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立法會會議廳發表年度施政報告。(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7日訊】香港記者協會主辦「記協杯」足球賽,今年開賽在即,突因政府宣布場地需要維修兩個月而被迫取消,不禁提醒大家,是時候大幅減掉特首及其領導班子的人工了。
不論場地取消的原因是政府確有需要維修場地,還是故意針對記協,都證明李家超班子是大大物超所值。單是今年頭一個月,政府場地臨時退租令活動取消已有兩例,一是藍奕邦演唱會,另一是「香港節日管弦樂團」演出前收到取消租場通知,指音樂廳要維修。這些臨時決定突如其來,反映政府管理不善,損人害己,既有礙文化藝術發展,也打擊政府收入,有關損失,從領導班子的人工扣回,實屬理所當然。
場地被取消頻繁針對「眼中釘」剝奪公民權利
不少人更相信當局有意針對它視為眼中釘的人物和組織,才會出現那麼多「意料之外」的情況。例如一些親民主派歌手幾年來始終沒法覓得演出場地,找到也遭臨時退租。記協去年四月主辦音樂會籌款,最後也因為「不可抗力因素」取消現場表演,改為網上舉行。這些「眼中釘」的公民權利被剝奪,不論當局是否參與其中,起碼代表當局沒有盡應有義務,結果不單侵損表演者及主辦者的公民權,更侵損有意參與這些活動的市民的權利。換言之,當局若沒打算服務這大批市民,保障他們的人權,又憑什麼支取百分百現時的人工?
其實特區領導班子需要扣人工,還有起碼以下四個原因。首先是施政表現不似預期。「由治及興」既是特首的施政目標,從經濟角度看,其人工是預計會達成此目標而得出(priced in),倘若如當局所自認,政府財政最快要到2028才能轉虧為盈,而經濟復甦不太可能早過財政收支回覆平衡,「由治及興」不會在李家超任內出現。因此,他餘下任期的人工必須扣除(priced out)「由治及興」的成績而大幅削減,甚至可考慮收回前半任期他多收的人工。
無「經濟安全」「由治及興」難成真
李家超月薪接近四十七萬元,比美國總統高七成,相信另一個前設是他可以捍衛國家安全。根據北京「國家安全」的廣闊觀念,包含經濟安全,但眼下香港,政府財政赤字達到二千億(不計借債填數),經濟缺乏動力,國際金融中心日漸褪色,零售業衰退,不僅「由治及興」好夢難成,更恐怕噩夢成真,令民怨積累,社會不穩,衝擊管治威信而構成安全隱患。因此,立即拉低特首薪酬至合理水平,既符合優厚待遇的前設,也有助提高執政班子的國家安全意識。
管治水平低千億財赤不值高薪厚祿
再者,李家超班子無法駕馭大局,反映管治者薪水遠高於管治水平。例如發展東北都會區,特區當局無法獨力推動發展商積極投資,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因此只好有勞北京港澳辦出面,會見商界代表,最後才有八十多間企業簽署意向書,以示支持發展計畫。北大人即使自願幫忙,特區領導班子也該照鏡自省,是否值得如此高薪厚祿。
又例如港人北上大灣區消費成風,香港零售業大受打擊,特區當局至今束手無策。中港大融合的前提下,邊境過關手續簡化,深圳由工資、物料到地租都比香港廉宜,價格遠低於香港,香港人到深圳消費是經濟規律使然。香港當局既無意以行政手段,如開徵離境稅拉近兩地消費水平,就必須接受成為大灣區一份子的宿命,在市場壓力下降低生產成本,而特區領導班子若知宿命難違,就該以身作則,率先大幅減薪,以示融入大灣區的決心。
特首高官實權功能下降帶頭減薪合情合理
說到底,新香港今非昔比,特首職能已削弱不少,只是薪水仍未反映實況。北京一直強調對香港行使全面管治權,又宣布《中英聯合聲明》失效,也等於說香港特首只須執行北京的意旨,不用如首任特首董建華那樣費煞思量,一面對付立法會及社會的反對力量,一面用盡想像訂出各項畫餅充飢的雄圖大計。相反,現時特區當局可以不假思索,對外緊隨北京外交路線,照本宣科,不用在中美之間尋找自己生存之道,對內以《國安法》壓縮言論及公民社會空間,政治上風平浪靜,經濟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切依北京意旨行事。
港英年代,政務官待遇優厚,是由於他們角色重要,為政府出謀獻計、執行政策以至檢討修正,都由他們主持。董建華第二任期實施政治問責制以來,特首及北京選定的特區管治班子取代政務官的決策角色,政務官變成高級幕僚,負責草擬及執行政策。到新香港年代,特區領導班子只處於中游位置,對上有北大人指明方針政策,對下有幕僚負責落實執行,其實權和功能都在下降,因此調低薪水也合情合理。
對於李家超及領導班子減薪,坊間還提出不少其他理由,這裡不覆述了,因為單是上述五點,足夠說明一點:即使沒有財政危機,也有充分理由大幅裁減他們的薪水,更何況如今入不敷支,財赤揮之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