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壓抑的危機 負面情感累積影響身心(組圖)

作者:倉成宣佳 發表:2025-02-13 1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憂鬱
被抑制、壓抑的情感會一直留在心底,影響身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偏向思考與行動先於情感。為什麼我們會將情感往後推呢?因為受到了要迴避貼近情感這種想法的極大影響。許多諮商者都被教育到貼近情感不好。例如孩子若說:「我討厭唸書」、「我不喜歡去學校」,大人會用什麼話回應呢?是會以接受他們心情的態度說:「你很討厭啊∼」嗎?應該不少人都會教導孩子:「不要覺得討厭」、「要是覺得不喜歡就會愈來愈不喜歡了」吧。

情感愈是壓抑就愈扭曲

在孩提時代父母就這樣告誡自己,很多人都被教導著要盡量不去看不愉快的情感而成長。若是關注不愈快的情感,就代表著會一發不可收拾。「變得愈加討厭」這樣的表現別說是在接受與處理不愉快的情感了,那甚至是在告訴我們會因放大那樣的情感而新增不快。的確,有不少諮商者都深信「一旦感受到不安,那分不安就會愈形強烈」、「若感受到悲傷就會更加悲傷」、「感受到恐懼後就會不受控地被恐懼支配」。或許像這樣的觀念是一種方便的教育,但卻是錯誤的。

所謂「不要覺得討厭」是在壓抑或不去看自己的情感,情感愈是壓抑就愈扭曲。被抑制、壓抑的情感會一直留在心底,影響身心與諮商者談話時會發現,有許多人有種錯誤的觀念:「不去看、忍耐下不愉快的情感才是在處理,若是壓抑下來,不愉快的情感就會消失,也不會感受到不快。這樣就能變得正面積極了」。甚至有的諮商者因為一直忍耐,導致身體各處感受到疼痛而求醫,卻被醫師診斷為是壓力引起而要其別再忍耐的。

不愉快的情感 滿溢而出

所謂累積情感是怎樣的狀態呢?感覺就像是杯子中積滿了水,因為表面張力而勉強地沒讓水溢出,我們可以把這水想成是累積的情感。在這個狀態下,只要稍加一點不愉快的刺激,例如只要有一滴水從上面滴下,水就會從杯中溢出。因為一點小小的不愉快事件,情感就會溢出。

有位20多歲的男性業務員在職場上被稱讚為溫柔又態度良好,有口才且說話沉穩,他平時就有很強的傾向在壓抑自己的心情。即便碰上了討厭的事也不會表現出來,只會面帶微笑。在某個星期,他被上司說教超過十分鐘連續五次。即便如此,他仍舊面帶微笑沉穩以對,但某日,上司把他叫去,對他提出的文件錯字申斥了約一分鐘。這是他在那一週被說教的情形中時間比較短的,而那些申斥也不是什麼大事,都是些枝微末節的小事。他回到自己座位上後,沉默不語了一陣子,然後突然就大聲宣洩出憤怒:「我再也做不下去了!」並且用雙手拿著厚厚的文件大力敲桌子,發出了巨大的聲響,還站起來踢了自己的椅子後就離開了辦公室。周圍的人都被嚇了一大跳。人們之所以吃驚不只是因為他突然暴怒地發出很大聲響、大力敲打桌子,還因為他平時都很溫順,卻做出了一反常態的行為。當時的他就是杯子的水滿溢而出的狀態。上司約一分鐘的申斥,則是讓杯子的水滿溢出來的最後一滴水。

喝水
累積情感就像裝滿水的杯子,一點小小的不愉快事件情感就會溢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杯子的水滿溢而出的狀態就像這名20多歲的業務員例子一樣,不只是因為再也無法抑制情感才爆發。就如同壓力反應會表現在身體面和心理面行動面上,杯子裡的水滿溢而出時也會表現在身體面和心理面行動面上。不會只表現在某一面上,而是多個層面上。此外,也不是說累積某種情感就會表現在某一面上,表現方式會因人而異。若是那位20多歲業務員的例子,因無法抑制而爆發出強烈怒氣是心理面,敲打桌子則是表現在行動面。

在心理面會表現出壓抑著的憂鬱,以及強烈的不安、憤怒。在行動面則多表現為暴食、飲酒過量、理智斷線等。很多時候會同時表現在心理面與行動面上。

另外有位40多歲的男性在與妻子的對話不如預期時就會變得不想說話。連妻子喊他都不回應。他三不五時就會兩、三天不說話,過分的時候曾經三個月完全不說話。妻子因此倍感壓力,沒有自信往後兩人能否持續一起生活下去。還有某位國中男生一旦在意起班上同學的一言一行,就三不五時會動手。就算沒動手,也會頻繁地以強勢口吻威嚇同學。同學以及老師都將他貼上問題兒童以及情緒化的標籤。40多歲男性不說話的狀態、國中男生會動手且用強勢語氣威脅人的狀態全都是杯子中的水滿溢而出的狀態。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社《拯救被情感淹沒的你:運用情感處理法,梳理情緒亂流》,作者:倉成宣佳)



来源:世茂出版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