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部‧ 噶照〈記憶中土地的味道〉。(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2024「森川里海藝術季」,是一場以「銜接Articulation」為主題,融合藝術、文化、自然的藝術盛宴。8組藝術家自7月起進駐部落,透過參與部落日常生活,在靠山面海,風景秀麗的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復興、貓公、港口四個部落參與創作,探索自然與部落、人與土地間的聯繫,以及過去和未來⋯⋯
藝術季源起 傳承發揚原民傳統部落文化
熱情洋溢、口條清晰的導覽員雅涵娓娓道來「森川里海藝術季」起源的故事。2009年,成長於石梯坪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在外闖蕩多年後返鄉。她重修水圳,以對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在荒廢30年的農地上成功復耕海稻米。倍極艱辛的歷程曾被改編成電影《太陽的孩子》,2015年上映,感動無數人。
其後,因為溼地及梯田復育計畫,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協同在地族人,開啟了一系列的行動,成為藝術季的起源。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自2016年起在豐濱鄉新社村、港口村啟動「森川里海平台」,聯合相關公部門共同解決部落生態和生活相關問題。
2018年由在地策展團隊「節點共創」籌劃的「流Undercurrent」活動開始,接著是2021年「好野人—慢慢走比較快」,到2024年「銜接Articulation」,各有不同主題,團隊運作的力量也更加成熟、強大。
藝術創作 漂流木建構「從土地上長出的生命力」
陳淑燕〈一起來吧!土地上的「染」〉。(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2024森川里海藝術季」第一站來到豐濱鄉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新社部落,參觀纖維藝術家陳淑燕的作品〈一起來吧!土地上的「染」〉。陳淑燕收集漂流木,建構出「從土地上長出的生命力」,並邀請老少族人用薯榔和泥土當染料,合力染出飄揚的布旗,再結合箭竹完成作品。
關於漂流木,導覽員雅涵非常佩服族人的妙語。她指出,今年藝術季的主題叫「銜接」,部落的人巧妙串連:「森」是指漂流木是從山上漂下來的,流到河「川」裡,再到「里」,里就是人活動的地方,最後進入大「海」,銜接起來就是「森川里海」。
陳冠華× 大武山工作隊〈水平線向東〉。(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張恩滿〈植物誌轉印術—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遺憾的是,藝術季有二件作品:陳冠華×大武山工作隊的〈水平線向東〉、張恩滿的〈植物誌轉印術—給離鄉族人的備忘錄〉,因不敵狂風暴雨而毀損。但也很神奇,它們倒在原定最後一天展覽日,不多不少,沒有提前告別,卻也「沒有答應」延後,彷彿是謹守和大地的約定,功成身退,將自然景觀還諸天地。
藝術創作 重生的〈山海同座〉依然迷人
還有一件位於復興部落的〈山海同座〉被颱風「變身」,順勢成為2.0版——隱身在田中的茶席,也是我們預定參觀的第二件作品。
因山路蜿蜒狹小,大夥兒換乘當地居民私家轎車上山。一入山,我愣住了!這是多年前兒子參與工作營,建造田間裝置「笠螺」(功能類似亭子)的地方。當年兒子和部落族人一起採集茅草,鋪設屋頂和牆面,填沙子、鋸竹筒墊高地坪,跟著耆老學習原住民的生活智慧。
「笠螺」還在嗎?雅涵規劃車子直達部落最高建築八角亭,讓大家以較不費力的方式往下走。我卻反向上山,尋找記憶中的「節點」。
儘管殘破卻依然屹立原地的「笠螺」。(攝影:哲君)
心急路陡,的確吃力。但當我看見歷經多年風雨,儘管殘破卻依然屹立原地的「笠螺」,彷彿也重溫團隊曾經的汗水、希望、努力和堅持,感動滿懷。
羅婕如×黃俊男〈山海同座〉。(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山海同座〉「變身」為2.0 版——隱身在田中的茶席。(攝影:哲君)
羅婕如×黃俊男〈山海同座〉位於半山腰,展現一場山海稻田間的浪漫茶席。藝術家就地取材,以當地土石和藍靛等自然素材染出海洋意象的波浪狀染布,隨著風吹的方向鋪開。運用茶席的形式,讓觀者靜心體會山海之美,吟唱土地之歌。
雖然颱風所帶來的驚人雨量,讓鬆軟的泥土地承受不住作品重量,染布框架因而傾倒。但上蒼的考驗也蘊含重生的力量,轉換樣貌的茶席依然迷人。
藝術創作 〈看不見的風景〉連結人與土地的日常
在伊娜飛魚餐廳品嘗澎湃的原住民特色料理後,我們來到著名的蝙蝠棲息景點、天然鐘乳石洞穴——月洞。坐上小船深入其中,透過導覽員口述的情境式引導,體驗劉玗改編部落祈雨祭的古老傳說——〈是太陽還是月亮?〉中的場景。
撒部‧噶照是港口部落的阿美族人,其作品〈記憶中土地的味道〉置身田間,以大海為背景,用竹子、米糠皮迴旋出優美的線條,傳達久遠的土地記憶。
戴翰泓〈聚留〉。(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聚留〉作者戴翰泓認為:「人和漂流木一樣,生而成長、漂流,最後成為土壤大地的一部分,再周而復始地循環著,對土地來說,都是短暫的旅客。」他的作品簡潔有趣,深深扎根於梯田中,無畏風雨。以榫卯結構拼接的漂流木,好像兩個人共同舉起一間小屋的模樣。
洪琳茹× 黃建寰〈看不見的風景〉。(圖片來源:節點創意提供)
最後一件參觀的作品是洪琳茹X黃建寰〈看不見的風景〉。明明眼前天寬地闊,為何風景「看不見」?透過貓公導覽員林佳玲的解說,大家才了解作品理念和背後的故事。
藝術家費力選址、勘查,訪談耆老,最終才找到這棟荒煙蔓草堆中的廢墟。當時,周圍的雜草長得比人還高,連許多當地居民從來都不知道此處還有建物,這是第一個「看不見」。
作品是透過「以物易物」和居民交換鏽跡斑斑的舊藍色鐵皮所搭蓋出來的。創作過程留下影像記錄,可以略知一二,但其中甘苦歷程也是外人「看不見」的。
鐵皮建物像房子造型,卻矮小又沒有窗戶,且不得其門而入。它不是房子,而是一個樞紐。藝術家希望透過這個物件,在從無到有,揮汗如雨的奔波、堆積中,可以跟在地族人互動、溝通、連結,亦即呼應「銜接」主題,此乃第三個「看不見」的部分。
濤聲不絕,一波波浪潮彷彿召喚著異鄉遊子的歸來,緣分也牽引遠從台中而來的兩位藝術家短暫落腳於山海交界處。「我遇見的深藍是你口中的日常,而你的日常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
深耕部落 「節點共創」開啟藝術創生計畫
傳統是珍貴的先民智慧,豐濱鄉的許多原住民部落至今仍然保留了世代教導的傳統知識和生活方式。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大量青壯年外移、部落人口老化等因素,豐濱鄉也面臨傳統文化快速流失的困境。
「節點共創」團隊在2018年藝術季的醞釀、進行過程中,與部落密切合作,也一直在記錄各部落老人家的許多傳統文化知識。2018年藝術季結束後,「節點共創」創辦人蘇素敏和王力之認為,如果藝術季一結束,所有事情都停下來,會非常可惜。於是,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的大力支持下,開啟「藝術創生計畫」。
他們持續深耕部落,甚至常年進駐部落,以學習、陪伴、文史調查、出版、策展等方式,連接東海岸各個「節點」,凝聚在地能量,傳承、發揚傳統原住民部落文化。
天人合一 部落生活趣事一籮筐
沿路上,雅涵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在部落實際生活的趣事。部落裡面,可以用餐的小店就只有一間。疫情期間,大家都被困住了。當所有的店都關門之後,口袋有再多的錢都沒有辦法買到食物,也就沒有東西吃了。那時候,有部落的人覺得我們要餓肚子了,就會說:「我去抓一些好料回來給你們吃好了。」
雅涵表示,部落自給自足,是一個富足的狀態。像是種稻、收割、蓋家屋、修理房子等,都是大家互助合作、共同參與的。從這個概念延伸出來,「好野人」(台語:有錢人)的意思就是說我很富足,但不一定是錢很多,而是我生活在部落的一種富足。
她談到,石梯坪有很多ina(伊娜,通用於阿美族女性長輩)在種菜,種得很認真。團隊中有人想要種長豆,但到處都買不到種子。有一天,看到ina在田裡,就過去聊天,順便問問哪裡有長豆的種子可以買,沒想到,ina把她每天放在後面的一個包包轉過來,從裡面拿出長豆的種子來。「這也太震撼了!ina的包包是保種袋嗎?裝了很多很多種子。」
雅涵經常和ina聊天,ina說幾年前種了柚子和其他農作物,但自己從來都沒有吃過。因為在最好吃的那一刻,猴子就會全部吃光。ina有一個很豪華的雞寮,颱風那麼大,她很擔心她的雞,還是堅持要去雞寮餵雞。雅涵問ina:「可以賣一點菜給我嗎?」她說:「不行,這些菜是給雞吃的,不是給妳吃的。」
此外,部落居民每年修繕家屋時,會集體上山取籐、竹等材料,下山時就用三根竹子綁成竹筏,並將材料綁在竹筏後方,抱著竹筏順秀姑巒溪而下。後來,雅涵和團隊夥伴學起居民一起上山拿材料,也抓著竹筏順流而下,「那天很好玩,秀姑巒溪泛舟快艇上的人都很羨慕地看著我們,很想說『怎麼樣才可以玩到你們這種竹筏呢?』」今年團隊就把《小心!淺水灘!》繪本內容變成兩天一夜的活動,讓大家都可以來玩。
雅涵說得眉飛色舞,也分享了「森、川、里、海」(森林、河川、人活動的地方、海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人和自然和諧共處」。
一日行程見證了「森川里海藝術季」和地景、生態、文化與生活的結合,非常充實。除了意外和「笠螺」重逢,我也記起兒子曾在《太陽的孩子》中當過臨時演員,當時他剛好腳傷,拄著枴杖,完全不用裝扮,在鏡頭裡一閃而過,飾演醫院候診的傷患。
兒子早與「森、川、里、海」有銜接,這條隱形的線也讓我「銜接」其中,真是奇妙的緣分。
自古以來,中國人即有「天人合一」的觀念,與「森、川、里、海」的活動理念不謀而合。立足天地間,人類應該更謙卑。人與萬物如何和諧共處、友善「銜接」,值得深思。
(轉載自《看雜誌》第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