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銷售量持續低迷,意味著民眾信心不足。(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7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10日,中國央行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文件,表示支持房地產市場政策期限延長至明年年底。樓市銷售量持續低迷,意味著民眾信心不足,並且二手房的掛牌出售量正在激增。
哪怕不良貸款增加 也要金融支持房地產
7月10日,據中國央行網站發布的信息,要求中國央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銀保監局;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各信託公司、保險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有關政策有適用期限的,將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中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發布了「有關政策期限的通知答記者問」,對此次政策出臺的背景解釋稱,2022年11月11日,從房地產融資、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配合受困房企風險處置等方面,明確了16條支持政策,其中兩條政策規定了適用期限,現在決定延長有關政策適用期限。
政策延期涉及兩項內容:一是對於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二是對於商業銀行方面,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發放的配套融資,在貸款期限內不下調風險分類;對於新發放的配套融資形成不良貸款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已盡職的,可予免責。
簡言之,中國央行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於救樓市,哪怕不良貸款增多,還要更多的用金融手段支持房地產。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此前表示,官方救樓市就是在救政府的財政,房價中超過70%是政府的各類稅費,除了土地出讓金,百姓買房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交給了政府,是政府收入主要的一項。另外,房地產的上游和下遊行業超過40個,一榮俱榮,如果房地產有起色,其它行業也被帶動,也涉及到政府的財政收入。
中國樓市新房銷售低迷 二手房掛牌激增
然而,中國樓市持續低迷,部分城市樓市成交量下滑幅度過大,樓市總體庫存去化形勢仍然嚴峻,庫存量仍在攀升。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商品房待售面積已經突破6.5億平方米,現有待售面積足夠1600多萬人居住。
由於樓市成交量低迷,庫存消化週期都在上升,並且已經超過了2014年高點。截至2022年末,三四線城市的平均樓市消化週期達到23.7個月(約2年),較2014年高點增加了26%。
而部分城市新房庫存消化時間更長,江西省景德鎮市、青海省西寧市需要5年以上,山東省日照市、河北省香河超過4年。
從上海易居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百城住宅庫存報告》來看,中國100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去化週期超過14個月,即意味著近七成城市的房屋銷售狀況較為困難。
在二手房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房主正在將他們的住房掛牌銷售,這推動新增的二手房掛牌量創下數年新高。
《華爾街日報》發文指出,中國為穩定搖搖欲墜的房地產市場而進行的長期行動似乎正進入一個棘手的新階段:數據顯示購房需求正在減弱,而二手房掛牌量正在激增。
二手房需求也在消退。例如,在上海,根據中原地產(Centaline Property)的數據,上海5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降至15,300套,比4月份下降13%,遠低於2019年至2022年5月期間每月至少23,000套的成交量。
《北京商報》7月10日報導,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統計,自今年4月起,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已連續三個月下跌,另據機構數據,截至6月底,北京二手房掛牌量已高達近19萬套。三個月以來市場的「活躍度不高」,讓買賣雙方之間的「堰塞湖」逐步形成。
分析師警告說,如果有太多的房主同時試圖賣房,可能會加劇供應過剩的擔憂,給中國的房價帶來新一輪的下行壓力,損害人們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經濟信心。
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龐溟(Bruce Pang)表示,住房供過於求的情況惡化時,房價肯定會承壓。龐溟稱,看來大家都在等待房價見底。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撰文表示,二手房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經過對全國13個重點城市的二手住宅掛牌量統計顯示,2023年6月初,13城二手住宅掛牌量為199萬套,比2023年年初的159萬套增長25%。表明2023年上半年,二手房業主出售意願很強,但由於市場交易遇阻產生房源激增。這表明二手房供大於求矛盾凸顯,側面說明為什麼當前二手房「越賣越多」。