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戀型人格看中共政權的心理特徵(圖)

作者:楊金柳 發表:2025-04-17 09: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 中南海
一名警察阻止在中南海外拍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經歷一段痛苦的情感關係後,我意外接觸到心理學中一種極具破壞性的病症——自戀型人格障礙(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這類人格的特徵包括極度自戀、情感冷漠、操控欲強烈,甚至會對他人造成長期精神虐待。與NPD者相處,往往令人痛苦萬分,常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淖之中。直到我終於艱難走出這段陰影,才驚覺:NPD雖難以察覺,卻極具毀滅性,且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常見。

而當我以這個心理學視角重新審視中共政權的行為時,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體制,竟與NPD人格的核心特徵,驚人地相似。

什麼是NPD?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深層次的人格異常,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與病態的權力慾望。心理學界及大量NPD倖存者總結出以下十項常見特徵:

1.極度自私、控制欲強,唯我獨尊

2.顛倒黑白,活在自我幻想中

3.空心人,缺乏共情能力,靠模仿他人維持形象

4.愛比較、貶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5.情緒不穩,易怒失控

6.選擇性失憶,拒絕承認錯誤、善於甩鍋

7.精神控制,習慣打壓與操縱他人

8.內在極度自卑,缺乏信任與愛

9.對自己人最狠,對親密關係中的對象很殘酷

10.重利輕義,計較功利,缺乏奉獻精神

而當我們將這些人格特徵與中共政權的現實操作進行比對,竟能一一對應,令人震驚。

NPD與中共:極權政體的心理投射?

1.控制欲與唯我獨尊

從建立網路防火牆封鎖國際資訊,到對新疆、西藏進行文化與宗教的強制統一,再到香港《國安法》的強勢落地,中共政權展現出對控制的極度執念與獨裁傾向。對臺政策更是充滿威壓與不容置疑的姿態。

2.扭曲現實,顛倒黑白

任何來自外界的批評,常被描繪成「敵對勢力干預」;例如緬甸KK園區的人權醜聞,也能被包裝成「一帶一路」的成功案例。這種現實扭曲的話術,與NPD患者的自我防衛機制如出一轍。

3.「空心人」式冷酷治理

從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暴力驅趕街邊攤販、查扣外送員電動車等細節可見,政權對基層民眾的生活苦難毫無同理心。這是一種徹底「去人性化」的管理思維。

4.以比較為手段操控民眾

透過不斷將中國內部狀況與所謂「西方亂象」對比,政權營造出「祖國最安全」的幻像;同時又批評國民「不夠努力、不夠愛國」,製造焦慮與服從。

5.情緒化決策與政策波動

從經濟政策、計畫生育等政策的朝令夕改,到對外關係的忽冷忽熱,政權表現出極度情緒化、不穩定的治理風格,令人無所適從。

6.永不承認錯誤,擅長推卸責任

從疫情初期的信息封鎖,到天災人禍後的地方官員「背鍋」,中央權力從未真正承擔應有責任,正如NPD者永不認錯的本能反應。

7.精神控制與言論封鎖

網路審查、思想洗腦、壓制異議,這些系統性的輿論操控手段,令人聯想到NPD者對他人思維的長期操控與洗腦。

8.對內對外皆抱敵意

對內打壓少數民族與維權人士,對外則採取「戰狼外交」,極端攻擊性正是自戀型人格內心不安與自卑的投射。

9.「窩裡橫」式治理邏輯

愈是忠誠支持政權的群體,愈可能成為被監控與壓榨的對象。對內部的控制與懲罰遠遠超過對敵的理性應對。

10.重利輕義,缺乏公共精神

從官場的系統性貪腐到對公益的冷漠無感,政權在乎的是權力與利益的最大化,卻少有真正服務人民的精神。

根源:文化性格的反思

中國乃至整個東亞長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這種文化鼓勵壓抑、內斂與對權威的無條件服從,也埋下了壓抑式嫉妒、內化敵意與極端競爭的土壤。當這樣的文化與集權體制交織,很可能催生出帶有NPD特質的統治模式——外強中乾、操控一切、缺乏愛與共情。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整體社會極易陷入心理失衡與情緒紊亂。NPD式的政權,正是這種病態文化的產物與放大。

結語:辨識與警覺,是每個人的責任

無論是個體還是政權,當我們開始看見自戀型人格的陰影浮現,就應該提高警覺。認識與辨別NPD的行為模式,不只是心理學上的知識,更是社會存活的基本素養。

面對一個高度自戀、極度操控、充滿敵意的政權,我們更應思考:如何擺脫精神控制?如何重新找回自由、尊嚴與真誠的關係?這不僅是個人的救贖,更是社會的出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