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看大陸節目我是美玲!
隨著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中國外貿製造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
美國的這個關稅對我們國內企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今天真的是震撼到了,我來順德找我閨蜜買沙發。結果呢,她幾萬平米的工廠,只有兩三個場館在這裡,我問她什麼情況,她說早就已經關門了。因為每天的這個費用都是十萬+以上,沒辦法,無奈的把員工全部都放了,倉庫裡面的這個成品呢,還有幾千萬,她現在人都不在國內了,到越南去找工廠了,真的很無奈。我看了以後真的好心痛,不知道怎麼樣能幫她。
視頻顯示,樓上樓下好幾層的倉庫,裡面全都是沙發,都是要出口到美國去的貨物。之前有很多工人,現在工人都放假了。
漲什麼關稅呀?搞得人心惶惶的,好多工廠都已經開始輪休了,這才四月份呀,這兩天還有點尼絲紡做防晒的再發貨。如果說這幾天談不攏,該怎麼辦?創業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這麼重的無力感。
近日,擁有18年歷史的東莞市德鴻電器製品有限公司宣布,公司訂單全面暫停,將從4月11日起放假一個月。
德鴻電器在通知中坦言,受美國提高關稅等因素影響,客戶已暫停訂單,需重新議價,公司短期經營壓力巨大。為此,公司決定安排員工暫時休假,並承諾依照勞動法發放基本工資。如果員工選擇離職,公司也將會給立即結算薪資。
德鴻電器,主營家用電器研發與出口,產品全部都銷往歐美市場。這次的全面停工不僅反映個別企業的困境,更折射出整個中國外貿生態正在遭遇的劇烈動盪。
隨著中國方面對美關稅反制措施升級,外貿寒潮迅速蔓延。臨近「五一」勞動節,中國多個傳統出口重鎮如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大量工廠宣布集體放假。據抖音上傳的視頻顯示,僅浙江省就有超過半數外貿企業將在「五一」後停工休假,這一趨勢已波及蘇州與東莞等核心出口城市。
以浙江義烏為例,這座中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訂單銳減、貨物滯銷情況尤為嚴重。當地一位工廠負責人表示,原本出口美國的訂單幾乎歸零,加之市場信心低迷,企業經營陷入困局。
在嘉興市一處佔地2萬平方米的貨倉內,外貿積壓品堆積如山,曾在海外售價幾十美元的商品,如今在國內幾元甚至幾毛錢也無人問津。拍攝者在視頻中感嘆:「洞洞鞋幾毛一雙,張小泉的刀具成噸出售,一把只賣幾毛錢…..真是活不下去了。」
多年來服務於江浙粵製造業的陳翔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部分省份的出口依賴度極高,浙江的出口額甚至佔據GDP的七成。在他看來,當前的經濟形勢堪稱幾十年來最嚴峻的階段,製造業與人口紅利之間原有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而更令人擔心的是,現在即使是不做外貿的工廠也面臨著很大的危機。
我是一個小廠啊,我沒有做那個外貿,我也不知道現在來講對我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我發現就是,我上游的企業,他們做的是外貿,出口一些原材料的這種,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接到訂單了,就是一個櫃都沒有出去過。那他們就是接不到單的時候,他們就想做內銷了。他們現在廠裡面的人都沒有停著的,都在外面跑,就是想做內銷。那麼他們捲進來做內銷的時候,那內銷這一部分人,這一部分廠是不是又捲起來了,大家就一起卷,往死裡卷,捲到最後都一起破滅吧,所以影響嘛,影響真的是太大了。可能有些人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真的對無論是對,無論是他們外貿的影響,還是對我們這些不做外貿的廠的影響都非常大。
當前,中美貿易在高額關稅施壓下幾乎陷入停滯狀態。如果雙方遲遲無法重啟談判,航運暫停、工廠關停等現象恐將持續擴散,外貿鏈條所承受的衝擊也將更為深遠。
最新消息指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新一輪關稅政策,使海關手續顯著複雜化,國際快遞巨頭DHL Express宣布,暫時中止所有國家分公司向美國消費者遞送價值超過800美元的貨物,直到另行通知。
DHL表示,企業對企業之間的貨運服務將繼續進行,儘管也可能遭遇一定延遲。此前,價值在2500美元以下的包裹只需少量文書工作即可通關,但隨著新政策生效,海關審查顯著趨嚴,導致清關押力劇增。DHL稱:「我們目前全天候投入人力處理,但高於800美元的貨物,不論來源為何,都面臨數日延遲的風險。」
不過,該公司仍將繼續遞送價值在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因為這類貨物符合最低通關門檻,手續較為簡化。
與此同時,白宮也宣布將自5月2日起堵上「低價商品免關稅」的漏洞,特別是針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包裹,進一步收緊檢查。這一舉措預計將對以低價策略為核心的中國跨境零售平臺如Shein與拼多多海外版Temu造成衝擊。兩家公司均已對消費者發出警示,稱因全球貿易與關稅政策調整,未來將上調產品價格。
川普政府批評稱,中國「許多發貨商利用欺詐手段,將非法物品運入美國」,尤其是在控制芬太尼等合成阿片類藥物流通方面。美國方面認為,這項行政命令是遏製毒品走私、打擊芬太尼來源的重要步驟。
不過,北京方面對此予以否認,堅稱毒品問題是美國自身社會結構的問題,並強調中國一直實施全球最嚴格的禁毒政策。與此同時,香港郵政也做出響應,宣布自4月27日起,暫停所有通過海運方式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
《人民日報》在4月初的一篇社論中宣稱,中國已做好準備與美國打長期貿易戰,甚至「越戰越強」。文章強調,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有足夠的承壓能力應對美方「關稅霸凌」,並喊出「天塌不下來」的口號,號召全民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然而,與此種官媒定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篇不久即被刪除的網路文章則直接反駁說,當前企業在「外部加稅、內部加壓」的雙重擠壓下,生存狀態如同「在高壓鍋裡煎炸」。文章指出,中國目前真正的難題並非外部衝擊本身,而是內部產業空心化、青年失業高企與消費信心崩潰的結構性危機。
微信公眾號「新新青年BLOG」作者荊子酷寫道:「消費者不敢消費,存款創新高,年輕人找不到工作,35歲就成了職場的『退休線』。」他批評官方所謂的「宏大優勢」無法解決身邊小企業倒閉與百姓焦慮的現實問題。這篇文章被迅速刪除,連該公眾號也遭到封禁,顯示中共對不同聲音的高度警惕。
從美中關稅戰的實際進展來看,雙方已互征高額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最低關稅,中方則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關稅。《經濟學人》直言,美國的新關稅相當於對中國外貿下了「死刑宣告」。中國大量出口產品如電子產品與服裝無法再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只能轉向他國,但這些市場無法比擬美國的購買力,甚至為了保護本國產業,也可能對中國商品加征反傾銷稅。
經濟學者克里斯托弗.貝多爾分析,中國當前本就處於數十年來最疲弱的經濟階段,貿易戰讓原本已因清零政策、房地產泡沫破裂而深陷通縮的局勢雪上加霜。尤其是房地產曾是中國經濟支柱,如今大幅下滑抹去大量家庭資產,加劇消費信心崩潰。
花旗銀行的穆罕默德‧阿帕巴伊曾預測,中方不會選擇接受高關稅,而會選擇加碼對抗,如今情勢的發展印證了這一點。他指出,北京如果仍以出口美國為目標,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妥協,但這顯然不符合中共一貫的政治邏輯。
針對目前的情況,現在不少企業選擇將產品轉回國內市場銷售。表面看似是一條出路,實則問題重重。
有分析指出,首先,這些出口產品的定價原本是為國際市場設計的。它們在國外可以賣得很好,價格可以是國內成本的兩到三倍,消費者照樣買單。但同樣的產品一旦回流國內,就完全不具備價格優勢。國內消費者的接受能力顯然與國外不同。雖然這些產品質量往往不錯,符合歐美高標準,理論上會吸引一些消費者,但高昂的價格注定會讓它們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其次,這類產品本身就是為滿足國外市場需求而設計的。比如別墅區用的泳池設備、智能清潔系統、庭院設施等,在國外很常見,但在國內很多人根本用不上。就算價格合理,消費者也未必買賬。這種消費認知上的差距,注定了「出口轉內銷」在國內只能是一種小眾的選擇,難以形成規模銷量。
再來,從宏觀層面來看,當前國內市場本就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如果再加入大量原本面向海外的外貿商品,必然加劇市場競爭,形成新一輪的「內卷」。屆時,不僅外貿企業賣不出去,內貿企業也將受到衝擊。大家在價格上惡性競爭,最後可能是「兩敗俱傷」,一大批企業被迫出局。
從理論上看呢,「出口轉內銷」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一個嘗試,但在現實操作中,卻面臨著諸多的限制。長期來看,中國製造必須「走出去」,只有讓全球市場來吸收我們的產能,才能真正推動經濟增長。而如果對外出口的通道被堵死,在國內反而會陷入資源過剩和產業內耗的死循環。
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點讚、訂閱、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我是美玲、我們下期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