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李強開藥方促消費 專家表示擔憂(圖)

發表:2024-08-18 09: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強表示要花大力氣促進消費
李強表示要花大力氣促進消費。(圖片來源:FABRICE COFFRIN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此前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稱,正借鑒中醫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準調理經濟。中國經濟持續走軟之際,李強又表示要花大力氣促進消費。但是,專家表示刺激很難有效。

李強開藥方刺激消費

自北京當局從2023年的年初結束了「清零」防疫政策之後,官方一直期待經濟復甦會導致出現「報復性」消費。但是,在三年「清零」中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中國經濟出現了罕見的併發症,長期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大引擎」—-房地產業、出口和投資一一熄火,中國經濟陷入了全面低迷。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當局仍將2024年經濟目標制定為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總理李強8月16日在主持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時重申,要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大力提振經濟,並將重點刺激消費。

面對中國經濟持續疲軟,李強提出新的政策措施,強調要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等等。還將研究提高農村和城市地區家庭收入的措施,並將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適當的支持。

李強強調,要「下大力氣」增強中國經濟的持續回升;要「更加有力擴大內需,以提振消費為重點」;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鼓勵地方立足特色打造優勢產業」。

李強還承諾,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重點群體穩就業」工作,並研究制定「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政策舉措;同時,要「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著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等。

此前在6月25日,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表特別緻辭。解釋關於中國如何平衡短期的刺激需求,以及債務高企、人口老齡化、消費不振等長期挑戰的問題。並表示北京當局正借鑒中醫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準調理經濟,改善中國經濟的基礎。

李強說,最根本的還是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治標與治本的關係。

李強以中醫的固本培元概念介紹說,經過疫情幾年的衝擊,經濟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按照中醫理論,這個時候是不能下猛藥的,應該精準調理、慢慢調理,使它的基礎逐步得到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李強稱要「調理」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的言論不僅官媒未見引述,而且遭全網下架。目前以「李強 下猛藥」等關鍵字在百度搜尋,只能看見一篇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提到簡略的一句話。

專家分析:難挽經濟困局 刺激難見效

北京當局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為推動經濟增長推出了許多刺激消費的措施,從取消各種購房限制到提供低利率房屋貸款,從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到提供電動汽車優惠,可以說是動了不少腦筋。在7月份,中國財政部宣布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以及支持地方政府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刺激消費支出。

但是,以上措施迄今為止並未出現預期的效果。

美國之音8月17日的報導指出,習慣了「供應端」思維的官僚體系始終不肯直面消費疲軟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費者不肯花錢,而是他們顧慮太多,生活太難。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不是如何「刺激」,而應當改變消費在宏觀經濟中的關鍵作用。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黃益平最近在一次公開演說中呼籲改變「重投資、輕消費」的政策理念,敦促北京加強刺激消費力度,甚至要求政府直接向民眾發錢。

黃益平指出,政府過去幾十年的宏觀政策都是以雷厲風行、立竿見影著稱,但是現在的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力度偏小,「這看起來多少有點奇怪」。

黃益平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面臨較為嚴峻的過剩產能挑戰,進一步的刺激政策很可能會加劇產能過剩的矛盾。

他建議政府,短期的政策方向應把追求溫和通脹的重要性提高到與追求中速經濟增長同樣的地位,設定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增長區間(2%至3%),明確政策目標。他還呼籲加大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盡快落實已經安排好的財政開支,其中包括「讓農民工在城市落戶」和「直接給老百姓發錢」。

據自由亞洲電臺8月16日報導,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從李強在會議上的言論來看:「是向市場釋放一種積極的信號,例如提高法制、擴大對外開放,解決大家一些擔憂的問題。但是還要觀察它下一步有什麼具體的措施。」他強調,如果不能與改善對外關係相結合,單純的經濟措施很難扭轉經濟的困局。

旅美財經評論人士王劍認為,中國經濟無法增長的原因是由於其結構已陷入了「資產負債表衰退」:「衰退的原因是由於房價下跌,所有的人都在賠錢,老百姓的錢都在還貸。資產負債表衰退就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它會持續很長時間。」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恆8月15日撰文「當前經濟運行的明線與暗線」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引發的供需失衡,繼而導致經濟實際增速與名義增速的背離、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背離,居民和企業對經濟恢復的獲得感不強,拖累預期和信心、消費和投資的有效提振。

文章認為,經濟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物價下行壓力仍存,要從體制機制(改變重供給輕需求的制度障礙,生產地徵稅原則轉為消費地徵稅、從建設財政和吃飯財政轉為民生財政、農民工市民化、推動轉移支付隨人走、不再以高昂住宅用地彌補低價工業用地)解決供需失衡,而非簡單採取供給側去供給或者需求側擴大需求的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