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電訊報》報導,習近平在多個方面都從弗拉基米爾.普京對烏克蘭的殘酷入侵中獲益,尤其是他最重要的個人目標:成為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中國領土完整、不容西方干涉的歷史性領袖。
習近平親眼目睹了西方對侵略者實施制裁的後果。在過去的兩年裡,他竭盡全力保護中國經濟免受制裁影響,通過加強與所謂「南半球」國家的貿易關係,確保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中國最近還進行了大規模的石油和天然氣購買。即使按照中國的標準來看,這些努力的規模也令人震驚。
西方如何理解他在這一切中的戰略目標,以及戰略背景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看黃金。僅在過去的17個月內,中國申報的黃金儲備飆升了17%,達到了近7300萬金衡盎司,目前價值170億美元。還有其他跡象表明,中國還將進行大規模的離網採購。與此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總的來說,這看起來像是一筆用於抵禦西方嚴厲制裁的戰爭基金,按照烏克蘭的模式,這種制裁很可能會在中國入侵臺灣之後發生。
聲稱習近平永遠不會犯下入侵臺灣的錯誤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無論這在一些西方圈子裡曾經多麼流行。這個想法是中國共產黨將努力實現的;即使這不會導致區域或全球衝突的升級,這個脆弱政權的生存也將付出巨大的鮮血和財富。專家們紛紛指出,儘管習近平已經命令軍隊「做好2027年入侵臺灣的準備」,但這不應被解讀為意味著他打算這樣做。
習近平很可能根據五年前的情況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但隨著與美國和西方的競爭日益激烈,西方減少進口,幾乎無限地獲得廉價的俄羅斯能源,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劣勢,以及操縱與伊朗和其他親信關係的機會,在習近平的支持下,他採取了更有彈性、更堅定的戰略。
這種做法植根於「戰備」概念之中,習近平在公開聲明中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這個詞。這不僅僅是軍事能力——它是描述中國「戰爭無極限」軍事理念的新方式。「戰備」的共同目標遠遠超出了對臺灣的勝利,還包括在與所有中國對手和競爭對手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鬥爭中取得勝利,以及中國將成為世界主導力量的新時代的曙光。
對當前中國地緣戰略活動的快速調查表明,這一過程正在順利進行。中國正迅速朝著到2030年將其核彈頭庫存增加一倍的目標邁進,從約500枚增至1,000枚,然後盡快達到1,500枚。即使中國脫離了其目前與俄羅斯對抗西方的事實上的軍事聯盟,這一議程顯然也是為了推翻核力量的平衡,有利於威權國家。中國的太空軍事化,特別是反衛星能力,已經有超過美國及其盟國能力的風險。中國目前正在生產新型導彈技術,這可能會改變地區和國際海洋空間控制的遊戲規則。總的來說,中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畫很可能不再排除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情況向公開敵對行動發展,中國也有可能對抗西方。
儘管中國的經濟戰略未能將國內增長恢復到政權穩定的安全水平,但只要可以通過壓制性數字和其他公共秩序措施來加強社會穩定,習近平似乎願意冒這種衰退的風險。他正在加大力度向值得信賴的外國供應商提供工業、能源和食品等重要原材料,同時繼續肆無忌憚地掠奪世界各地瀕臨滅絕的自然資源,包括太平洋、極地地區和南大洋的大部分地區。來自俄羅斯和中亞的陸上進口的增加正在鞏固中國的能源安全,一些重大合同的期限長達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出口更多地被理解為戰略影響力的延伸,而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中國與西方經濟互聯的貿易順差也具有類似的政治影響,德國的例子就很明顯。
儘管面對這個多方面的現實很困難,但中國與西方的混合間諜活動、虛假信息、影響力和網路衝突正在順利進行,其雙重目的是收集情報和建立軍事基地。這是為什麼這筆戰爭基金很重要。它的存在,就像北京的高超音速導彈和核武器一樣,不是為了在選定的日期對臺灣發動攻擊,而是為了確保隨著力量平衡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變化。習近平押注於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之間的政治混亂和不團結,就像烏克蘭所表現的那樣,如果他的計畫不受限制地進行,他將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併吞臺灣。這才是中國當前對已經支離破碎、領導不力的西方聯盟構成的地緣戰略挑戰,而非對習近平入侵計畫日期的徒勞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