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接五路、迎財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年初四傳說女媧創世時,在這天捏造出了「羊」,所以稱「羊日」,老皇曆中佔羊常說的「三(陽)羊開泰」一語,乃是吉祥的象徵。「羊日」也是漢人民間迎神回民間的日子。
俗語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飽,初四接神……」,大年初四是眾神重臨人間的日子,人稱「接神日」,而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說法,也就是送神要一大清早,而接神在下午也不遲,所以接神都在下午。
大年初五傳言是財神的誕辰,故會在初四子夜,準備好糕果、祭牲、香燭等供品,敲鑼打鼓焚香禮拜,虔誠地恭敬財神的到來,俗稱「接財神」或「搶路頭」。
迎接財神會準備「羊頭」以及「鯉魚」,是因羊頭有「吉祥」的意思,而鯉魚的「魚」和「餘」是諧音,圖個吉利。
2個禁忌
一般來說,正月的禁忌不少,例如:忌吵架與罵人、喪家忌賀年、忌諱摔壞與摔破東西、正月不剃頭等。除了這些,亦有初四這一天特別需要遵守的禁忌。
1、不可殺羊
既然初四是羊日,大家在這一天是絕對不能宰殺羊隻的。倘若這一日的天候佳,則代表養羊人家能在這一年裡,把羊咩咩養得很好,成果也會很好。
2、忌出遠門
初四這天是民間所謂的「接神日」,家家戶戶是都得要迎接回到人間的灶王爺與眾神來保護家人的。因為灶王爺會點查戶口,因此全家人都要守在家裡,不宜外出。家家戶戶還得準備豐富的水果、祭品,焚香燃燭、放鞭炮,來恭迎眾神。
迎神接福的3大習俗
1、接五路
接五路原本是指「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通常在初五開市,故先前做生意的人在春節假期後,都會於年初四晚上恭迎五路財神,以圖吉利。接五路這個民間習俗,大家希望財神爺能把財富帶來家裡,在這一年裡發大財。
初四吃過年期間吃剩的年菜雜燴,俗稱「折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吃折羅
折羅是指「大雜燴」的意思。依中國的傳統習俗,正月初四這一天全家一起吃「折羅」。
在張壽臣的《化蠟千兒》提到「老太太晌午吃的散夥面,晚上吃的折羅」。記載的「折羅」是中午宴會所剩下來的飯菜。老百姓家的「折羅」就是把年節這幾天所剩下來的飯菜,加在一起形成的「大雜燴」,以掃掃年貨。
3、綁火神
北方農村的風俗會在大年初四「綁火神」,用麥梗或玉米梗繫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家送到河裡,意味著這一年家裡沒有火災。
還有就是,把新年期間積累下來的垃圾,全部集中起來放到庭院中,預備「扔窮」,此舉乃是為了要趕跑窮神,把窮氣清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