,雖然台灣沒有稀土礦產,卻能透過高科技,跟擁有礦產的國家合作。若能加上台灣的回收技術,未來或許能在稀土方面建立一定的儲存量,如同原油、糧食或像過去疫情期間所建立的口罩、防疫裝備及藥品的庫存量一樣。
蘇紫雲進一步指出,考慮到在發生緊急事態時,仍需要一些基本運作,因此建立3個月或6個月的稀土庫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議政府建立一個國家級的稀土戰備儲備中心,提高台灣整體戰略物資的韌性。
實際上,稀土跟民眾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小到手機晶片,大到一輛油電車就需要20公斤的稀土,甚至連一架F35戰鬥機都需要使用到400公斤的稀土。
據此,賀增原認為,這些關鍵礦物的戰略價值是無形的,因此政府必須透過長期的資料收集及分析,進一步了解什麼樣的稀土對台灣而言是比較關鍵的礦物,之後建立的國家級的稀土儲備中心,才能有效因應中共的稀土管制戰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