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某藥房外民眾在排隊買藥(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9月5日訊】[一]即使是出於私心,我也想在這裡呼籲一下。
昨晚讀到一個杭州朋友的文章,他的6歲孩子最近得了支原體肺炎。按照經驗,注射進口阿奇黴素是醫學上的首選治療藥物。這款藥物的商品名稱叫「希舒美」,由美國輝瑞藥物公司生產,其中包括阿奇黴素片、阿奇黴素干混懸劑,以及注射用阿奇黴素等多種劑型。
半年以前,也就是在2024年的春季,他的另一個孩子也得了支原體肺炎,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用了進口的注射用阿奇黴素,很快就痊癒了。但現在,他帶孩子就醫時,不僅門診開不出來該藥物,住院也同樣沒有,醫院現在統一使用的是國產注射型阿奇黴素,商品名稱叫「巴珠」。
他的後怕從此開始了。
「第一天輸液回家,此前的高燒根本沒退,而且還升到了39.6度的新高。當天晚上不得不給他餵了美林退熱藥,度過第一晚。
第二天早上,體溫都在38度以下了。但是下午輸液結束回家,到了晚上九點,體溫又升到39.6度了。「
還好,他在朋友的建議下,趕緊換到省兒童醫院,在那裡終於用上了「希舒美」——儘管各種審批流程也很瑣碎——當天晚上,高燒就降了下來,在38度以下,而且不再抬頭。
我的這個朋友不由得感嘆:杭州有1200萬常住人口,作為一個被認為是新一線的好城市,這裡的兒童都不能用上被公認最有療效的藥物,那麼其他的地方呢?
這樣的感嘆也讓我驚出一身冷汗——我家裡也同樣有兩個兒童,今年春季,兩個娃也都感染過支原體肺炎。我不確定深圳的醫院否同樣緊缺「希舒美」,如果是,接下來秋冬季又可能面臨各種流感高發期,若不慎染上怎麼辦?
這也正是我前文所說的「私心」所在。每個有孩子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私心」吧。
[二]那麼,進口的注射用阿奇黴素都去哪了?
我的杭州朋友原本以為是進出口管制導致稀缺,但他查了很多資料,沒有查到相關的管制規定。而且「無論從科學、人文與邏輯上講,都不可能去管制一款治療肺炎的藥物」。
後來他才知道,這種進口藥在很多醫院下架,是因為被「撤網」了。
什麼叫「撤網」?這是一個醫學黑話。目前,各省搭建了醫藥採購平臺,作為公立醫院和企業之間買賣藥品的主要渠道。它的角色類似於網購用的電商平臺,企業把藥品展示在平台上,公立醫院從平台上下訂單採購,這個過程被籠統稱為「挂網採購」。
「撤網」,是把原先展示的藥品信息從平台上撤下來,不能通過平臺採購該藥品——2023年11月,國家對包括阿奇黴素干混懸劑在內的42種藥品組織開展集中帶量採購。按照規則,報價較低的前9名中選,希舒美報價5.58/袋,比第9名0.98元/袋的報價高出約4.7倍,排在末位最終落選。
也就是說,療效最好的藥品,因為「價格高」被國產擠了出去。
我的杭州朋友在文中說,「以價格為由把希舒美從肺炎藥物裡剔除出去,這不僅是邏輯和醫學上的錯誤,而且是對炎黃子孫的戕害和犯罪。」你可以將它看成是他因為孩子剛剛無端遭罪後的激憤之言,但是,我想,在很多方面你可以支持國產,在藥物方面尤其在治療孩子相關病症的藥物方面,我相信沒幾個人會真誠地支持國產。
那些可能認為買華為手機就是愛國、買蘋果手機就是漢奸的家長,在孩子得了支原體肺炎後,你覺得他會選進口的還是國產的?
那些到麥當勞門口抗議的愛國大媽,讓她裝個國產心臟起博器試試?
[三]杭州朋友在文中還寫道
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醫生、綜合ICU主任葉盛,根據臨床實踐認為,病原體對國產阿奇黴素的耐藥性非常高,他直言不諱地告訴患者:「忘了它吧!」
與之相反,讀到某官媒一篇報導,認為這是消費者「對進口原研產品有偏好有依賴,對跨國公司定高價的行為也相對寬容,如同開了美顏濾鏡「:」……列入研究的阿奇黴素、頭孢地尼、利奈唑胺等抗菌藥物,以細菌清除、臨床症狀和體征改善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多項指標,開展基於真實世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結果顯示中選仿製藥與原研藥在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無統計學差異。「
我想告訴這篇報導的作者,如果你有種在孩子生病時不選進口選國產,我就服你,否則的話,有多遠給我滾多遠。
報導中令我觸目驚心的一句話是:「同時,也有不少進口藥、原研藥退出中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有161種進口藥未在我國再註冊,其中不乏過去臨床常用的知名藥品。」
其實,老百姓最關心的不是進口與國產,而是療效。在國產藥存在質量缺陷的情況下,急吼吼將高價進口藥排除在外,確實是一種對他人生命健康不負責的表現。或者,具體到阿奇黴素而言,比較穩妥的做法,是將5.58/袋的進口藥與0.98元/袋的國產藥一併列上,給人們一個選擇權。
熱播電視劇《父母愛情》裡有這樣一個情節,上世紀某個年代,男主正在追的女方的侄子突然得了一種急病,急需一種進品藥救命,可是該藥只有部隊醫院有,而且需要審批。男主憑著炮校學員的身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搞到了這種藥,俘獲了美人心——再這樣下去,電視劇裡的鏡頭,會不會成為我們現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