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襲 你一定要知道的保命法則(圖)

發表:2024-04-03 19: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地震 災害
地震來襲,你一定要知道的保命法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月3日早晨,台灣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是自921大地震之後最大的地震規模。根據中華民國消防署的統計,截至4日晚間6點,全台灣災損傷亡共9人死亡、882人受傷。氣象署地震中心表示,未來3、4天內可能還會有規模6.5以上至7.0的餘震。對於地震的突然襲來,總是讓人措手不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求生?怎樣才能保命呢?

地震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DCH)

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提醒,地震發生時應保持冷靜,切勿大範圍移動或急著想衝出門,應立即採取3步驟:

  1. 趴下(Drop)
  2. 掩護(Cover)
  3. 穩住(Holdon)

躲進桌下,採雙肘雙膝跪姿、頭部壓低,並雙手緊抓桌角,能相對保護自己不讓傾倒或掉落的物品砸傷、壓傷。若室內沒有堅固桌子,也可躲在較堅固的柱子旁,遠離可能傷害身體的物品,以低姿勢保護自己,尤其是頭部與頸部。

地震避難知識

地震發生時如何避難?以下是中央社整理的在不同情境下的地震避難原則:

1、在客廳、餐廳、書房時

如果附近有桌子,儘可能躲在桌下(除了玻璃桌面的桌子以外,餐桌、書桌都可以),抓穩桌腳,保護自己。如果附近沒有桌子,應遠離玻璃窗、吊燈、吊扇、易倒塌的櫥櫃或冰箱以及可能移動的鋼琴等物品,保持低姿勢,並以雙手保護自己的頭部和頸部。

2、在床上時

留在床上,並利用枕頭或棉被保護頭部,直到地震結束。

3、在廁所時

廁所中支柱比較多,相對是比較耐震的地方。當地震強烈搖晃時,要注意牆上懸掛的鏡子以及櫥櫃或置物架上的物品是否會掉落。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好在泡澡,可以放低頭部,低於浴缸邊緣,並用手保護頭部。因為浴室有水或是肥皂,在移動的時候要注意腳底下別踩到而滑倒。

4、在廚房時

如果是正在瓦斯爐旁使用爐火,立即隨手關閉瓦斯,就地避難,躲在桌子下,直到地震結束。如果不是順手即可關閉瓦斯,請先就地避難,躲在桌子下,保護自身安全,不要貿然衝去關火,以免受傷。

5、在開車時

將車子緩慢停靠在路邊,待在車內等待。切記不要把車停在天橋下、大樓旁、電線桿旁,否則恐因建物坍塌壓到車子,也不要跑出去,避免被一旁建築物掉落物砸傷或是被後方車輛撞傷。

6、在教室、辦公室時

利用桌子保護頭、頸部和身體,以免被掉落的電燈、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傷。要注意,別往上看,因為日光燈可能會破掉,如果往上看很容易被破片刺傷。

7、在捷運上時

氣象局指出,車廂可能會因減速和地震而不穩,因此乘客務必緊握支撐物,將身體重心放低,以免跌倒受傷。

此外,小編也整理了以下8條發生地震後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房子晃動時,不要驚慌地奔出室外,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

2、一次強震過後,不應安心下來,要準備應付餘震的發生。

3、震後失火,要先將大火扑滅。

4、盡量步行到避震所,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5、不要走過狹窄的道路、溝渠邊緣、懸崖或河邊,以免發生意外。

6、戶外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注意不要靠近山體、懸崖,以免崩裂發生意外。

7、靠近海岸時,必須注意海嘯的發生。在低窪地則應防止水淹。

8、冷靜採取行動,防止混亂遵守秩序,注意衛生。

地震後如何自救 

地震時,如果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首先要保持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摀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之後,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保存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責任編輯:紫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