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凌晨,以色列和哈馬斯持續激戰,以色列軍隊在巴勒斯坦飛地上空投擲照明彈。(圖片來源:FADEL SENN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今日,以色列軍隊已經抵達加沙城主要醫院的大門,這是他們奪取加沙地帶北部控制權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哈馬斯被披露拒絕以色列向加沙醫院提供燃料的建議,隨著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衝突激增、美國對敘利亞境內伊朗支持的民兵發動空襲,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可能會蔓延到加沙地帶以外的地區。
以色列坦克抵達加沙城醫院門口
路透社報道,11月13日,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言人阿什拉夫·齊德拉(Ashraf Al-Qidra)在電話中接受採訪時說,一輛以色列坦克目前駐紮在加沙城阿爾希法醫院(Al Shifa hospital)門口。「(以色列軍隊)坦克位於(阿爾希法醫院)門診部大門外,這就是今天早上的情況。」
— צבא ההגנה לישראל (@idfonline) November 13, 2023
以色列已經發出通知要求平民離開,並要求醫護人員將病患送往其它地方。以色列表示,已嘗試將嬰兒從新生兒病房(neo-natal ward)疏散,並在醫院入口處留下300公升燃料為緊急發電機供電,但這些提議遭到哈馬斯的阻止。
對此,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言人阿什拉夫·齊德拉否認拒絕以色列提供燃料,但表示這300公升燃料僅能為阿爾希法醫院提供半小時的電力。
The IDF provided 300 liters of fuel for urgent medical purposes to the Shifa Hospital, but there was a problem that prevented the fuel from getting to its destination.
Why? Because the CEO of the Hamas Health Ministry, Yosef Abu Rish, forbade it.
Watch for yourselves: pic.twitter.com/yXyKw1OgRu—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November 12, 2023
阿什拉夫·齊德拉告訴路透社說,阿爾希法醫院每天需要8000公升至1萬公升燃料,而且這些燃料必須由紅十字會(Red Cross)或國際援助機構來提供。
Our troops risked their lives to hand-deliver 300 liters of fuel to the Shifa hospital for urgent medical purposes.
Hamas forbade the hospital from taking it.
Gaza’s Hamas-run health ministry has been warning for weeks that its hospitals are running out of fuel. If so, why… pic.twitter.com/u6XaLvdr8x—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November 12, 2023
“In the last 24 hours, the IDF delivered 300 liters of fuel to the Shifa Hospital's doorstep, yet the fuel remains untouched after Hamas threatened hospital staff.”
The IDF is doing everything it can to mitigate harm to Gazan civilians and increase humanitarian aid. Our war is… pic.twitter.com/Z1maLsnwBQ—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November 13, 2023
一位要求匿名的以色列政府官員稱,以色列提供300公升燃料可以維持阿爾希法醫院數個小時的電力,因為現在只有急診室在運轉,因此這家醫院對燃料的需求減少了。
11月12日,在美國媒體NBC News提問有關哈馬斯在加沙主要醫院下設有指揮所的指控、是否有理由危及病人和嬰兒的生命,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已向加沙城阿爾希法醫院提供燃料,因為該醫院因燃料耗盡而暫停運營,但哈馬斯武裝分子拒絕接受。
當被問及以色列是否有計劃向加沙輸送燃料為醫院供電,內塔尼亞胡說:「我們剛剛向阿爾希法醫院提供燃料,但他們拒絕了。」「哈馬斯躲在醫院裡,不想要醫院的燃料……他們想要獲得從醫院運到地道、戰爭機器的燃料。」
內塔尼亞胡說:「相反,我們實際上提出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燃料來運營阿爾希法醫院,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與患者或平民發生戰鬥。」
哈馬斯否認以色列關於該組織在阿爾希法醫院和其它加沙醫院下設有指揮所的指控。也沒有立即對內塔尼亞胡的言論發表評論。
以色列軍方表示已準備好從阿爾希法醫院撤離嬰兒,但巴勒斯坦官員表示醫院裡面的平民仍然被困,數十名新生兒面臨停電危險。附近正在激烈戰鬥。
11月12日,阿爾希法醫院的外科醫生艾哈邁德·埃爾·莫哈拉拉提(Ahmed El Mokhallalati)醫生表示,醫院爆炸事件迫使工作人員將早產兒放在普通床上,利用僅有的少量電力為他們取暖。他說:「我們預計每天都會失去更多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社交媒體X(舊稱Twitter)上發文稱,阿爾希法醫院「不再作為醫院運作」,「可悲的是,患者死亡人數大幅增加。醫院本應是安全的避難所,卻變成了死亡、破壞和絕望的場所,此時世界各國領導人不能袖手旁觀。」
今年10月下旬,以色列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並迅速包圍了該地帶北部主要定居點加沙城。此後,以色列軍隊與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戰鬥集中在阿爾希法醫院周圍。這家醫院是巴勒斯坦飛地最大的醫院,數千名平民在那裡尋求庇護。
歐盟譴責哈馬斯利用「人體盾牌」敦促以色列克制
11月12日,歐盟譴責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利用「醫院和平民作為人體盾牌」,同時敦促以色列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克制」以保護平民生命安全。
以色列軍方表示,哈馬斯在醫院下方和附近設立了指揮中心,需要進入這些指揮中心來解救哈瑪斯武裝分子所劫持的約200名人質。
對此,哈馬斯否認以這種方式利用醫院作為人體盾牌。
在代表歐盟27個成員國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說:「歐盟譴責哈馬斯利用醫院和平民作為人體盾牌。必須允許平民離開戰區。」
同時,博雷利也敦促以色列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強調國際人道法有義務保護醫院、醫療用品和醫院內的平民安全。
博雷利說:「這些敵對行動嚴重影響了醫院,並對平民和醫務人員造成了可怕的傷亡。」「必須…立即向醫院提供最緊急的醫療用品,需要緊急醫療護理的患者需要安全疏散。在此背景下,我們敦促以色列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以確保保護平民。」
以色列加強打擊黎巴嫩真主黨
國際社會擔憂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蔓延至中東地區的擔憂。與哈馬斯一樣,黎巴嫩真主黨在伊朗的支持下發射火箭彈襲擊以色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其它組織也對美軍發動了至少40次無人機和火箭彈攻擊。
一名美國國防官員告訴路透社,11月12日,美國對敘利亞境內與伊朗結盟的組織進行了2次空襲,作為對美軍遭受襲擊的最新回應。
伊朗讚揚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攻擊,但否認是幕後黑手。
🚨Sirens sounding in northern Israel🚨 pic.twitter.com/GkdeSiEonh
—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November 13, 2023
以色列表示,隨著11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敵對軍事行動的激增,該組織發射的火箭彈襲擊中造成以色列平民受傷,以色列空軍轟炸地點與真主黨有關。
以色列國防軍首席發言人、海軍少將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將真主黨描述為「哈馬斯-伊斯蘭國(Hamas-ISIS)的捍衛者」。
雖然,黎巴嫩真主黨的火箭軍火庫讓哈馬斯相形見絀,但為了聲援巴勒斯坦飛地的盟友,真主黨一直對以色列進行相對有限的襲擊行動。由於至少70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分子在以色列的反擊中喪生,真主黨軍事行動已經擴大到包括攜帶300公斤至500公斤彈頭的火箭彈和神風特攻隊無人機。
11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聲稱對一次火箭彈襲擊以色列的行動負責。以色列稱,黎巴嫩真主黨的襲擊造成至少2名被派往邊境社區進行維修的電力公司工人受傷。
以色列軍方稱,迫擊砲攻擊造成7名以色列士兵受傷。一枚火箭在距離黎巴嫩邊境27公里的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附近驚動了空襲警報,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哈馬斯的黎巴嫩分支將這次發射歸功於自己。
作為回應,以色列空軍和砲兵襲擊了真主黨和黎巴嫩的其它目標,並稱該組織和貝魯特政府應對所有敵對行動負責。
哈加里說:「以色列國防軍的重點是加沙地帶,但我們在北部邊境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黎巴嫩人將為這種魯莽行為以及真主黨決定成為哈馬斯伊斯蘭國的捍衛者付出代價。」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