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日,美國加州長灘港,一艘正在卸下亞洲貨物的集裝箱船上飄揚著美國國旗(圖片來源: MARK RALST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4日訊】上任後不久,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自今年2月4日開始,對中國商品加佂關稅10%。這波加佂關稅的直接原因,是懲罰中國輸出製造毒品芬太尼的原料。換言之,與其說是關稅,不如說是毒品懲罰稅。
川普原定自2月1日起,不僅對中國商品加佂關稅10%,還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佂關稅25%,對墨加兩國,針對三項:從這兩國轉進的中國毒品芬太尼,從這兩國轉進的非法移民(也包括中國非法移民),以及這兩國與美國之間的不平衡貿易。但隨後,墨西哥總統和加拿大總理先後與川普緊急通話協商,承諾在美墨和美加邊境增加部署重兵,阻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輸往美國。緊急通話後,川普把相關加稅措施推後30天,以觀效果。
而中國方面,原先傳出習近平也可能與川普通話協商,但目前並沒有發生(不排除隨後登場)。似乎,習近平並不急於談判。相反,針對美方對全部中國商品加佂關稅10%,中方很快提出反制:對部分美國商品加佂關稅10%或15%,並宣布限制稀土金屬出口。而迄今,中國是最大的稀土輸出國。
看上去,習近平不怕,要跟川普硬碰硬,不在乎關稅戰和貿易戰升級。那麼習近平的底氣究竟何在?表面上看,習近平的底氣來自三方面:
其一,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居世界第二位;外貿額巨大,居世界第二位、幾乎與第一大貿易國美國持平。
其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屬生產國,佔全球比例近70%。當今世界的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和國防產品、醫療設備等都離不開稀土金屬。
其三,中國具有抄襲、剽竊、盜版的最大「創新」能力。這方面,沒有哪國可以比肩中國。凡美國、歐洲、日本和先進國家擁有的,中共幾乎都可偷為己用,以「彎道超車」的詐術,變相實現滿清未能實現的夢想:「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以上三大因素相加,相比其他國家,中國似乎最有實力跟美國叫板、碰瓷。其實,即便上述三項優勢相加,還並非中國最大優勢。其中任何一項,美國最終都有能力拆解之、化解之,只須假以時日。但,對習近平和中共而言,最大的優勢卻是「制度優勢」,這個「硬體」,才是川普和美國最難對付的。
這裡的「制度優勢」是什麼?對習近平來說,中國的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業利益並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最在乎的是他自己的權力和權位。只要能保住權力和權位,中國經濟上升或下降、繁榮或衰退,對他來說,都不是大問題,都可以犧牲。中國是黑箱操作、黑幕決策的封閉型國家,領導人的所作所為,都由他們自己在媒體上自說自話、自吹自擂,完全不接受民眾的監督和批評。這就是習近平擁有的「制度優勢」。
但川普不同,美國是民主國家,他是民選總統,他必須對選民負責,只要在位,就必須把選民利益放在首位,換言之,美國的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業利益,始終是川普施政考量的重中之重。美國是完全透明的監督型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成就和失敗,都在人民、媒體、司法和反對黨的嚴格監督之下。相比之下,的確,川普不具備習近平獨享的那種「制度優勢」。
習近平的底氣正在於此。赤腳的不怕穿鞋的,不穿衣服的不怕穿衣服的。他可以跟川普硬碰硬,貿易戰就貿易戰,關稅戰就關稅戰。在遭徹底洗腦的部分中國人眼裡,他還是有硬氣的「一條漢子」。然而,中國經濟衰退、市場萎縮、工廠倒閉、人民失業、民生艱困,等等,統統不在習近平的顧慮和顧及之中。
習近平早有名言:不要算經濟賬、民生賬,要算政治賬。還有內部訓話:天天說抓經濟建設,經濟搞上去了,共產黨的政權沒有了,有意義嗎?習近平動輒宣稱「不惜一切代價」,而中國網民早就總結了:中國人民就是他口中的那個「代價」。
故而,無論美中貿易戰、關稅戰打到什麼程度,只要習近平本人毫髮無損、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尤其,只要他仍然大權在握、權位穩固,他就大可心安理得。
這才是中美貿易戰的關鍵環節,重中之重,習近平心下的「制度優勢」,是他有底氣跟美國鬥爭的最大秘訣。這是黨國機密,大概也是美國和川普政府無法參透的中國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