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 美國國旗 (圖片來源: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7日訊】---誰會買下Tiktok?成為全球關注的一個焦點,特別是川普(特朗普)可以說出爾反爾。他原來是要封掉TikTok,現在又宣布要給TikTok 75天的寬限期,那就更引起了外界很多討論。外界對於TikTok的禁令到底會不會執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有些人講,川普對TikTok的態度反覆。之前說要查禁,現在好像要保護。我覺得這樣的分析有點簡單化,尤其是圍繞川普本身,更是各種情緒化的發言。如果把這歸結為川普個人政策的態度反覆,從這個角度看TikTok問題,我覺得這樣的分析是片面的。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政治本身就是瞬息萬變的,政客今天說一套、明天說一套,也是常見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川普一個人的問題,每個政客都是這個樣子。
像TikTok這樣的問題,我認為絕對不是川普個人立場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它背後涉及到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國際博弈、政黨政治和新的權力架構,至少有這五個層面的問題可以討論。這五個層面的問題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呈現出TikTok處理上的複雜度。它不是簡單的川普個人的問題。
我們來看這五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國家安全。關於國家安全這個層面,我們就不用多說了。主張查禁TikTok的人基本都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TikTok確實會收集數據,其母公司又在中國,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一點是明確的,不需要過多討論。
但是除了國家安全,還有其他的層面需要關注。有人講川普對TikTok態度大轉彎,主要是因為發現這個社群平臺對他的選票有幫助。川普在2024年加入了TikTok,粉絲量一下子增加到了1,500萬。所以這次他上任後對TikTok的態度轉變,好像是「報恩」。也有人說,如果最終TikTok的禁令解除了,川普就會收穫大量年輕用戶的支持。如果禁令沒有解除,他還可以把責任推給拜登。無論如何,川普似乎都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我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我認為川普也不會再競選了,他不能連任。而且他現在的權力如此穩定,根本沒有必要在乎年輕選民對他的態度。川普不是那種會過分在乎相關利益群體態度的總統。就算他救了TikTok,大量的年輕用戶是否會更支持他,這也是非常牽強的判斷,沒有實際證據。我相信川普並不是在每個政策問題上都特別在意特定利益群體的看法,所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第二個層面的問題,除了國家安全,經濟利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國會聽證會上,TikTok CEO周受資提到的部分內容也是事實。TikTok目前在美國擁有的用戶數非常龐大,超過1億,尤其是年輕人群體。TikTok的應用已經成為美國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想禁就能禁的。而且TikTok還是一種經商手段,已經形成了電商生態。現在的統計顯示,到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已經有超過700萬個個人商戶在TikTok上進行營銷和推廣。
很多採訪報導顯示,有些偏僻地區根本不可能開設實體店,但通過TikTok進行產品營銷,他們能夠掙錢。TikTok在美國不僅是一個社交平臺,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電商和數字營銷領域,TikTok的影響力不可忽視。
另外,在就業方面,TikTok現在在美國直接雇佣了7,000人,而且間接創造了眾多的就業機會。就像剛才提到的那些小電商商販,到2023年,TikTok對美國的經濟效益已經超過了200億美元,數額相當龐大。有報告指出,僅僅在2023年,TikTok上的小企業就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42億美元。不僅如此,《華爾街日報》估計,TikTok每年光是廣告營收就超過80億美元。從經濟角度來看,TikTok確實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川普在競選時,打動人心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承諾解決美國當前的經濟問題,包括通貨膨脹和嚴重的失業問題。他說他有能力解決這些民生問題。而人民對拜登和民主黨政府的不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經濟選民的表態。現在新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工作,川普能否讓美國經濟重現繁榮,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當前的首要任務之一。
國家安全當然排在第二位了。TikTok在美國市場的巨大影響力,使得簡單地實施禁令非常困難。尤其是考慮到TikTok已經成為大量企業和個人謀生的工具,這個平臺的電商生態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多樣化,讓許多商戶依賴它來接觸潛在客戶。因此,川普政府在執行禁令時,面臨的是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矛盾。這不僅僅是國家安全和言論自由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經濟利益的考量。
從這一點來說,說川普在TikTok問題上反覆不定,很可能有經濟利益上的考慮。如果他一刀切封殺TikTok,這可能會對他的經濟增長目標產生影響。作為一個政客或者總統,他總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政策。TikTok問題的第二個層面確實是經濟利益。
第三個層面當然是中美博弈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川普試圖利用TikTok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希望通過談判迫使中國做出讓步,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不過,對於所謂「雙方都能接受」的概念,我是持懷疑態度的。中美之間,很難有真正能夠讓雙方都滿意的協議。
最新的情況是,22號川普在白宮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明確表示,他已經將TikTok的交易與對中國徵收關稅掛鉤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賣TikTok給我們,我們就要對你施加關稅。所以,川普對TikTok政策的第三個考量,主要還是圍繞中美博弈。很可能將強製出售或禁令作為與中國貿易談判的一個重要手段,迫使中國在其他領域作出讓步。
不過,我認為這個策略在TikTok問題上恐怕會碰到「鐵板」,並非易事。前幾天,《紐約時報》有篇文章提到,中國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以換取減少關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我對這種分析不太認可。我覺得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會比較強硬。當然,你可以說中國也希望通過解決TikTok問題緩解美國對中國貿易戰的壓力。他們想不想?當然想。沒有必要因為關稅增加讓局勢更糟。
但是另一方面,TikTok不一樣。我覺得TikTok是中國大外宣的一個重要利器。這個平臺基於非常複雜的演算法技術,它的核心技術是個性化推薦演算法,而這屬於中國政府嚴格管控的技術範疇。早在2020年,中國就更新了《禁止出口和限製出口技術目錄》,其中明確規定,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被列為禁止出口的技術,而TikTok的核心演算法正是其中之一。
這意味著,如果字節跳動要將TikTok的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公司,首先需要申請並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
你想想看,像這種推演算法,其實我們都知道,好像Facebook等等,如果我們覺得有被中共派人滲透進去,他們會限流啊,會用各種手段。所以推演算法這樣的技術,涉及到中共對內維穩、對外大外宣的國家戰略考量。我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共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所以,川普面臨的是一場硬戰。
第四個層面應該說是政黨政治。川普現在在TikTok問題上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面對自己的黨。共和黨,大家也看到了,其中的鷹派力量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非常強硬的。從國家安全的層面來看,兩黨的共識也非常高。此前通過的《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侵害法案》,名字雖然很長,但它的通過意味著川普沒有辦法隨意修改這個法案。這也說明兩黨在這一問題上的共識非常明確。
法案的核心內容要求字節跳動剝離對TikTok的控制權,這就把美國對於TikTok的政策範圍限縮了。必須遵照法律進行。而且共和黨的許多成員,尤其是持強硬立場的鷹派人員,一再明確要求全面禁止TikTok。川普剛上任,他也需要共和黨對他的支持,但共和黨內部對他的支持並不是毫無保留的。他也不是想說什麼就能說什麼。且不說眾議院裡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人數相差不多,參議院方面,你看看前不久國防部長的任命,萬斯親自出面投下一票,而共和黨裡有幾個人就是不投川普提議的國防部長人選。
所以,川普是否能完全掌控共和黨,在TikTok問題上也是他與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勢力的一次較量,尤其是面對黨內的一些強硬派。這就導致了川普在處理TikTok的問題時,不僅要考慮國家安全問題,還要面對國內經濟利益的權衡,同時還得考慮黨內不同派系的要求,並且還要與中共的強硬立場對抗。這四個層面,都不是簡單地說川普變來變去就能解釋的。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川普在TikTok問題上的決策非常艱難。我認為這是川普政策起步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當然了,他最想做的就是對公司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TikTok出售給美國企業。
現在的最新消息是,昨天晚上我看到說,白宮現在正積極推動TikTok出售給甲骨文。據說甲骨文很積極,包括微軟也很積極地想接掌TikTok。同時,他們希望中國的母公司字節跳動能夠保留少部分股權,並將演算法、數據收集和軟體更新的管理交由甲骨文來監管。如果這樣的話,當然是對美國有利。
問題就在於我剛才提到的,中國會不會同意?字節跳動是不是寧願放棄在美國上市的機會,也不願意將演算法的核心技術交給甲骨文或者讓美國政府能夠監控?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美國能否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但我要最後講一個第五點,這挺有意思的。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英國的《衛報》在2025年1月26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它提出了一個挺有意思的觀點。我覺得可以作為我們思考TikTok問題的第五個層面。文章提到,TikTok的故事中最有趣的方面是它揭示了數字世界的權力。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權力。錢是一種權力,政治權力是一種權力,媒體也是一種權力。現在有一種新的權力,就是數字世界的權力,或者我們叫平臺權力。文章說,一些政治學家已經開始意識到,那些運營被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使用和重視的平臺的公司,已經擁有了一種新型的權力,這叫平臺權力。
到目前為止,這種權力通常被用來抵制政府的監管措施。這次TikTok動員了很多人在平台上發表各種各樣的言論,這其實就是一種權力的實施。大家記得2020年在加州,當時Uber、Lyft以及一些食品配送公司動員了他們的大量用戶,最終擊敗了加州要求他們將司機視為員工的提議。這也是通過數字平臺的影響力迫使政府讓步的案例。
所以,現在的意思就是說,TikTok能夠這麼強硬,能夠與美國政府對抗,反映了在當今社會中這種平臺權力的增長。比如我們知道,馬斯克和推特在美國大選中的表現就是最近的例子。這些現象,其實跟言論自由並沒有太大關係。甚至像TikTok這樣的平臺,我們都知道,它已經在干擾言論自由了。它當然還好意思說要捍衛言論自由,但TikTok本身的內容審查實際上就是對言論自由的破壞。
可是TikTok能夠對言論自由造成這麼大的影響,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像它這樣的數字平臺。這樣大的平臺權力,未來會不會在人類社會中扮演一種第五種權力的角色呢?我們講三權分立,後來有了第四權,現在會不會數字平臺成為第五權?所以,美國政府能不能打敗TikTok,背後還反映了這個問題。這是第五個層面的問題。
總結來看,我覺得TikTok問題的複雜性遠遠超過表面上看到的「禁還是不禁」這麼簡單的事。它背後反映的是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國際博弈、政黨政治,甚至是新的權力的崛起。如此複雜的一系列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TikTok問題難以簡單解決。
川普政府能不能找到一個兼顧多方利益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但是據川普最新講話說,他爭取在50天還是30天內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就拭目以待,看他要怎麼解決。
我不知道各位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尤其是最後一個層面的問題。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評論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