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筆下的「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聞名千古。(圖片來源:Pixabay)
出自於李白〈清平調三首〉的「雲想衣裳花想容」一句,非常有名。民眾對這句詩有個流傳甚廣的謬解:(我看到)雲就想到她的衣裳,(我看到)花就想起她的容顏。這是想當然的把「想」的現代意思代入到古詩中去了。現在經常能看到這樣望文生義的解釋,其實很多字的古義和今義是不一樣的。「想」有一個解釋項是:像,如。比如杜甫的「數驚聞雀噪,暫睡想猿蹲。」
「雲想衣裳花想容」意為:她的衣裳像綺麗的雲彩,她的容貌像嬌艷的花朵。主語是楊貴妃,而不是「我」(詩人)。第二句「春風拂檻露華濃」,既是寫花,又是寫人,明寫貴妃貌,暗頌君王恩。傾國名花也需遇上惜花護花之人,才能開得長久。
「雲想衣裳花想容」意為:她的衣裳像綺麗的雲彩,她的容貌像嬌艷的花朵。(圖片來源:Pixabay)
其實,就算把一首詩中的字詞全部都研究透徹,我們也未必能夠正確理解古詩。因為除了知識,還有常識。就以李白的〈清平調三首〉為例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針對第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的解釋的懷疑,就是從常識開始的。試想,李白當時為翰林待詔,唐玄宗是他的直系上司,我們到上司家裡去,這個上司還是「淡掃蛾眉朝至尊」的「至尊」,我們會對他說:「我看到雲彩就想到你太太的衣裳,我看到花朵就想到你太太的美貌」嗎?現代人都不會這麼魯莽,何況李白這個古人!
事實上,李白下筆相當有分寸,在整首詩中,詩人幾乎是隱身的,他是一個隔著遙遠距離的吟誦者,尤其詩的最後兩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將楊貴妃比成仙子,仙子呀,可遠觀而不可褻瀆,距離拉開了,詩意就得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