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拋卻了情的牽累,才能體驗到真實的幸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追求幸福是人類永遠的主題。有關幸福有很多解釋和說法,最被大眾接受的說法是幸福和愛有著深深的聯繫,光有錢是不行的,有錢沒愛的人被認為是不幸福的。
我們從小被灌輸這樣的理念,為了獲得幸福我們必須找到真愛,找到真命天子,可以去找也可以等,也就是說我們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向外尋找,或者坐等,至於能不能找到,或等得到那就要看你的運氣了。這種理念其實是有問題的,一個人能不能幸福居然取決於這個人的運氣,因為幸福和內心的感受有關,而運氣只是決定人的外在境遇。
其實尋找真愛這樣的追求是一場大騙局,因為只要我們還在期待真愛,還在等待真命天子,只要我們把幸福寄託於另一個人身上,我們就永遠不可能幸福。表面看這是相信愛情,其實這是內心殘缺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內心是殘缺的,匱乏的,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呢?即便這些人願意去付出,但是由於內心的匱乏,每付出一份就想要十倍的回報,你的回報稍微晚一點,他們馬上就委屈了。
其實絕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都不是愛情,而只是自己內心殘缺所需要的一種彌補,當遇到了能彌補自己內心殘缺的人,就對他產生了依賴,就認為自己的幸福有了歸屬。其實悲劇也在悄然滋生,因為依賴越多越受控制,當被依賴的那方放棄照顧你的時候,你就慘了,只要你自己的內心不是圓滿的,你就永遠對他人有需求,只要我們對他人有需求就容易被他人凌駕於自己之上,很多人這時呼天搶地,說世界欺騙了自己,不願意再相信愛情了,可這究竟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別人的問題呢?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上講,只要一個人的內心是不圓滿的,就會期待讓另一個人來填補自己的缺憾。那些讓你很喜歡的人,他們具有你沒有或嚮往的特質,所以你會心動,會非常想得到,然而你越是在意的東西往往越容易控制你,每個人都很喜歡自己夠不到的東西。
你很喜歡的人,往往是需要你踮著腳才能夠到,甚至踮腳都夠不到。而他(她)其實也和你一樣,也在追求他(她)夠不到的東西,即便他(她)出於寂寞或感動,最終和你在一起,你很快就會陷進去。畢竟他(她)骨子裡對你是不滿意的,一旦感動退色,他(她)就會開始對你心生厭倦,甚至開始變相折磨你。
總而言之你愛一個人是因為對方能填補你內心的殘缺,但是世上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為了補你的缺而存在,即使他能補缺你內心的殘缺也會變相要求你去補償他(她),於是你們在一起之後就會互相要求,一旦發現對方不按自己的想法走,就會互相怨恨,最後變成互相傷害,多少夫妻耗儘自己一生的精力給對方打差評。
從佛家角度上講,你愛對方是因為前世你欠他的,所以今生被他牽掛,比如《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用她一生的眼淚來還賈寶玉的澆灌之恩。有句話說的好,若是前世不相欠,今生怎麼會相見。你很喜歡的人就是來討債的,你的前世虧欠她太多,所以今生受她折磨。
人總是被自己喜歡在意的人折磨和控制。記得有一本經典中談到,你眼裡越有誰就越看不清誰,因為對方住在了你心裏。這時你看到的對方都是被你內心所美化的,而不是真正的對方。也就是說,只有你心裏沒有牽掛的時候,你才能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
從修行角度上看,其實愛的本質就是執著,是對一個人的執念。人一旦有執著就會快樂但也會有痛苦。所以很多愛情的前半段是享受,後半段就是痛苦。很多人想找的根本不是真愛,而是一個對自己無限包容的人,無條件對自己好的人,這樣自己就可以躺平了。
世間絕大多數的愛情都是兩個愚昧個體的相生相殺,他們打著愛的名義相互傷害,最後必定是一場悲劇。只有做到內心完整才能獲得愛情的資格,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實現了自我內心圓滿,才能夠做到愛自己,愛滿則溢,然後才能真正對別人好,才能做到利他,才能做到不求回報地愛別人,而這就相近於佛家講的慈悲狀態。
真正成熟的人,內心不再缺乏,不再需要別人,他們可以本自居足而自得其樂,所謂智者不入愛河。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段位越高,對別人的需求越小,跟外界越是兩不相欠。反之跟外界的關係越複雜,對別人要求多的人,業力越重。當你功德圓滿,這就是你最後的一世了,以後不需要再在人間輪迴了,你和世間的人以後不會再見面了,這是你最後一次看他們了,這時你看他們都苦。
肉眼看世界全是名利,天眼看世界全是輪迴,法眼看世界皆是因果,慧眼看世界儘是心幻,佛眼看世界都是慈悲。
這時你雖然能體會到感情但不為情所累。情對你來說隨時來隨時去,如來亦如去,非常灑脫。而普通人要麼是情來了被情所困,深情到自傷;要麼是為了利益而薄情寡義,無情無義;要麼在這個極端,要麼在另一個極端而難以自拔。普通人只有被情傷到絕望的時候才能悟到情的真諦。心不死,道不生,道不生則情必傷。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
所謂忘情不是沒有感情而是忘我之後的感情,這個「我」就是執念,放下了執念的感情才是來去自如的感情,可收可發,可隱可現。所謂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干,而是無我之後的行為,這個「我」就是小我,也就是個人偏見和觀念,一旦放下了偏見再去做事就會完全按照客觀規律去做事。
只有當內心不被任何東西牽掛,這時生發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不會讓人感到痛苦。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歸結為三個字,不強求。所有的心有不甘,所有的自傷傷人,其實都是一種強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水干了,魚兒暴露在地上,它們吐著泡沫濕潤對方,與其這樣辛苦不如各自回到江河湖海,自在地游弋,彼此相忘。人間多少相濡以沫,世人以為溫暖動人,其實是身不由己,情不自禁,自己被困在情的牢籠中無法擺脫。
人一旦沒有了執念就能隨時放下,也就沒有了痛苦,當然也沒有了世俗的快樂,但是能體悟到大自在。有執念時,愛的是人,一旦人變了,就陷入痛苦中;沒有了執念,愛的是自己,人來人走,再也不能影響到自己。
當一個人真正愛上自己的時候就再也不能愛上別人了,因為愛自己的狀態實在是太美好了。要想愛上自己首先要懂自己,懂自己的特性和使命,懂自己的慾望、缺點和侷限。其次是討好自己,每一秒都討好自己,每一秒都在提升自己,每一天都為自己而活,比如不讓外人的評價打擾自己,不再為他人的錯誤買單,也不隨便讓他人闖入自己的生命。
然後你和自己和解,最後你變得非常平和,沒有了驕傲、嫉妒、評判、委屈等所有情緒,此時的你不再需要被理解,被欣賞,因為你已經完全瞭解自己,你可以一個人去旅行、發呆,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泡一杯茶,這都是在品味自己。
此時的你已經完全置身於世外,但又隨時可以融入其中,隨時抽離,隨時顯現,出現的時候如如不動,離開的時候輕鬆自如,如來亦如去;此時的你可以隨時處在熱戀的狀態中,能跟任何美好的事物談場戀愛,有時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有時是一片美景,有時是一頓美食,有時哪怕只是一個微笑。這種感覺很美好,生活的每一刻都是怦然心動。此時的你,別人是無法評判的,也是別人無法攻擊到的,因為此時的你大象無形,無跡可尋,無懈可擊。
其實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靈魂和自己相似的人,但是唯一能契合自己靈魂的,只有自己。一個成熟的人能悲喜自渡,而這也是人生中最難得的自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愛上自己,遇上最美好的自己。
無論你和誰在一起,到最後你還是會面對你內心的缺失和內在的不足。生活本來就是一場修行,我們必須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氣,修行就是要達到內心和諧,心無所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完成一場自我修行,不斷飽滿自己的靈魂,填補自己內心的空缺,然後才能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否則無論你換了多少伴侶,命運都是一樣的糾結。
寫作也是一種修行,渡人渡己,如果你正被情所困,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