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又放緩 製造業關鍵指標再跌破榮枯線(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3-11-01 20: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5,再次跌破榮枯線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5,再次跌破榮枯線。(圖片來源:STR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5,再次跌破榮枯線,中國經濟再現放緩跡象。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再次跌破榮枯線

10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該指數降至49.5,再次跌破榮枯線,中國經濟從而再至收縮區間。

以企業的規模來看,中國大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而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8.7和47.9,比上月下降0.9和0.1個百分點,都低於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為50.9,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表明中國的製造業生產仍在擴張,但步伐有所放緩。

中國的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也都低於臨界點,表明市場需求有所下降,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減少。

針對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10月份,受‘十一’節日休假和節前部分需求提前釋放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PMI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50%是這項指數的榮枯線(或稱 臨界點),高於50%則標誌該指數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則處於收縮階段。

中國常用兩種製造業PMI指標,分別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和財新製造業PMI。官方PMI和財新PMI的基本編製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對企業的採購經理進行月度調查。但官方PMI和財新PMI之間還是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財新PMI更關注中小企業的運營情況。

11月1日,中國財新/標普全球製造業PMI從9月的50.6降至10月的49.5,回落至榮枯線以下。

中國財新的調查與官方PMI指數相呼應,該數據也顯示經濟活動意外收縮,使人們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期復甦的希望產生懷疑。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經濟再現放緩跡象。這些備受關注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並未擺脫困境,要應對的挑戰包括海外經濟增長放緩和國內房地產持續蕭條。

最近幾週,北京當局加大了刺激措施的力度,但許多經濟學家現在表示,中央政府需要在今年的最後階段採取更多措施,以確保經濟增長不會熄火。經濟方面的困難已促使人們重新關注中國增長所面臨的長期挑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暗示,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應比以往減少,但先進位造業和消費能否填補這一缺口尚不清楚。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係緊張,正阻礙中國獲得高端晶元和其它關鍵技術。

導致中國經濟放緩因素眾多

臺灣的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中國不管是製造業或服務業的PMI,後面的支撐應是銀行的放款,有資金才有動能:「中國現在銀行的放款量,也就是貸款在下降,存款卻是增加。整體而言,投資意願還是比較低。」

陳松興指出,中國製造業的PMI分為兩部分,一是出口產業。前三季度,中國的進出口數字都是下滑,其中進口下滑,未來幾個月出口一定下滑。因為進口原物料與能源是為了出口,所以可以預期第四季的出口不會好。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Xu Tianchen)對路透社表示:「(中國)疲軟的PMI數據反映出房地產低迷和基礎設施支出放緩,相關需求疲軟。」

報導還指出,中國新出口訂單和進口訂單均連續8個月萎縮,這表明製造商正在努力尋找海外買家,並減少訂購用於成品再出口的零部件。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媒體分析,中國的「經濟修復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他認為,此次PMI收縮的主因是受季節性因素以及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中國國內需求復甦進程存在波動。但目前看,「中國國內經濟並未出現系統性衝擊。」

也有分析認為,中國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的數據已經明確表明,當前的中國經濟處於調整或下行狀態,尤其是以房地產行業的整合為最明顯代表。

目前包括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預估中國明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約為4.5%;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預估為4.6%;世界銀行的預估為4.4%;而部分國際投行的預估值更低。

中國經濟和製造業糟糕的時刻還未到來

近幾年,中國經濟不斷下滑,按照經濟學理論,在這種條件下風險事件會變多,企業和居民都會變得更加謹慎,都會努力降低自身負債,即「去槓桿」。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曾講過,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企業不肯借貸,而且把企業利潤都用於還債,竭盡全力降低負債規模,盡量「去槓桿」,從而導致日本出現了「資產負債表衰退」。

中國《財經》雜誌公司產業報導團隊創建的「財經十一人」此前發布的文章指出,中國製造業並未呈現出「去槓桿」。相反,中國製造業正經歷著一種「加槓桿式收縮」。

「加槓桿式收縮」是指:如果從營業收入、營業利潤、資產收益率等角度看,很多製造業行業無疑在收縮。但是,這些行業的「淨資產負債率」卻在顯著上升,即「槓桿率」還在上升。

淨資產下降,負債上升,槓桿率會顯著提高。淨資產減少往往表明行業前景暗淡,企業所有者不願增加投入,部分企業甚至永久退出該行業。

文章認為,這些行業淨資產減少的主要原因不是虧損,因為除了黑色金屬,其它行業的總資產收益率還是正數。那麼淨資產減少最可能的原因是所有者通過分紅等方式落袋為安了。在經濟下行期,有條件的企業應該主動「去槓桿」,從而避免經濟進一步惡化之後,被迫「去槓桿」。被迫「去槓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破產清算。需要注意一點,經濟最艱難的時期也許還沒到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